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教学综合了听说读写诸项训练,既是识字的主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既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又能进行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水平可谓事关语文教学的得失成败。学生个体素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阅历不同,我们必须遵循其个性特点,适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动参与与积极探索,提高学习活动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主学习;三个自由;三个开放;四个原则
摒弃墨守成规的单一学习,提倡自主探究型的学习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捷径,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倡导“三个自由”,为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造条件
1.心灵自由
“亲其师而信其道”,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把微笑、鼓励带进课堂,用尊重、平等的情感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这样学生才能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才能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敢想、敢说、敢做。师生平等、民主施教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2.议论自由
只有在学生“议论自由”的前提下,学生才敢畅所欲言,通过教师的指导,循序渐进地把思维成果从“零碎型”过渡到“整合型”再到“价值型”。只有通过探索交流活动,才能真正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3.行动自由
在大语文观里,阅读教学并不仅仅是指寥寥几节课堂教学,它的外延几乎与学生的生活的外延等同。行动自由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生活这个宏大的阅读环境,指导并促使学生喜爱上并自由地阅读。只有真正达到了“心灵自由、议论自由、行动自由”,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才会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探究、互学共进的沃土。
二、实行“三个放开”,为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奠定基础
1.放开时间
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探索学习理解。当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时,放手学生去阅读,读准字音,语句读通顺,对于难以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来弄清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要重视“读”的学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2.空间上的放开
让学生有充分提问题的权利,让学生质疑,再在师生整合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有共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最后归结出问题的真正答案。
3.放开方法
语文学习,其实就是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体验,即便是自己没有过的经历,也在阅读与联想中产生一种情感共鸣。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不同,要允许学生用适宜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扬其所长,必然有助于加快其对文章理解的速度,提高阅读效率。
三、遵循“四个原则”,切实培养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启发点拨,相机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思维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传统阅读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教师“导得不够,讲得太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无从谈起。古人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思考、感悟,在百思不得其解时予以适当点拨,让其被一语点醒,茅塞顿开。教师正确发挥主导的作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2.以读为本,自由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
阅者读也。顾名思义,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一个“读”字。不让学生读,在读上不舍得花时间,这是舍本逐末、丢纲弃领之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语文学习的精髓,是阅读教学的捷径。我们要让学生反复读、多读,口读心背,通过阅读多识字明义,了解作者对文章结构的把控、对材料的处理,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情感的表达。
3.自我体验,自主感悟,是学生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步骤
在以往传统阅读教学中,通常是教师讲得太多,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的感悟、体验提高知识素养,而是教师越俎代庖、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感悟、体验强行灌输给学生。其实,学生阅读的过程是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通过自读自悟,探索、感知、发现、体验文本,实现与文本对话,最终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
4.鼓励质疑,自由探索,让自主学习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进度,应付考试,往往把教参搬上教案,搬进课堂,强调“统一认识,统一答案”。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生活的再认识、再体验、再感悟的过程,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经验评估文章表现的生活时,必然产生各种疑虑与冲突———质疑,只有助其解决了这个矛盾,才能实现其认识的统一与升华。人之为人,而异于兽,就在于其具有思想,有极强的能动性。只要真正激发了这种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必然能在自主学习中收获成绩,增强创新,达到自由的、个性的、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辉旭.实践课程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曾祥芹.“新概念阅读教学”宣言[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Z1).
作者:赖昆林 单位:石城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