作者:胡魁 单位:国土资源部
野外地质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近年来,笔者到过几个正在勘查施工的探矿权现场,发现地质人员都不驻工区,隔几天坐吉普来巡视一番。大比例尺“矿区”地质图是放大而成的,缺少基本的构造要素,缺乏对“地质异常”的追寻,甚至岩石命名都是错误的。程裕琪先生担任副部长期间曾经推进野外地质人员参与显微镜鉴定工作,现在一些知名的甲级地勘单位都没有显微镜鉴定能地学文化力了,薄片要送出去鉴定,一片费用600元,项目组惜送,就凑合。金刚石钻进的岩心直径不过56毫米,取样不用劈岩机就用锤子砸,槽井探里的样槽多不成形。现在的探矿权项目多数属于三级异常查证或者过去老矿点、矿化点的再认识,找矿难度比较大。想要有所突破,必须追寻矿化富集的定位地质要素,深入探究和标定各种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除物化探手段外,极其重要的是野外地质观察,它是探索基本地质规律的基础。目前比较重视专家会诊和高层研讨,假如基础地质信息十分粗糙、甚至包含很多错误,任凭高明院士、知名专家都指点不出找矿突破的妙着。地质勘查工作是野外与室内、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是集体智慧的凝聚,其技术人才结构是金字塔形的。上层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专家是少数,他们不可能到野外采集全面的地质信息,那么就要依靠基层一线的广大技术人员,他们体格强健奋发进取具有一定实际观察能力和综合研究水平,但经验不足,需要上级指导。中层技术人才介于二者之间,承上启下。上中下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明智严谨开拓创新的整体,才有强大的找矿突破能力,这也是一条地质工作规律。当前这个有机整体不够健全,基层薄弱,中层缺位。当年笔者担任大队技术负责的时候,跑遍每个勘查项目,上钻的项目可以得到省局的现场技术指导,各分队的三级检查两级验收制度掌控质量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如今很多项目都是孤军作战,有些大队总工对部分已经提交资源储量项目的地质特征和地质工作状况也不甚了解,省局的统筹和技术指导作用明显退步。
野外地质薄弱环节原因初探
一是地质勘查资金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技术人员配备跟不上形势。世纪之交矿业萧条使得地质勘查萎缩、地质技术人员流失,造成如今的青黄不接。当前地质勘查经费空前充裕。由于形成了多元投资体制,“十一五”期间非油气矿产勘查投资高达1278亿元,社会资金占59%,其中2010年达332亿元,社会资金占71%①。对比2004年全国实际投入地质勘查工作的总经费约为290.57亿元,其中非油气勘查经费仅占12.56%,为36.5亿元②,6年以来增加到9倍,而基层技术人员没有增加。现在一个项目组往往同时承担几个项目,疲于奔命。二是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技术经济管理和激励机制跟不上形势。1∶1万地质填图的费用定额是每平方公里2253~3379元,1∶5000地质填图的费用定额是每平方公里4908~7362元(现行2007年定额),据说抵不上高速公路收费员的月工资,基层技术人员不同时承担多个项目就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以前是计划经济体制,调动找矿积极性主要靠精神鼓励,“三光荣”精神至今享誉全国。现在是市场经济体制,光靠精神鼓励不行了。邓小平说过:“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对于奋斗在艰苦第一线贡献突出的找矿者群体,必须尽最大努力改善其物质生活条件,否则不能集聚基层人才(“匠才”)。受到事业性体制束缚,现在的奖励承诺运行不畅、作用有限。
加强野外地质工作对策建议
为了实现找矿突破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加强野外地质工作,切实夯实基础。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野外地质观察工作;第二,要采取有效措施集聚野外地质人员,保证项目人员配备,发挥老地质传帮带作用,提高技术水平;第三,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第四,强化探矿权管理和地勘资质管理,监督各地勘单位承担项目与野外地质力量相匹配;第五,深化地质勘查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多元体制下各方经济利益关系。充分调动找矿群体积极性的根本举措,要靠积极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五、遵循找矿哲学的阶梯序次递进律,正确对待地质勘查程序阶梯序次递进律是找矿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首先明确地质工作是有程序的,地质工作程序是由若干个工作阶段组成的,合理划分阶段对于完成地质工作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朱训同志把矿产勘查划分为普查、详查、勘探等三个阶段,对应于发现、评价、探明三项主要任务,每一个阶段都包含“实践—认识”的循环,总体构成阶梯式发展的完整过程。地质工作程序分阶段递进发展揭示了矿产勘查活动中认识运动的客观规律,是指导找矿突破的理论武器。我们对遵循地质勘查程序、合理划分勘查阶段方面重视不够。一是从联合国引进的1997年三维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地质可靠程度即G轴明明为勘查阶段,与我国找矿哲学观点异曲同工,可我国1999分类错接成块段级别,运行十多年不得纠正。二是在探索找矿新机制的各种模式中,有一种模式提出要打破勘查阶段,令人担心会重犯大跃进时期“三边一及时”的错误。三是在矿政管理方面,本应在勘探阶段之后发放的采矿许可证,出现仅完成详查阶段就提前发放的现象。六、立足中国矿产资源国情,强化矿产资源保护找矿哲学提出要从国情出发制定找矿方针,提出重新认识“地大物博”的概念,揭示了“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建议走资源节约型道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找矿突破是开源,同时也要重视节流。一方面是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避免对矿产资源随意压覆。如今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旅游开发区林立,加上农地保护、林地保护、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各种基本建设压占,矿产资源开发以至勘查的空间被急剧压缩,以各种名目压占矿产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我国矿产资源瓶颈将难以突破。因此笔者在参与一项软科学研究课题时,提出建立矿产资源保护区的建议①:集成矿产地质勘查成果,明确划定各级各类矿产资源保护区,通过规划和进一步立法手段,明确其法律地位,使之成为国土规划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平等要素之一,正确处理与其他各种保护区的关系,对矿产资源加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实现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和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