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器乐在香港武侠电影音乐中的功用
1.民族器乐曲在香港武侠电影音乐中的功用
传统乐器一直是香港武侠电影音乐中的必要因素,而民族管弦乐则是乐曲制作人最为偏爱的选择。随着电影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日渐加强,影响的空间不断扩展,很多香港武侠电影中的民族音乐也成为流行于大众间的经典片段。反过来,这些经典的音乐片段又有力地推动了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在《新龙门客栈》《功夫》《大话西游》这些经典电影的武斗画面中,为了烘托出打斗时的紧张氛围,大多数都是选取了传统音乐中的琵琶武曲作为电影中的配乐。而电影《黄飞鸿》则是插入了极具广东地方民族色彩的《旱天雷》作为电影的配乐。同样是为了营造打斗时的紧张氛围,《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大内密探零零发》选择了《小刀会序曲》,使得打斗场面的氛围更加能够让人感同身受、沉浸其中。香港武侠电影《功夫》采用了《东海渔歌》来营造电影震撼的效果,通过民族音乐的演奏使得打斗场面变得十分激烈和火爆。通过这几个典型的香港武侠电影中民族音乐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民族器乐曲是香港武侠电影中音乐的重要构成,民族器乐曲逐渐成为了广为大众接受的经典配乐。
2.民族乐器在香港武侠电影中的功用
我国拥有着众多的民族器乐种类。不同的乐器所呈现的音乐风格也是各具特色。并且,即使是同一件乐器,依据自身独特的器乐色彩,或根据不同的情绪表达要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效果。香港武侠电影根据电影情节的发展需求,选择不同的材质进行配乐。毫无疑问,这也就成为了香港武侠电影的一个重要特性。作为打击乐器的鼓,以其磅礴威武的气势,经常被应用于战场上。相信很多爱好香港武侠电影的影迷都会发现,在电影《黄飞鸿》中,生动、大气的舞狮场面都是以鼓作为伴奏乐器的,而谈及舞狮也必然是少不了鼓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舞狮和鼓经常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鼓有着别的乐器无法比拟的表现力。《流光飞舞》是香港武侠电影《青蛇》中的插曲,该插曲是以古筝为表现载体的。古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以其优美的音色、宽阔的音域、多样的演奏方式,表现着十分丰富的意蕴。《流光飞舞》正是以古筝含蓄、清越的特点,将江南水乡的清秀丽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古筝能够更好地塑造典型的电影形象,古筝的节奏又能将影片主人公展现得鲜活而饱满。古筝曲《沧海一声笑》是香港武侠电影《笑傲江湖》中的配乐插曲,在这里,古筝以伴奏的形式参与了人物的塑造,随着婉转而又不乏跌宕的古筝曲的如水流出,我们感受到了任盈盈的一颦一笑和江湖的沧桑。此外,唢呐以其高亢嘹亮的音色在中国民间乐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黄飞鸿》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中使用的便是唢呐,这种乐器以其独特的旋律展现着一种大气磅礴之美。而在电影《新龙门客栈》中,唢呐则又变换了演奏模式,通过反复的吹奏凸显出一种急促的声响,唢呐的伴奏与电影的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电影营造出一种处处暗含杀机的氛围,令人不寒而栗。
二、戏曲音乐在香港武侠电影音乐中的功用
我国各民族地区都拥有众多的戏曲曲目,演员们唱、念、做、打,载歌载舞,演绎着种种故事。香港武侠电影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种民族性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自觉地将其运用到电影音乐中去,成为电影的一种非常独特而又重要的叙事方式。《夜深沉》是京剧的一种曲牌,在电影《鹿鼎记》中,康熙皇帝和韦小宝在御书房比武时,影片的音乐制作人和配乐团队就采用了《夜深沉》这一曲牌。但电影音乐制作者一改此曲悲哀凄婉之曲调,将其运用得稍显大气而刚劲,因此观众固化的审美感知被打破,而经历新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使电影中的武斗成分一改往日凄惨厮杀的格调,变得更加具有调侃性和戏剧性,使电影增加了不少的喜剧色彩。