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立学院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一)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是其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客观原因。独立学院是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由于面向社会经济市场,还需自筹经费,考虑收支,就让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包含了一种类似于买卖的经济关系。部分独立院校为追求利润所采取的行为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学校和老师给子的资源和奉献不懂得感恩。而且独立学院办学历史普遍较短,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明显滞后,尤其是两课教学,老师大多都是照本宣科,不能触动学生的情感。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的鲜明特点是其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观原因。
1.家庭经济条件优越,高消费现象严重。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为本科三批录取生,从家庭状况看,城里的学生,父母大多有稳定且较高的收入;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大部分为家中有企业或做生意收入较高者。所以,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过分追求高物质的享受,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不顾及父母的钱来得是不是容易,对父母的感恩意识非常淡薄。
2.人情观念淡薄,功利性更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大部分为90后独生子女,在家是当惯了“公主”“王子”,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更不愿意为别人付出,人情观念淡薄。同时,他们出生及生长在一个经济急速发展,功利性也更加强。
3.父母娇生惯养,感恩意识淡薄。独立学院学生在家娇生惯养现象严重,并且部分学生父母忙于事业,对子女的爱就是不断的物质满足。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我就经常遇到家长对老师要求改善宿舍环境,要求老师开假条让学生出去旅游等毫无原则的溺爱行为,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不懂得对他人感恩。
二、如何在独立学院《思修》课中渗透感恩教育
(一)教师是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主导因素。教师是上好《思修》课,做好感恩教育的主导因素。在对独立学院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首先教师就应该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较为活跃、叛逆的特点,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一言一行从内心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心服口服。
(二)《思修》课堂是渗透感恩教育的一大平台。
1.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案例教学法是高校《思修》课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有着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化被动为主动等优点。大多独立学院学风有待加强,通过案例教学法,整个课堂处在感恩的温情氛围里,学生听起来亲切而又感动,让学生在听课中提高了感恩意识。
2.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起来。《思修》课之所以教学效果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方法陈旧。经调查,在独立学院《思修》课的到课率普遍只有70%左右,为了在《思修》课中有效的渗透感恩教育,教师就需要运用形式多样、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增大课堂的信息量,从听到看等多方位传送,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
3.学生参与互动让课堂活跃起来。在独立学院,《思修》课往往是大班授课,老师一般都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果采取课堂互动参与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进来,情形则大有不同。辩论、探讨、分享、角色扮演,在友好交谈、真诚沟通的氛围中,针对独立学院学生高消费、人情观念淡薄等特点,有效地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4.采取综合的课程考核方式达到最终课程目标。《思修》课因为内容涵盖大量理论知识,独立学院学生因为平时到课率差,期末采取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因此《思修课》理论考试可以通过50%的试卷成绩和另外50%平时表现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利于学生感恩观念和行为的养成,达到了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
三、《思修》课外延伸是渗透感恩教育的补充
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独立学院丰富的学生活动一直以来都是对学生进行课外教育的一大平台,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来做延伸。各学院、各社团、各班级可通过创设感恩情境,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然后在《思修》课上让学生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对学生有目的地、有步骤地实施感恩教育。想要在独立学院《思修》这门课中良好的渗透感恩教育,就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思想道德现状,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再加上家、校、社的配合,建构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加强和改进对独立学院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作者:邓杰予 罗进 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