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医护人员身心压力非常大,日益复杂的医患关系对从医者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标准,这就要求一线医护人员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适应能力。目前医学类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还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护理专业的体育教学还延续以前的体育教学模式,没有为培养其将来所从事职业岗位劳动相匹配的身心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护理专业未来的职业工作特点入手分析,探讨医学高职护理专业体育教学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和建议,以完善护理专业教学内容。
一、护理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现如今学校每年招收的新生,身体素质一年不如一年,为期一周的新生军训都会出现学生晕倒的情况。在一学年的组织的两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也都有不少学生在完成800米时晕倒在地,测试后结果不尽理想。上面这些情况的出现,笔者认为这与中学时的压力有关,尤其是高中生的高考压力过大,身体素质方面锻炼不够重视所引起的,体育课,课余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影响。护理专业女生偏多,加上女生本就不好动,在升入高职后的一年里,护理专业的女生身体素质的差异自然也就会反映出来。
二、护理专业未来的职业特点
护士工作繁杂,跑输液、打针等,加上倒班使其生活没有规律,完成这些工作内容除了使用双手操作以外,护理人员在岗位的大部分时间的身体姿势都是保持站立、行走、弯腰操作、低头等状态。下肢是身体最容易疲劳的部位;其次为腰部、颈部等。而且,从护理人员平均每周都有2次或者以上的夜班,工作时间与正常作息颠倒,容易出现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护理人员长期工作在救死扶伤第一线,特别在抢救患者或者在医生进行中大型手术时,需要保持身心高度紧张;在病房里,护士也需要长时间奔走病床间,甚至是在加护病房的时进行二十四小时护理。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身心压力非常大,如体质不好,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头晕、耳鸣甚至晕倒等体力不支的现象。另外,现在医患关系日益复杂,有时病护人员工作稍有怠慢,病人家属动不动就对护理人员发火,甚至大打出手。从事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应激危险性,甚至有些人员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种应激危险性会导致职业危险,长期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会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极其有害,而且严重影响其工作质量。
三、护理专业所需体能分析
结合护士的身体形态,护理专业以女生为主,由于女性躯干较长,四肢较短,骨盆较宽,皮下脂肪厚,韧带弹性较强。根据相关专家研究,护理工作中基本身体素质应用频度较多的位于上肢,主要为手指、手腕的灵敏、柔韧及手指力量,然后是手臂力量,腹肌力量,最后是腿部力量及肺部力量。教学中应特别是加强上肢及手腕、手指关节周围的肌肉训练,增加腹部肌肉力量。护理人员由于长时间站立,时间累积,也易导致静脉曲张,这里体育教学项目可以选择中长跑、体操等运动,这样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对血管的“卿筒”挤压影响。另外,护理专业学生同时需要一定的身体耐力素质。
四、对教学内容设置的建议
目前医学高职护理专业体育学时为108学时,只经过一年的体育教学,护理专业的学生的体能状况还是不容乐观,明显与护理岗位工作对体质的要求还有差距,最主要的是课程设置还是不太合理,在学生体育训练方面存在不足,还不能完全适应护士职业需要。笔者这里认为护理的体能应效仿北京航空大学和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那样,不像这些院校会根据专业特点以及未来工作环境适应的需要,开设如北京航空大学的飞行体育课,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航海体育课(水上救援、浪木、滚轮、云梯、游泳项目的训练)。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本文认为应该由原为安排一年的体育课改为两年体育课,学时数达到144学时。课程内容与护理职业岗位特点要两结合。
(一)目前需要与未来发展相结合
目前护理专业的学生应该逐步增加与护理工作实际有关的体育教学内容:如太极拳、练功十八法、康复体育、搬运病人、抬担架、搬氧气瓶等,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水平。由于护理专业是女生较多的特点,选修课项目内容可开设形体训练、瑜伽、健美操、女子防身术等。医学类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必须依据未来工作形式、工作条件和工作性质去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
(二)结合护理职业体能需求
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特点,护理人员的职业体能更需要是耐力方面的素质,我校学生的体能测试主要是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其中耐力项目为女生800米,现在准备把12分钟跑和3000米纳入到下一步的体能测目中来,因为这些项目更接近职业技能强度。如有可能,笔者建议编制护理学生职业体能标准,并采用切实可行的办法,针对性来搞,这个体课才更能突显职业岗位特点。
作者:杨辉 代富斌 单位:云南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