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产业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学校培养的公益性和企业的营利性质的冲突,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存在诸多操作性困难。有鉴于此,众多学者展开了以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产业化人才模式探索和研究。安家成指出,专业产业化将可以通过教师科研成果市场化和学生实习产品市场化实现专业发展,其主要形式包括兴办实体经济、组建研究或培育中心、创建科普基地等[10]。朱雨兰指出组建行业特色企业,以教师、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为经营管理骨干,以学生为主要技术人才的专业产业化培养模式,可以提升教师的动手能力、建立稳定的校内实训基地、缩短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时间[11]。李静在阐释宾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时,曾提出了积极稳妥地兴办专业产业的思路,把专业产业的发展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基地[12]。总的来说,从单一学校应用型教育,到多个学校的复合应用型教育,再到产、学、研合作和专业产业化发展,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的转变。
二、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及存在的问题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学校以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展开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具有如下特征:(1)设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课程体系。2013年是重庆科技学院大规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一年。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了通识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四大板块,并将实践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重控制在25%左右,高于教育部对实践教学的要求。(2)强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是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重庆科技学院历来重视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中石油重庆气矿、川东钻探公司、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重钢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诚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个市级实践基地。与此同时,学校还鼓励各个二级学院展开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共建成了111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如图1所示)。(3)以学生国际或校际交流促进开放办学。基于不同国家(地区)或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办学合作,是实现人才多层次复合培养的重要手段。重庆科技学院已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韩国国立昌原大学、英国爱伯斯特维斯大学、加拿大劳里埃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等30余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主要的学生交流项目如表1所示。比较人才培养四种模式的主要特征与重庆科技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不难发现还存在许多问题:过分依赖于学校的应用性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校际交流以攀名校、“租赁”学位等为特征,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实质性合作;实践实习基地主要表现为“盖章”建设,且企业方缺乏长期合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缺乏相应专业发展的产业建设等。这也是普通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三、契合多种模式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对策
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明确学校和社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辅以多种模式实现人才的理论修养和应用能力的衔接。(1)政府完善企业参与实践教育的强制性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是人才使用的主要受益方,但按照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企业并未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相应社会责任,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导致了学校和企业合作过程中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一厢情愿”,由此引发了实践实习基地的“盖章”建设等问题。笔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厘清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让理论教育回归学校,让企业承担实践教育。(2)基于学校层次的课程库建设和开放修读。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应用性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比较优势。应加大高校培养理论人才的力度,同时将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责任转移给社会或市场。其保障性措施可以通过两个层面来完成:一是通过明确高等学校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时限,即通过缩短本科人才在学校培养的年限并增加企业和社会就职前培养和培训时限等手段,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二是通过不同层次课程群库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学校培养学生的比较优势。以重点大学开发高、精、深理论课程,普通本科院校开发建设普通理论课程和方法类课程,以高职高专开发实训和技能类课程群库为基础,通过设定学生毕业的不同课程群组的最低要求和开放性课程修读,达到人才培养的精细化。(3)以专业产业化缓解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学校专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方面,而企业专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方面。以专业的产业化发展来实现学校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衔接,其保障性措施包括:以政府或学校单独或联合出资鼓励专业院系开办专业,让相关企业,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并适当参与经营利润分配;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办依托院系的研发中心、小微型企业,使之有效接纳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等。
作者:李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