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公民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内容

“公民”从法律意义上仅仅是民主政治制度下赋予其国民的一种身份,而真正的成为“公民”,需要具备正确的公民意识,同时具有相应的公民行动,最终成为理想的公民。新加坡特别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引导,它的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国家意识的教育、东方价值观的教育、历史和国情的教育。

1.国家意识的教育。新加坡是个移民国家,又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新加坡政府十分看中对公民认同国家的教育,因而新加坡政府也特别注重培植公民的国家意识,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并在这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

2.东方价值观的教育。所谓“东方价值观”,其核心就是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面对多种族的新家坡,李光耀倡导的并不是照搬照抄的中国的儒家价值观。而是进行了结合当地国情和特色的改造。李光耀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这个国家公民自信的源泉。用传统的价值观进行公民教育有助于提升公民的自信和爱国精神。他为新加坡确定的治国理念是“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是来自于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的。新加坡又颁布了各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几乎每个民众都能背出这五个共同价值观,它们吸收了各族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合理价值。总而言之,新加坡将传统的文化进行了很好的现代化的阐释和运用,并不是直接的拿来主义,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适合国情,并得到广大人民认同的价值观,也就是现在形成的独特的东方价值观。

3.历史和国情的教育。新加坡独立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辛的血泪史,也是生动的历史文化教材。公民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才能有知“根”的感觉。新加坡非常重视对民众进行历史和国情的教育,通过历史和国情的教育培养民众的忧患意识。新加坡还出版了《大战前后新马史料汇编》,这本书旨在用于国民忧患意识教育,通过真实的国人的历史和经历,培育其民众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二、新加坡公民教育的途径

1.学校教育。学校开设道德教育的课程,将道德教育寓于各科的教学之中。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课外辅导活动。2011年,新加坡教育部长王瑞杰曾表示,要推广“品德与公民教育”的课程,在公民教育方面,要做到:“第一,我们的学生应成为忠心耿耿的公民,对新加坡有很强烈的归属感,为国家利益、防卫与安全献身;第二,他们应关怀别人,愿意尽己所能改善别人的生活;第三,在一个多元种族社会里尽力促进社会凝聚力与种族和谐;最后,对社区、国家及全球课题,应有能力作出反应,并作出正确的决定。”由此可以看出,新加坡的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的品德情感,决心、责任、爱心,这些是无法测试的,但是这些却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唯一检测的标准是如何把这些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

2.家庭教育。新加坡的公民教育非常注重家庭教育这个途径,“家庭为根政”是政府对家庭功能的总体描述。新加坡竭力维护三代同堂的家庭和大家庭制度。在大家庭制度中,兄弟姐妹互相扶持与支持,共同承担家族的事务和责任。随着时代的变迁,三代同堂的家庭正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但是政府在采取措施鼓励大家庭的存在。在大家庭中生活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接受长辈教育和家庭规矩的熏陶,保持大家庭的传统,可以有效的发挥家庭的教化、宗教、经济和政治的功能。因而,家庭教育这个途径是新加坡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3.社区教育。新加坡希望通过社区服务计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荣誉感,增强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由小到大,由社区到国家,一点一点的形成认同。社区服务计划主要采用一些敬老,助残,募捐,睦邻友好等活动实现。社区服务作为升学的参考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方式的社区活动。针对西方文化的入侵,李光耀还倡导了一场“文化再生”运动。他在年国庆献辞中说:“也许我英语比华语好,因为我早年先学会英语但是即使再过一千世代,我也不会变成英国人。我心中所信守的不是西方的价值体系而是东方的价值体系”。

三、新加坡公民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借鉴新加坡公民教育中的有益因素,要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其中的新元素,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借鉴中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新加坡公民教育给我国有四个方面的启示。

1.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合理成分相结合,完善充实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张岱年先生曾提出了文化观的综合创新论,方克立先生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这些都提示我们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有机的结合,汲取儒家文化中有益的精神力量,比如在传统教育的内容上,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讲求“爱人”和“忠恕”;在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上主导思想是重义轻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求生态伦理问题等。

2.利用国家的政策去落实价值观的教育,重视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撑。道德建设是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道德建设的稳定性、可调控力和强制力都很弱,需要法律的支撑。新加坡的文化人认为“儒家理念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给儒家理念加上制度因素,就能够把问题解决”也就是说,新加坡是用东方的理念,加上西方的手段,实现了国家价值观的落实。在实际中,新加坡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以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其公民教育集宣传说教与防范惩罚于一身,使得新加坡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楷模。新加坡政府为了推行孝,政府规定人们在购买房屋的时候,选择与父母同住会有一定的奖励,用国家政策推动孝的实行。李光耀认为,不惜任何代价,不让三代同堂的家庭分裂。孝敬父母的人才可能热爱国家。在一个家庭中,晚辈可以从长辈那里获得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优良文化传统。

3.重视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在价值观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新加坡重视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践行价值观。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一定的课外活动,如加入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等。学校也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禁毒展等。新加坡非常注重开设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课程,组织各种学生社团进行实践活动和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使之内化为道德观念,形成道德素质。我国也要重视社会实践在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重视劳动实践的作用。劳动实践可以让人们真正的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劳动的乐趣,潜移默化的使人们形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美德,最重要的是,通过劳动可以培育人们丰厚的情感,那种对土地、对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亲近感。

总之,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国家意识的教育、东方价值观的教育、历史和国情的教育。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启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合理成分相结合,完善充实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利用国家的政策去落实价值观的教育,重视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撑;重视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在价值观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作者:满媛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更多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公民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110652.html

    相关专题:灌溉排水学报影响因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上一篇: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思考
    下一篇:马克思费尔巴哈思想特征论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