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 >

古代建筑装饰雕塑功能探索

一、我国古代建筑装饰雕塑的功能

我国古代建筑装饰雕塑是伴随着先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发展变化而来,其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互为渗透融合一体,多数装饰雕塑最初都限于满足建筑本身实际需要而产生,随着时间变化和建筑工艺不断提高,某些装饰雕塑中装饰的成份逐渐增加,但其最初满足实际使用功能的初衷并未完全湮灭。

1.古代建筑装饰雕塑中的实用功能

(1)防护性功能

满足这一功能的装饰雕塑中的代表之一就是瓦当,瓦当的防护性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对椽头的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大量使用木材,没有瓦当保护之前,木质的椽头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随着日晒雨淋的日渐侵蚀,木质椽头的腐坏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危及了整个建筑的安全,在保护木椽头的迫切要求下,陶土制成的瓦当应运而生。所谓“瓦当”,其实是“瓦”和“当”的全称,瓦是回圆弧形状的陶片,通过层层重叠覆盖在屋顶最表面;而当则是瓦的垫底,古称“瓦覆檐际者”,是在层层堆叠的瓦片底下的承载物。瓦和当最早在西周时期既已形成,最初制作时先做筒型的陶范,之后中间对剖,再送入窑内烧制,剖成四片或六片的被叫作“板瓦”,只剖一次的叫作“筒瓦”。而瓦当则泛指屋檐最外侧最下面的一个“筒瓦”,这个筒瓦的瓦头上往往被雕刻上花纹或者文字作为装饰。瓦当的实用功能其实就是导流槽,即在下雨时将雨水引导流下屋檐。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多是“人”字型,中间高两边低,在层层堆叠的瓦片覆盖下,雨水不能直接接触木质的屋顶,有效减缓了屋顶木材被侵蚀的程度,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建筑物使用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与瓦当有着类似导流槽功能的还有古代宫殿类建筑外墙平台四围经常出现的兽头雕塑,比如故宫中轴线上各大宫殿外平台四角上都设有类似的装置,兽头的口张开,与其后的凹槽相连,当有雨水下落时,汇集的水流沿着围绕整个平台的凹槽流出兽口,避免了雨水堆积对宫殿建筑群的侵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整个建筑物保持相对干燥。

(2)承重和支撑功能

实现承重功能的代表性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物中特有的“斗拱”。斗拱是古建筑屋顶与下面支撑柱之间承上启下的建筑构件,其实用功能在于平均分配整个屋顶的重量到正面的承重柱上,既分担了承重柱的压力,又将屋顶和柱子融合成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斗拱作为建筑上半部水平支撑构件的组成部分与梁架一起组合成建筑物顶部的交叉点,成为建筑整体不可分割的关键部位之一。明清以前以斗拱作为建筑承重构件是宫殿式建筑最常用的手法。实现支撑功能的代表性构件则是门墩,学名为枕石,是摆放在四合院大门门楼两端的装饰雕塑,门内的部分用于承托大门,门外的部分又叫抱鼓石,常常伴有雕刻纹饰。枕石与抱鼓石合在一起就是为人所熟知的“门当”。

(3)表示等级的功能

典型代表就是“门当”,传说古代最早出现门当是缘于武将得胜还朝后常常将战鼓放置在自家门前炫耀战功,后来演变成为抱鼓石。中国古代只有较大的府宅大门外才配置抱鼓石。抱鼓石具有固定门楼的实用功能,但其象征意义更超过实用功能,即,抱鼓石的数量决定着住宅主人的地位和官阶。在《清律例》中对官员府第的门当有明确规定:一、二品正门三间五架,三至五品正门三间三架,六至九品正门一间三架”,而门当的装饰花纹也因住宅主人的身份而有严格区分——皇族或官府门前用狮子形的抱鼓石;高级武官门前用抱鼓形狮子抱鼓石,低级武官门前用抱鼓形兽头抱鼓石;高级文官门前用箱形有狮子的抱鼓石,低级文官门前用箱形有雕饰的抱鼓石;大富豪门前用箱形无雕饰的抱鼓石,一般富豪门前用石制抱鼓石,普通民宅门前则只能用木质方门墩或门枕。中国古代有钱人讲究财不外露,一般人不容易打听到其财产情况,因此若有两户人家为儿女订亲,往往暗中派人到对方家门前查看门当,通过门当上雕刻的纹饰判断对方的地位与官阶等情况。成语“门当户对”的典故就是从“门当”这个建筑构件得来。

