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传统的“满堂灌”教学让学生逐渐形成对教师的依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20世纪末,国内学者所提出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接受式教学。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模式[1]。但该模式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医学教学领域更是鲜有所用。《内科护理学》理论性强、知识面广,传统被动接受式教学常使学生感到内容抽象、难以掌握。本研究尝试在该课程中实施学案导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本校四年制护理本科生两个平行班共115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为试验组58人,另一班为对照组57人。1.2方法1.2.1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编制学案(学案是相对于教案而言的,格式包括课题重难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反馈训练、拓展材料5个部分)。3名任课教师经个人编写、讨论修订、分头整理后制成学案。在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先进行一轮预试用,根据课堂使用学案情况加以改进。第二阶段:实验干预。试验组采用学案导学模式,其过程为教师课前印制学案→课前1d发学案→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做学案→课上教师巡回指导→组织学生回答、分析、讨论→教师精讲、归纳(占1/2时间)→反馈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两组学生均由3名教师分阶段授课,每周6学时,持续17周。该学期其他课程的教学试验组、对照组完全一致。1.2.2效果评价教学前后采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研究中心朱祖德等[2]编制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该量表由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分量表组成,其中动机分量表包括学习自我效能(6个条目)、内在目标(8个条目)、学习控制感(7个条目)、外在目标(3个条目)、学习意义感(2个条目)、学习焦虑(4个条目)6个维度;学习策略分量表包括一般方法(12个条目)、学业求助(9个条目)、学习计划安排(7个条目)、学习总结(5个条目)、学习评价(3个条目)、学习管理(4个条目)6个维度。采用Likert6级计分法,以总得分衡量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得分越高,说明学习自主性越强。其中学习焦虑、学习管理维度是反向计分,其他维度正向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评价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学实验结束后通过访谈了解试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1.2.3统计学分析对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数据用SPSS11.5软件做统计分析。
2结果
2.1教学前后两个班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见表12.2试验组学生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评价教学结束后,对试验组学生进行了群体访谈,学生均表示提高了学习效果,提升了学生的自信水平。学生表示该模式使得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把握更加深刻、透彻、牢固,表示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以及和同学探讨等途径解决问题后,很有成就感,也增加了自信,希望更多的课程采用该模式。
3讨论
3.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机械、接受式学习而言的,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地学习[3]。传统的教学过多地注重了知识学习,而现代教学除了注重知识以外,更强调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就为终身学习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内涵是:老师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后,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基本知识、原理、概念,探求有规律的学习方式[4]。在这一内涵指导下本课题组实施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发现教学后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分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在自我效能、学习控制感、学习意义感、学习焦虑、一般方法、学习求助、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评价方面得到改善。表明试验组学生学习过程中信心满满、目标明确、计划合理、方法得当,体现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习过程中焦虑程度轻。可见,学案导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该模式之所以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优势可能在于:①每周固定的时间发放学案,学生有了固定的学习学案的时段,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学案导学,会让自学成为一种习惯性活动,开始对自己的学习有计划,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②完成学案的过程中,学生对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获取答案,获得了成就感,从而增强了学习意义感和自我效能。③学生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碰撞有利于帮助他们学会在学习上不耻下问,求助他人。④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阐述、归纳,这对深化知识、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困难的事,减轻了学习焦虑。⑤学案学习中指导学生使用一些学习方法,如指导学生记学习内容的重点,记自己的学习疑点,记书中没有的及教师补充的知识;指导学生善思,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学案也是一个预习提纲,指导学生怎么预习阅读教材内容。
3.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通过访谈学生发现该模式使得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更透彻、深刻。分析原因为:①学案中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师拓展等内容使得学生在课前、课后都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对学生的预习缺乏指导,也没有具体的预习任务,学生的预习也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另外,学生通过课前借助学案预习后带着问题来到课堂,这种求知的欲望是传统课堂所缺少的。②学案中为强化重点、难点内容以及引导学生对关键点的复习而设置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苏霍母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发者、研究者、探索者。”由学生自己尝试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③学案对知识的梳理比较系统,并配有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还提高了应用知识的水平。
3.3如何编写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
关于如何编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仍然是各科教师需要不断探究的内容。通过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及结合他人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①学习目标具体化。在学习目标的描述上要具体、可测量,避免使用模糊用语。②教学内容结构化。教材上的知识点常较为零散,学生不易发现其中的关联、异同,教师应将知识点以图或表的形式进行归纳使之结构化,利于学生自学时建立知识框架体系。③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处多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层层递进,易于学生接受、掌握。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学案导学也应是一个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④教师精讲部分主抓学生漏、错、混淆部分及关键点,忌一味讲解,否则又落入传统教学的俗套。本研究组担心学生突然接受此模式不适应,安排精讲部分占课堂时间的一半,但笔者认为还可进一步压缩。⑤反馈训练部分以本节内容为主,适当联系其他章节,以加强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训练题目难度应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题目的设计打破习惯性的记忆性、理解性问题占主导,忽视应用性、评价性问题的定势,设计一定的应用性、评价性问题,引导学生将学会的知识进行迁移、评价,激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和欲望,培养其创新精神,否则又落入了题海战术、应试教育的俗套。⑥重视拓展材料。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有一定周期,滞后于知识的增长速度。另外,教材篇幅有限,不能追求内容的完整。教师应吸纳最先进、最新鲜的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力求“紧扣教材”与“适当补充”相结合。
4小结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并解决问题,凸显“学”的地位,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作用,为护理专业的素质教育探明了方向,艺术论文格式值得在《内科护理学》及其他专业课程中尝试应用,但是学案内容的开发及呈现模式还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孙瑞 张静 胡艳红 孙鑫章
相关专题:李厚霖 创业理念最新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