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教学方法、授课手段的锤炼与创新。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普通的教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提出了一个较有普遍意义的以教学过程中的“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四个阶段分别与人在学习中的心理特征相对应,即“注意、期待、探究、行动”。他的学生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预备、提示、联系、综合、应用”五段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均对后世的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民族院校行政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手段应从自身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出发,紧扣民族地区行政管理实际,开拓切实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归根结底,这一过程也是授课老师从“教师”蜕变成“导师”的质变过程。“导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育学生创新的思维习惯和分解问题之能力。导师要结合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的实际,分门别类的分设问题,以研究专题或研究课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基层区域取得真实难得的第一手资料,这比“灌汤式”的理论教学方法既实际又管用。
三、民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实践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民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办学品质与人才培养质量,也是本专业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最关键环节。对此,实验室建设及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为了重中之重。
民族院校应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目标出发,建立健全功能稳定、设备齐全的本专业实验室或实验基地。就本专业而言,应建立集文字处理、复印、传真于一体的办公自动化实验室,以便于学生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技术;建立电子和文书档案实验室,以便于学生积累文书处理及档案管理的实践经验;建立多媒体实验室,以便于学生熟悉现代网络技术,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和办公应用软件的能力;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际操作和情景式教学方式,对电子政务形成感性认识,体验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并能够初步掌握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同时,与学校的行政部门、公共服务部门张开合作,将其纳入专业实践基地范畴,实时地进行信息传递与经验交流,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实践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成为了民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民族院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可试点推广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其一,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理论相关度和实践重点、难点,并辅之于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亲自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从大量“第一手资料”的现实体验或亲自观察中,总结要点确立知识点形成专业实践框架。其二,民族院校与校外实务部门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将以常态化、规范化的体制机制建设为基础,加强高等学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由高校与实务部门作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主体,一起承担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职责。民族院校与校外实务部门可以通过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等具体措施,实现联合培养行政管理人才的合作目标。其三,“双师型”教师教学法。“双师型”教师并非是新近出现的概念,一般是指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示范技能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民族院校应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课程设置特点聘请校外社会问题专家、专职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言传身教,切实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能,也可以有效弥补专任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之不足。
参考文献:
[1]宋超.本科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误区及其消解.南通大学学报.2007(3).
[2]陈路芳,谭玉龙,杨建亮.对提高民族地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的思考.高教论坛.2009(8).
[3]易新涛.公共管理视野下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重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6).
[4]杨述厚,李百齐.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国行政管理.2006(6).
[5]安翔.对高校文科实验教学的思考——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3).
[6]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