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中英文摘要中作者自称语使用存在共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读者和作者自身的面子需求。导致中英文摘要中作者自称语使用情况存在差异性的主要有两个原因:国内学术界关于摘要中作者自称语相对的陈旧、片面的观点;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读者和作者自身的面子需求
调查结果表明,在中英文摘要中,无生命的、非人称的抽象主体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第一、第三人称作者自称语。人们一般将这种现象归因于学术语篇科学、客观、严谨的共性。我们认为,读者和作者自身的面子需求也是引起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作者用表明较高参与度和主观介入程度的第一、第三人称自称语表明作者身份,论证自己的观点并推介自己的研究成果时,会威胁读者或作者自己的面子。根据Brown &Levinson的面子理论[1-2],在许多文化中,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会对面子威胁行为大小产生影响:“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的社会距离;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的权势差异;特定文化中,言语行为本身的强加级别。”[3]Myers指出,在科学论文中,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社会距离,与个人相比,整个群体的权威、权势较大[4]4。在学术语篇中,作者会试图说服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是对读者的一种强加,会威胁读者的消极面子[4]5-18。与表明作者较高参与度和主观介入程度的第一、第三人称自称语相比,非人称的抽象主体,如“本文/本研究”能隐藏作者身份,将作者的观点客观地呈现出来,避免作者和读者的直接冲突,减轻强加程度,从而减轻对读者的消极面子的威胁。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时,可能会否定其他研究人员的观点,会威胁到他们的面子。借助非人称的抽象主体,作者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客观地呈现出来,避免读者的驳斥,使观点容易得到认可,从而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
(二)国内学术界相对陈旧、片面的观点
根据调查结果,第一人称作者自称语在国外英文摘要中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国内中文摘要,这反映英美作者对论文的高参与度和高主观介入程度。英美作者用第一人称代词表明作者身份,表明立场、态度,强调自己的学术贡献和责任[5]222。与英美作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作者很少用第一人称自称语,较多地借助第三人称自称语和非人称的抽象主体来间接地表明作者身份,隐藏自己的声音,以突出研究的客观性。这与指导国内摘要写作的旧规定有直接关联。国家《摘要编写规则》明确禁止作者在摘要中用第一人称,要求作者使用第三人称客观地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叙述。许多写作规范、专业书刊也明确提出类似要求。这些陈旧规定能够继续存在的根源是国内学术界对学术语篇陈旧、片面的认识。关于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代词能否使用,国外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学术语篇中,应该不用或少用表示作者参与和主观介入的第一人称代词“I”和“we”,以增强语篇的客观性和说服力[5]208;另一种观点认为,作者应该借助第一人称代词“I”和“we”表明作者身份和立场,强调个人学术贡献和权威性,因为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不会对学术语篇的客观性产生影响[5]209。国内学术界的观点却几乎一边倒:学术语篇中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含有主观性的第一人称代词,以客观展示研究成果,展现学术语篇的科学性、客观性、严谨性。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认识到,学术语篇不仅是对研究成果的客观展示,更是对研究成果的推介,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助于作者的研究得到编辑、同行和读者的认可[5]223-224。然而,这种变化在国内学术界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摘要写作规范仍然明确禁止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大多数国内作者严格遵守摘要写作规定。修辞学有力地证明了国内学术界关于论文摘要写作观点的陈旧性、片面性。修辞学关注在特定的场合下如何有效地使用语言。影响修辞选择的有四个因素:场合、题材、目的、对象(受众)。“根据传统修辞学,受众被作家控制,受众只是作家思想的被动接受者。”[6]31新修辞学认为,受众意识会对作者的修辞组织和风格选择产生影响,作者-信息-受众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会影响作者的语言选择。Mathes &Ste-venson认为,受众包含水平受众、垂直受众和外部受众。“水平受众指同一个办公室的或项目组或相邻组的人;垂直受众指距离较远但仍在同一组织的人;外部受众指组织外的人。”[6]32语言学论文的受众范围较广,比如,语言研究者(水平受众)、语言教师(垂直受众)、语言学习者(外部受众、非专业者),语言学又属于人文学科,因此,语言学学术语篇比较大众化、人文化、主观化。根据Hyland的调查数据,人文科学(软科学)论文中,第一人称作者自称语的频率是3.36次/千词,理工科学(硬科学)论文中,第一人称作者自称语的频率是1.19次/千词,明显低于人文科学论文[5]212。从题材角度来说,学术语篇是辩论语篇,辩论是双向的,需要辩论双方的参与和主观介入。因此,在学术语篇中,尤其是语言学学术语篇中,作者在较多使用非人称的抽象主体来客观展示研究成果的同时,需要适当使用含有主观性的第一人称自称语,以顺应修辞需要并推介研究成果。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中、英文摘要中,第一、第三人称作者自称语的出现频率有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集体主义文化强调群体,群体身份高于个体身份,群体需求高于个体需求[7]。受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和中庸之道的影响,国内作者一般比较谦虚、谨慎,喜欢将自己隐藏起来,不习惯于出头、冒尖。这种影响在学术方面表现为,国内作者不习惯于突出作者身份,不习惯于强调自己在学术方面的个人贡献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一人称代词“我”和“我们”能够表明作者身份和立场,强调作者的权威、学术贡献和相应的学术责任。因此,在中文摘要中,国内作者几乎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很少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张曼对中外语言学论文英文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国内英文摘要中,实指作者(两位或多位)的“we”出现的频率(0.217次/千词)远远低于国外英文摘要中相对应的“we”的频率(1.969次/千词)[8]。因为第三人称作者自称语能够相对间接、隐蔽地表露作者身份,所以在论文摘要中,国内作者使用第三人称自称语的频率高于英美作者。在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个体主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体,个体身份高于群体身份,重视个体独立性、个体责任和个体价值[7]。因此,英美作者敢于较多地用第一人称自称语“I”和“we”,从而突出作者身份,展示信心和权威,强调自己的学术贡献并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
(四)结语
采用第一人称作者自称语在英美作者论文摘要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受文化因素影响,要求国内作者完全仿效英美作者是很难的,但是,国内作者应该摒弃陈旧、片面的观点,国内学术界应该为第一人称作者自称语解禁。摘要浓缩了论文的精华,能够反映论文的写作特点。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对论文写作及论文写作教学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曹静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