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体育舞蹈作为一门技能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自主创业基础。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成为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在国家大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利好形势下,体育舞蹈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却不足五分之一,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改行从事其它行业,更值得深思的是许多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几乎都是非体育舞蹈专业出生,而许多体育舞蹈毕业生想自主创业可能力不够,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体育舞蹈人才培养高校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体育院系体育舞蹈专修课程课外社会实践内容进行重新审视,从学生自主创业的视域下优化课外社会实践内容,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着实际的运用价值。
2体育舞蹈课程课外社会实践的现状
2.1学生对课外社会实践的认识调查
对体育舞蹈专修班在校学生课外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5.3%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很重要,20%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重要,50.7%的学生认为一般,14%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选择“很重要”和“重要”的人数比例仅有35.3%,两者总和都没有选择“一般”的比例多,这说明学生对体育舞蹈课外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缺乏。
2.2体育舞蹈课程课外社会实践的路径及活动内容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发现自身的问题,同时从实践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有价值的知识,并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际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比较、对照,逐渐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拓展运用。体育舞蹈课程课外社会实践可分为校内实践形式和校外实践形式,校内实践形式主要表现在学校代课,占到了74.7%,其它依次为参加院系团委组织活动62%,参加舞蹈协会或表演社团活动60%,毕业汇报演出53.3%和其它38%;校外社会实践“比赛”、“俱乐部带课”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93.3%和81.3%,“商业演出”占比65.3%,“社会兼职”占比68%,“其他”占比41.3%。
2.3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调查
在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原因的调查中,“挣钱”和“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排在了前两位,分别占88.7%和69.3%;其次是“检验自身的专业学习情况”和“积累社会经验”分别占57.3%和54.7%,“打发时间”占61.3%。
2.4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困难的调查
调查显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困难依次是:实践活动和上课时间冲突82.7%、自己没有经验、单位不愿接纳68.7%、专业相关的实践单位太少61.3%、担心影响学习50.7%、报酬不理想45.3%和其它38.7%。
3体育舞蹈课程课外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3.1大学生对课外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
在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原因的调查中,学生选择“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挣钱”的人数占比很大,说明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动机与认识不是很明确。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选择“很重要”和“重要”的人数比例才达到35.3%,这说明体育舞蹈课程课外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评价相对较低,学生对课外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
3.2课外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通过大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形式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总体上还不够理想,缺少吸引力和凝聚力,专业特色不明显,内容陈旧,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新时代要求的创新意识、竞争观念、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等培养内容;现有的实践内容设置不够科学,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需要,总体上与学生的发展需求、时代发展上还远不适应[2]。这些结果不理想的实践形式和内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作用不大。
3.3专项知识基础薄弱,专业技能水平低
学生认为他们掌握专项知识的关键性指标是对专项知识的识记,只要学生在专项知识考核中能够对专项知识完成文本形式的再认或者机械重复,就认定学生已经完成对专项知识的掌握。实际上,掌握专项知识的标志远不在于自身能否对其文字内容进行记忆和保持[3],而是在于自身能否在实践活动中对其进行有效运用和提取。
4加强体育舞蹈课程课外社会实践的对策
4.1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
加强对课外社会实践的宣传,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对学校而言,课外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对大学生而言,课外社会实践具有锻炼个人能力的功能;对用人单位而言,可以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建立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为用人单位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4]。所以,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4.2丰富内容,创新模式
我们应把握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代特征,不断拓宽实践内容的设置领域,与时俱进,重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强化资源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上,应往发挥科技文化智力优势、结合专业的高层次发展。
4.3提高学生专项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力度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科学的安排练习,合理的教学方法,强化动作的技术技能,使肌肉的本体感觉、动作节奏以及动作要领更加清晰,从而树立正确的概念和表象,达到巩固和提高的最佳效果,做到教学与训练的良好结合,为学生专项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作者:董植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