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文化生态学原理解析现代网络微文化生态特征,审视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培育所存在的不足。通过“价值认同、人格塑造、环境育人、自觉践行”四个维度深度剖析微文化生态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应践行的原则及策略。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微文化;价值生态;策略
一、微文化的内涵
(一)微文化的含义
中国互联网技术起步晚,发展快,因而短短20年间,由于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快节奏的网络时代酝酿了“微文化”的产生。“微文化”以其个性、自由、草根、青春的特征,继承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并弥补东方文化在社会个体关怀上的不足。然而,“微文化”在方便表达主题的同时,也使得谣言得以传播,从而使现代公民“大责任、大理想、大视野、大胸怀”的思想观念淡薄。因此,我们要警惕微时代的畸形发展,以免成为四分五裂的微分子时代。
(二)微文化的特征
1.去中心而大众化微文化将媒介与生活相结合,坚持“百家争鸣”理念,使人人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信息资源交互、整合,形成大众化的文化体系。2.破整体而碎片化微文化打破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微型的碎片化信息为其基本形态,跳出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完整地报道、传播某个事件,记录普通人的点滴生活。然而,这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消褪了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传承。3.承多样而互动化微文化的产生促使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网状、双向的传播体系代替过往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模式。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基础上,彻底打破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界限,形成点对点、点对面的多维互动模式。4.聚微小而强力化微文化虽给人以微小之感,但当微小的个人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群体力量时,就会凸显“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欣欣向荣。因此,面对不法分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恶意制造和传播的虚假、垃圾信息,要以“人心齐,泰山移”的恒心坚决抵制,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创造良好环境。
二、文化的生态观
(一)文化生态的内涵
政治、经济的物质世界是文化、生态的主观意识出现、发展的基础;相应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继而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物质存在与文化生态相辅相成,互利共生。
(二)以文化生态为研究视角的意义
新世纪下的文化生态以其区域性、行业性、民族性完成情感、意志、行为的能量流动,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物质循环。鉴于文化生态的深入,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不再处于被动的尴尬境遇,而是渐渐掌握主动权;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也不再是不可触摸的神话,平民化的转变也将凸显人的主体性。
三、微文化生态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维度分析
(一)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情感维度
社会主义体制下,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的当代大学生在从理性认知、情感共鸣阶段过渡到思想转化阶段的过程中,由懵懂莽撞到迷茫混沌,最后走向成熟稳重。因此,坚定的意志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消极的情绪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沉淀固化。综合看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离不开个体身心的和谐,更离不开积极情感的填充。
(二)人格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志维度
社会主义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日益社会化、大众化、日常化,由此引发“意识形态外化于行,道德规范内化于心”的教育体制改革。理想信念与自我实现的空前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个人层面“家就是国”的小爱无私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即是家”的大爱无疆。
(三)环境育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环境维度微文化进驻校园后,在改变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思维方式上掌握主动权。家庭与学校的密切沟通,有助于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在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发扬时,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网络技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抽象与形象之间搭筑桥梁。纯净的社会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实施的必要条件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的助力跳板。
(四)自觉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维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道德品质的软件支持,更离不开法律制度的硬件制约。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升思想道德意识;以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为目标,增强服务群众信念;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根本,强化奉献社会理念。
四、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生态理念的缺失
生态教育引导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和塑造美好的生态情感的功能,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缺乏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不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学生角度,不能充分发挥自主、和谐、包容、创新的教育生态环境功能,只有坚持生态教育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交流、学会探索、学会创造,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才有最深厚、最长久的生命力。
(二)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
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动机不是为了自主发展和自我实现,学生的需求不强和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达不到德育的教育效果;家庭更关注孩子的成绩、成才,缺乏理想信念的教育和人格魅力的培养,但是这三个大环境并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学校内部各个环境子系统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和融合。
(三)教育生态链条的破坏
不同的教育资源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与功能,教师充分运用不同教育资源的功能和作用的最大优势,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家长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过程中;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背景,不仅对学校文化环境有着导向作用,而且对家庭环境有着指导作用。而目前这三者并未形成强大的合力,三股力量的教育文化生态圈并未能得到合理的整合和调整,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三者的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其良好的互动。五、微文化生态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和策略(一)原则1.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因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研究他们的需要、特点,进而充分发掘他们自我教育、全面发展的潜能。2.批判性原则———以理为据坚持批判性原则,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以对立统一的唯物主义进行辩证分析,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3.协作性原则———以合为措施协作性原则之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突出社会教育,巩固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三方面,推动培育工作的逐步深化,切实增强培育工作的生机和活力。4.整体性原则———以全为则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应将合理的物质需要和恰当的精神追求合二为一。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凝心聚力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坚持社会与个体的统一,以整体的姿态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策略
1.从情感维度看在正确的世界观的引导下,当代大学生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实践价值。为激发大学生高尚的人生情感,强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工作者应遵循大学生心理过程规律,以学生为本,深入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变化。在教育工作中,应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为理念,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心的交流,在两者之间搭建起起民主平等、团结友爱的桥梁,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自豪感、成就感、安全感、被尊重感。2.从意志维度看为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工作者还可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从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出发,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着手,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研讨会。在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前提下,打破传统的一枝独秀,提倡新时期的百家争鸣,切实做到“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3.从环境维度看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以血亲伦常为基础,通过家规强制、亲情感化,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个别教育。作为一种全面、广泛的教育模式,日常生活成了家长对学生言传身教第一舞台。学校作为普遍教育的平台,应高举相互、平等的旗帜,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做到:重视家庭培养,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奠定良好基础;强化学校教育,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效渠道;优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构建和谐的生态文化环境。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串联成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4.从实践维度看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的关键在于丰富活动内容,以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课余时间可通过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征文比赛、演讲赛各种社团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理论和道德水平。组织年级大会,班级活动加以新媒体的宣传,不断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使当代大学生思想品格不断走向健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娅.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18-20.
[2]李长学.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19.
[3]王玖珊.文化生态学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21-22.
[4]刘铮.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73-81.
作者:张涵 单位:淮阴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