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 >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

1.当前高校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突出问题

1.1认识存在偏差,指导思想有误

指导思想是课程的灵魂和核心。但是当前多数高校在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知上存在偏差,错误的认为该课程就是为了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而存在的。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导向下,很多高校实际上把该门课程开设为“就业技能提升培训班”,把授课重点变成了个人性格特长兴趣测试、简历制作方法、面试技巧等方法技能问题,授课目标变成了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方法和途径,而该课程更主要的是要启蒙大学生在今后职业发展中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学会对自身职业生涯做出正确的评估和不断的调整。这种指导思想的偏差造成了该课程的效果不佳。

1.2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以来,主要都是由学校就业部门老师、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从师资队伍来看,一是存在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性不强、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的现实问题;二是该课程的讲授实践性要求较高,由于高校教师缺乏职场经历和体验,在授课过程中难免感觉力不从心,很难把课讲授的贴近现实;三是在各学院的具体工作中,就业工作只是学生工作的一部分,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和辅导员还要负责大量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时间精力有限,种种原因导致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该课程的开设效果大打折扣。

1.3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缺乏针对性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是就业指导课程所包含的两大内容,前者包括理论概述、认识自我、职业探索及职业决策;后者包括就业形势和政策、就业程序与方法、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相关法律法规、创业教育等内容。由此可见,该课程的教学涉及知识面广,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要求,但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中虽然时有穿插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游戏互动等实践活动,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在传授理论性的知识。由于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导致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缺失,不能从实质上帮助学生解决其生涯发展与求职择业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该课程的动力。

1.4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它更多的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很多高校采用的是大班制教学,这种方式对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极大的限制,更多的仅仅是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灌输给学生,并未具体结合专业特点设计有针对的实践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有效的实践活动无法在课堂上开展,如角色扮演、个人经验分享、生涯人物访谈等,因此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5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缺少过程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综合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思考探索未来一个阶段自己的发展任务并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根据理想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这也应该是课程考核目标达成的基本因素。然而现实却是,该课程的授课老师考评课程成绩时,多数依然采用和其他课程一样的考核方式,如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制作求职简历或者提交职业生涯规划书等。这种结果重于过程的评价方式,很容易误导学生们只看重考试结果而忽视真正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无法真正帮助到学生。

2.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2.1提高认识,突出实践性教学重要性

鉴于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高校应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指导设置培养目标,投入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课程建设。首先,要把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切实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列入就业“一把手”工程,并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列入就业工作评估范围。其次,学校教务部门应将就业指导课实践教学的实施纳入教学体系统筹管理,更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采用小班教学,保证课程有足够的学时。再次,建立和完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组织机构和制度。第一,成立由教务部门统筹的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具体的组织和实施;第二,各院校及专业设置的教学大纲要与实际相结合,制定详细的教学细则和实践操作手册,有机衔接第一、第二课堂;第三,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技能训练要求,制定各实践教学环节合理的成绩考评办法和督导制度,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让就业指导课程真正起到作用。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质量复合型教学团队

就业指导课程因其特殊性,对于师资队伍的要求相对更高。但是现实却是各高校在师资投入方面有限的,而且多以分管学生工作的相关领导或者辅导员为主。这些老师并没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就业指导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更是缺乏系统性,甚至还有些辅导员并未有过真正的求职经历或者创业实践经验,对于求职创业过程中真正面临的状况不了解。这无疑是当前很多高校都面临的一大问题。因此,应多组织相关教师到企业学习、参观、挂职锻炼,以便深入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实际运作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同时,学校应建立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创业成功的校友资源库,定期请他们来校作专题讲座,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能提高课程的吸引力,现身传授经验更具说服力。

2.3创新教学模式,依靠院系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嵌入互补的作用,创新形式,从课堂教育方面来讲,教师应该更多的引入教学案例,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学院方面来讲,需要切实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并可以邀请往届的本专业人士到学校为学生分享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成功经验;还可以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小规模的职业生涯规划竞赛,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同时将比赛的结果作为课程作业的打分依据。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相互学习和交流,最终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2.4加强创业宣传教育,增强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

我国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生作为拥有高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社会精英,势必成为我国创业的中坚力量。然而现实却是多数大学生对于创业的重要性有认知,却并没有多少人愿意积极投身其中,更多是停留在思想状态。因此,高校一方面应该在创业意义和价值的宣传方面加大力度,在校园里营造出鼓励创业、认同创业和尊重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更多的有志学生将创业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引导学生们转变就业观念;另一方面,各高校应该设立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的机构,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以解决创业资金,激励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就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

2.5改进课程评价体系,加强过程考评

目前,各高校多数采用的是学分制考核体系,一般是通过学期末考试成绩,结合平时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考评,这样的评价体系,容易造成平时课堂学习组织松弛,主要靠学生自觉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学习过程的组织比考试结果重要,因此,该课程的开设应根据内容修订评价标准,应该注重平时的考评,弱化期末考试评价。应注重上课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情况用常规型作业、实践型作业、创新型作业分别占3∶4∶3的比例来综合评定。从而提高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效果。

作者:李刚 单位: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xzgl/85924.html

    相关专题: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药学论文范文


    上一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7篇)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育新思路探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