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政府对高中德育工作本已较为重视,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新课改不断深化以来德育教育工作同样作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所在。改革开放数十年,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与当代、本土与西方价值观、认知方式等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激烈的知识碰撞,在这样纷杂的的环境下,作为身心俱都仍处正发展阶段的学生则更易收到这样那样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了。高中生正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样极为纷杂的社会思潮当中,学生在思潮的不断冲击下则难免收到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与影响。因此,在全新的社会和教育形势下,强化学生德育工作的力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加强德育教育的举措
(一)提高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视
要强化高中生德育教育,我们首先应当提升教育工作者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并以之贯彻到教学工作中,在此基础上的教育工作也才能收获德育教育的真正进步。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增强师生之间的民主意识。现今同阶段的学生相较于过去来说往往更具独立的思想和判断能力,他们更加强烈的渴望民主与独立。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民主思想,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自己做的,教师同样也会做到,形成平等的教育观念,在此基础上上的德育教育必然事半功倍。
2.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恰恰又处在青春叛逆期的他们更加难于接受教师的批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当更加充满耐心的引导学生,学会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的基础上再辅以循序渐进的引导教育。对待这样一个青春叛逆期的群体,我们德育教育工作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当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张扬,用更多的宽容与忍让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1]
3.重视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固然为我们带来的教育的契机,同样也对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在信息时代各种新颖信息的刺激下学生们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渴望见识更多、更为广阔的天地,这就对教师专业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提高职业技能、专业水平。当然专业水平不仅仅是指学科水平,还包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意识、教育眼界、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教师更不能把自己仅仅定位在知识的传播者这一角色上,也不能简单地把自己当作长辈。面对日益发展的教育形式,研究教育策略,走出德育教育的困境列入教师的工作重点。事实上,我们十分清楚,成长需要两种力量:一是关爱的力量,一是批评的力量。有时批评的力量比关爱显得更有必要。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我们在这方面显得技乏力穷。教育中的许多悲剧常常就源自于教育行为的简单粗暴、缺乏教育艺术等。[2]
(二)培养良好的高中德育思维
1.培养良好的德育思维,站在学生角度,从社会中、生活中选取一些事例,让学生了解并从中学习、感悟一些高尚的思想觉悟,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做事为人才是高尚的道德修为。教师要学生尊重,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赢得学生真心的尊重,还要学会尊重学生,让学生知道得到别人的尊重之前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并让自身有获得尊重的素质。德育中的第一条原则是不伤害学生,以学生利益为主,教导学生德育,教师本身更应该身体力行,做好自身的德育教育。在进行德育教学中,尊重考虑学生的合理的观点。[3]
2.教师职业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教学任务的好好实施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任何教育,都需要高效的教学成果。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丰富自身教学艺术,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德育教育行为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的时时刻刻进行着道德教育。
3.培养良好的行为品德。学生良好行为品德,需要学校、家庭的双重培养,教师、家长共同努力才能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保证德育教育的成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只是说说大道理,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从细小的行为习惯入手,注重细节,在小细节中对学生的行为品德进行干预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人或事,感染学生、教育学生。[4]
4.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多与学生沟通,真正做到了解学生,掌握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行为习惯,依据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道德教育不存在智商、勤奋的因素,而是要达到一个道德上的标准,得到一个行为准则,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影响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德育思维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