其实,这也可以说是导演对戏曲音乐在电影艺术世界中的再创造,戏曲用旧调旧词,但意境和所传达的意味却大不相同了。这是与电影情节、节奏、情绪相配合的再创造。另外,粤剧在香港武侠电影中也被大量运用,这与香港与粤剧盛行的广东在地理上毗邻有关。《东成西就》中段王爷与黄药师共同演唱的《做对相思燕》即是由粤剧改编而成的,两个男性唱《做对相思燕》,歌唱者与歌曲内容之间造成的反差,使电影增加了不少趣味。同时,也通过这一戏曲的演唱解构了金庸原著中不苟言笑、严肃正经的段王爷形象和冷酷孤僻、不轻易表露情绪的黄药师形象。再如,粤剧《三笑姻缘》就被运用到周星驰主演的《武状元苏乞儿》中,在被朝廷查封时,苏灿就唱起了这段戏曲。戏曲腔调凄凄惨惨,渲染出了主人公落魄的心境,大大提升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此外,黄梅戏在香港武侠电影中也有运用,如《东成西就》中段王爷在演绎歌舞时就用了《天仙配》中的《渔家住在水中央》的旋律,委曲悠扬,增强了电影的美感。
三、曲艺音乐在香港武侠电影音乐中的功用
曲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立足于民间的讲唱文学艺术。曲艺中也有音乐的重要构成,包括唱腔和乐器伴奏。唱强调的是口语化。这是民间曲艺的一大特色。曲艺因其俚俗、直白而极易引起普通百姓的共鸣。在香港武侠电影中,也采用了曲艺这种音乐表现形式,不仅能够通过音乐完成对故事情节的叙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强了武侠电影的喜剧色彩,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特点更加突出,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其中,评书是一种口头讲说的曲艺表现形式,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征。在香港武侠电影《鹿鼎记》中,韦小宝坐在桌椅上,手拿着折扇给大家说书,生动、形象而又幽默,使得故事情节更具有民间生活色彩。而且,通过这一说评书的情节安置,也使韦小宝这一活泼、灵动、风趣的人物形象深深地扎根于观众心中。《东成西就》中则是在某些具体的情节刻画上采用了双簧的表现形式,黄药师藏在师父身后做各种动作,一反“前脸”在前的传统演绎,以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增强了影片的喜剧色彩,同时也使金庸原著中形象严肃冷酷的黄药师形象被解构得支离破碎,而重新建构起一个新的武侠人物形象。
四、民歌曲调在香港武侠电影音乐中的功用
民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带有民族属性。一般来讲,每一个民族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民歌和民歌表现形式。民歌有时候是无法追溯详实的创作者的记录的,而以口口相传的简单形式流传至今。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民歌是一个民族生活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现实生活状况的真实反映。香港新派武侠电影《新龙门客栈》里的插曲选用的是《大漠里的妹妹爱哥哥》,此民歌率真热情,豪放淳朴,朗朗上口,直白而豪放的语言将大漠汉子的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这首民歌“吃罢了饭来炕上坐,大漠里金莲爱哥哥”如此坦率、豪放、直接的唱词,正是与甘肃大地上的那种野性分不开的。这种美感正是徐克导演通过那漫无边际的沙漠和这样的民歌曲调相互映衬展现出来的。在电影市场逐步走向全球化的当下,香港武侠电影要突破规模制作、常规技巧和主流形态,更加强调用人物、造型和中国的民间音乐元素来突出一个民族的鲜明特色,从而获得更多的认可。这样,充分发挥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香港武侠电影音乐中的作用,让世界感受到香港武侠电影独特的民族个性和创作个性,让电影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更加突出地反映民族的鲜明文化特性,也许是未来香港武侠电影长久发展的主题。
作者:谈相东 单位: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