2.古代建筑装饰雕塑中的装饰功能

纯装饰功能的雕塑十分普遍,例如台阶中间和两边栏杆上的石雕,这类装饰雕塑在故宫十分常见,主要用于表现皇权威严的神圣不可侵犯;芦沟桥两侧栏杆的上造型各异的狮子雕塑也是装饰雕塑的典型代表之一。明清以后随着适宜建筑的木材的日渐稀少,大量建筑承重构件逐渐由额枋代替了斗拱,斗拱也演变成为纯装饰性的建筑部件,比如鎏金斗拱就是这一演变的证据。用于陵墓建筑的装饰雕塑的情况更为常见,比如汉霍去病陵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以及清十三陵墓道两侧的人形与兽形雕塑等。此外中国古代建筑中还有一大类就是“影壁”的装饰雕塑,这是中国特有的装饰雕塑中的一种,“影壁”是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进入大门后最先见到的一种附属建筑构件,常用砖石修建,又有别称叫“照壁”或“萧墙”。影壁的实用功能在于遮挡视线,即使大门洞开时外人也不能直接看见宅内的情况。然而影壁更多却是古人封建迷信产物,古人认为影壁能够阻挡孤魂野鬼进入自家宅院,从而避免遭遇灾祸。影壁有一字型或八字型,其装饰雕塑多数是浮雕,最著名的影壁非故宫内的“九龙壁”莫属。

二、古代建筑装饰雕塑的形式

中国古建筑装饰雕塑形式以浮雕与圆雕最常见,其余还有半圆雕、平雕、线刻等等。宋朝《营造法式》一书中介绍了四种装饰雕塑形式,基本概括了中国古建筑装饰雕塑的形式。其中之一是“剔地起突”,就是现代的浮雕,含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这类雕塑手法是中国传统古建中最常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装饰雕塑形式,行业内有“北京西安皇家气,古建秀美江南地”的说法,即是说传统古建装饰雕塑可大致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主要指北京、西安为代表的殿府式古建雕塑,由于中国北方长期作为古代政治中心,聚集了大量政治权贵阶层人物,故其古建雕塑多大气豪放,有秦汉遗风。北派古建雕塑最突出的代表非故宫莫属,其柱、栏、壁上大量龙型浮雕无一不是皇权的再现,其气势磅礴、威严肃穆,往往给人以居高临下之感,令人观之凛然、肃然起敬;而江南地区由于历来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地,集中了大量豪绅富贾,加之所处环境的秀丽婉约,这一地区古建装饰雕塑更多世俗气和生活气。有些中小板下还有落地裙板,其中的浅浮雕往往施以八宝奇珍、花卉等图案。其次有“剔地隐起”,就是现代称的阳刻,手法是先将雕塑表面打磨平整,剔除不需要的材料,保留要表达的各种纹饰图案。第三是“减地平钑”,就是现代称的阴刻,这种形式与前面的“剔地隐起”相反,其手法也是先将雕塑表面打磨平整,但并不剔除不需要的材料,而是在表面向下雕刻出需要表现的纹饰图案,即纹饰图案向下凹陷在雕塑平面之下。最后一种叫“素平”,这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就是将砖石表面打磨平整。在雕塑塑形中的形式最常见的是个体塑像和群体塑像,基本就是圆雕的形式,比如庙宇中的佛教造像等;其次有“塑壁”,是指在墙壁上浮雕(塑)出自然物体或者人物形象等纹饰;另外,还有屋顶上的“塑饰”,比如在屋脊、屋顶、檐头上雕塑的各种动物或者图腾之类的物体,一般的宫殿式建筑或者寺庙建筑上常见;最后是较为少见的“塑绘”,这是一种在壁画上的雕塑,是将壁画的一部分塑成微微突起,增加壁画的立体感。

三、结语

我国古代建筑装饰雕塑是与建筑主体共生的重要建筑构件,在具备相当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兼有明显的装饰效能,是古代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王新秋 单位: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古代建筑装饰雕塑功能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xzgl/98820.html

    相关专题: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 侯氢


    上一篇:生态农作物安全生产论文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成人教育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