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关系国计民生,影响着每个国家与每一个人,经济的发展也是不断调整与平衡的过程,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有着相互的作用,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带动现代经济的活力,激发经济发展的潜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平衡;经济平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2-008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业模式已无法在当代社会立足,以消耗大量产能,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工业生产已被淘汰。现代社会需要的经济是与生态环境密切联系、二者双赢的经济模式,因此,生态平衡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能保持经济状态的平衡就是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经济平衡中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交流或者说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中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必然有一定的联系,人类社会要学会维护经济平衡的同时保证生态的平衡。从本质上来看,人既是自然界的一员又是社会的一员,作为自然人必然要参与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活动,作为社会的人也必然会以自己的能量以经济活动或社会活动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经济平衡既要满足自然界的需要,也要满足人的需要,在两者中找到契合点。
一、生态经济平衡的相对性
现代社会总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为基本目的,它在要求经济发展平衡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生态的平衡。这两者相结合形成的平衡状态是一种有条件的平衡,这种条件是两者相互制约的条件,也是互为满足的条件;这种平衡也是在生物系统中不断运动状态下的平衡,从整体来看其基本态势是从不平衡逐渐走向平衡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经常面临生物的某种灾难,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太多不利于生态的平衡,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适当的保护,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生态自然保护区。在人类历史古老的历史上,动物曾对人类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活,人类同许多动物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人类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地位的确定后,人类要发展自己,实现更美好的生活,又需要对一些动物进行保护,以实现生态的平衡,进而实现生态经济的平衡。经济平衡受到生态平衡的制约,因此,生态经济平衡在通常的情况下,只能处于相对性,是一种动态性的平衡。
二、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
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又相互制约,共同成为社会发展的因素。首先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多追求经济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离不开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环境要保护其稳定的平衡状态也需要经济因素的支持,如一个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与维护,没有经济要素的支持,这个保护区也不会起到对动植物的保护作用。因此,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其次,生态平衡具有基础性作用。在这个平衡系统内,生态平衡是第一个层面的内容,经济平衡是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因为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主观行为,生态形为是大自然的客观行为。人类社会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以大自然的生态为依存条件,因此,生态平衡是先于经济平衡而存在,是经济平衡的自然性基础,经济平衡则是在生态平衡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果没有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经济平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能长久的维持下去。这已经被社会现实中的情况所证明。第三,经济平衡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的发展是以人的目的性为基准的,在生态经济平衡中,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平衡,它因此在平衡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人类社会的生活需要得到其相应的高度,不断追求经济的卓越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类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平衡关系,只重视自身的利益与自身的价值实现,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感受到生态系统失衡的危害性。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人类社会的主体地位,不能否定经济平衡的主导地位。人类认识了自然规律之后,会以其主动性的条件按其身的目的性去构建新的经济平衡,构建新的生态平衡。
三、生态经济不平衡的后果
生态经济不平衡通常都会由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现实社会中更重要的更为常见的是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一般由结构和功能变化引起,有时也会由环境污染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效益方面造成农牧产品产量下降,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也会给未来社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形成对资源环境的长期破坏。目前来看,影响生态经济不平衡的生态破坏主要是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的破坏,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重金属造成的污染。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的发展,矿山的开采等把污染物排放到周边地区,造成土地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污染物大自然会具有自身净化能力,但重金属如铅、汞等形成了富集效应,很难对其净化。二是大气污染。目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加上在北方冬季使用能源集中,形成了大气污染,造成了雾霾天气,直接影响到人与动物的健康。三是化肥农药等的污染。农民为了追求作物的高产,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形成了对农产品及土地的污染。这就容易形成对生物链各个环节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总之,由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破坏,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才会引起人们的足够的注意力,产生极大反应,最后共同抵制对环境的破坏,维护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科.中国县域经济转轨中的矛盾与成因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2.
[2]徐志勇.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问题[J].理论月刊,2003,3.
[3]门恩虎.论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J].经济纵横,2003,7.
[4]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孙正甲.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6,04.
作者:刘双 单位:赤峰市人事考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