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各项工作处于恢复发展阶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党中央和教育部突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形势与政策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主要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针对性教育。本文将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成果,进而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对于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更轨迹
第一阶段:教育事业拨乱反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恢复与重建(时间段为1978-1989)。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要思想路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思想领域上完成了拨乱反正,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开端,也由此展开了全方位的文化和思想建设。首先,重新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开始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再次,在不断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管理,转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完成教育质量的提升。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最后,高校教育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向标,努力培养“四有”新人,这也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新确立。第二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摸索与实践,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时间为1989-2002)。2001年江泽民同志进一步谈到:“希望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这“五点希望”代表了江泽民同志对大学生谆谆教导,也代表了对高校发展的新要求。这“五点”希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复兴中华民族的高度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时代特征,这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工程,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三阶段:弘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主旋律,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时间为2002-2013年)。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注“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改革中取得突破,并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以“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契机,又一次实现了目标取向的重大转移,逐步确立了“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的科学理念,明确把培养教育对象的健全人格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第四阶段:创新和加速发展(2013年至今)。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也可以更好地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不断增强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实效性,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牢固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四个阶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逐步的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之下对人才的要求,引导学生在道德品德、理想信念、思想素养等精神层面全面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两点思考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由理想主义向务实主义转变
建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重建,在重建的过程中定位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理想主义色彩过浓,脱离现实基础,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实现程度,不分层次的操之过急,缺乏积极性和感召力。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内容以真理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机械性的储存。当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出现时,他们之前记忆的思想政治内容己经过时,要求继续灌输新的内容。这个过程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批判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知而不信,难以知行合一,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体系。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在教育目标的务实化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开始为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不足作出努力。
(二)贴近实际,与时俱进,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关键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以政治性的内容为主,其他的内容也基本从属于政治性内容。改革开放之后,逐步的将思想政治内容放宽,在坚持和加强政治性教育内容的同时,将多层次、多领域的教育内容纳入其中(如思想性教育内容、道德性教育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等)。改革开放之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这种教育理念在当时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容易看到显著的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思想多元化的传播,仅靠被动的灌输很快失去了优势,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甚至出现反向效果。一方面降低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逐步被摒弃,多元化贴近现实的教育方式一步步应用到思政教育当中,强调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心理等多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再者,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网络平台也逐步成为文化宣传的有效载体,在传播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从课堂走向网络,从传统的文字式载体逐步向信息化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结合新时代下的条件,需要多种教育方法的合力才能科学设定并合理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只有综合发力才能使思政教育方法的综合性优势更明显的展现出来。
作者:李俊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