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扩招的政策使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数量及大学生数量猛增,导致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本文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对我国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主要存在行政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服务职能观念淡薄、待遇相对较低和缺乏沟通合作等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宽广度、高难度的复杂化的管理系统,是学校教学科研的支持体系与有力保障。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规模的日益扩大,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拓宽与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管理问题己成为当前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瓶颈,新时期如何改革和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更好地支持教学与科研事业,成为当前高校管理中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精英(毛入学率低于15%)大众(毛入学率为15%-- 50%)和普及(毛入学率高于50%)三个阶段。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15%,标志着我国己初步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3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17%增长到2012年的30%。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行政权力的作用日益突出,高校的管理活动主要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来承担,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校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而任何管理最终是人的管理,高校行政管理只有注重调动高校主体的积极性,才能抓住人力资源的功能发挥,抓住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面临着海外院校的巨大冲击,教学模式和办学思路面临挑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难度来看,也都是任何历史时期所无法比拟的。而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当中暴露出的一些弊端,逐渐成为高校事业发展的一块“短板”。因此,怎样补齐这块“短板”,如何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全面、高效实干的行政管理队伍,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从高校管理的层面上看,如何调动高校主体的积极性以保障高校行政管理的良胜运行,成了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高校行政工作重要性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照一定的规章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的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第一,高校的行政管理相对于高校教学、科研活动而言是一项辅助性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即为掌握学校行政管理的领导和具体执行人员与从事学术工作的教师、专家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功能与部门的关系,即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三是人员结构与管理创新的关系,即优化行政管理人员的结构与行政管理创新的关系。第二,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教学、科研则是其基本工作,而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从职能、内容到地位、作用都发生了新的转变,如何塑造名师、如何招揽人才、如何培养学生、如何改良学风、如何鼓励广大教师热衷于科学研究、如何保持稳步发展并做到可持续发展等,不仅需要教学管理工作的运筹,更需要行政管理工作的运作,只有加强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才能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规模日益扩大,高校管理的难度也日益加大,高校行政人员管理水平的高低对高校竞争力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不仅没有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反而严重阻碍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提出高等学校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这就意味着我国高校的管理者必须由原来的学术人员兼职向专职管理队伍转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行政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基本上参照政府的行政模式,并实行与政府相同或相似的运行机制。这种行政管理模式导致机构臃肿、重叠,管理层级过多,职能部门管理幅度过小,容易形成多头领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效率。高校不仅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然而从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来看,大多数来自非管理专业,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少之又少,很多都是“半路出家”,一般都没有系统经过高等教育基础理论和现代高校管理知识的学习,有部分人员不具备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岗位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办事主观臆学术期刊网http://www.400qikan.com断,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从高效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目前整个队伍中年富力强且有充分实践经验的中坚力量十分缺乏,导致整个行政管理队伍人才出现断层,形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不合理的年龄结构。高校不仅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然而从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来看,大多数来自非管理专业,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少之又少,很多都是“半路出家”,一般都没有系统经过高等教育基础理论和现代高校管理知识的学习,有部分人员不具备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岗位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办事主观臆断,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从高效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目前整个队伍中年富力强且有充分实践经验的中坚力量十分缺乏,导致整个行政管理队伍人才出现断层,形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不合理的年龄结构。
(二)服务职能观念淡薄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应是服务型职能岗位,高校行政管理的目的是为师生、为教学科研服务,而不应凌驾于师生及教学科研之上。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职能机构普遍服务意识淡薄、态度傲慢、效率低下,许多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对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都不甚了解。各个部门即使能够做到各司其职,但却只是完成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对于无明确分工的工作,互相推诱,影响整个工作的正常开展。师生办一件事,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多次周转,白白浪费了许多本来就有限的资源,也降低了办公效率,提高了成本。另外,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只重视人才引进和管理,而不重视人才的稳定、使用和人才资源的配置,因此,在一些高校中,花巨资引进的人才或费尽周折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量闲置的现象常有发生。
(三)待遇相对较低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学历和素质不高、待遇偏低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是一个普遍现象。随着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行,行政管理人员的平均待遇与教师的平均待遇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加上学历和职称高的人员存在轻视行政管理工作的倾向,认为行政管理没有前途,从而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即便从事了这项工作,也是“双肩挑”,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不仅使学术研究水平受到了极大影响,也使行政管理工作无法科学有效地进行”,行政管理队伍的尴尬显而易见。这些情况导致了行政管理的专职人员不是年龄偏大,就是学历偏低,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却很少有机会像教师那样脱产进修学习,挫伤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自尊心,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缺乏沟通合作
由于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对彼此岗位工作的不够了解,所以往往缺乏理解和包容,更多站在自己的角度评定对方的工作。不少教学科研人员对行政管理人员带有片面的认识,认为他们水平低、素质差、办事效率低下,还误解行政管理工作简单、轻松---“行政工作没有技术成分”,否定了行政管理的作用,从而加剧了对行政管理队伍的不屑与轻视,到管理部门办事、与管理人员相处时就会表现出摆架子、显优势的姿态。同时管理队伍对于师资队伍也抱有一些抵触的心理,部分行政人员把教师不坐班的工作方式与自身八小时外加班加点并常年处理大量的繁杂事务相对比,加上薪酬分配、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又普遍向教学科研倾斜,内心便会产生不满,这种不满往往转化成对待教师队伍的不友善、冷漠甚至是抵触。彼此在日常的工作合作中可能就会采取不积极、不配合的态度,单方面认为对方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没有努力寻求合作共同点,从而增加摩擦,进一步增大内耗,本应合作的事一再搁浅,增加办事成本,恶性循环,影响了学校发展的进程。
综上所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高校的行政管理作为高等教学资源配置的核心,要根据各个高校自身的特点,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高校外部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管理创新,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