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 >

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的价值

摘要:个性化篮球教学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与当下的高校教育不谋而合。然而,在高校的篮球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学,其面临的问题因素也会随之增多,也就意味着篮球教师不仅仅需要吸收个性化教学模式,还需要在运用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因素,这样一来就大大提升了高校篮球教学的难度。鉴于此,本文就以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为研究课题,系统地进行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高校教育;篮球教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55-02 收稿日期:2015-12-01

现今我国推行教学改革目的是推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因而,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等方面因材施教。简言之,遵循学生实际需求按需教学。例如,当下的篮球教学中,学生学习篮球目的不一,篮球教师就应该按照每一位学生的心理诉求,进行篮球指导。然而,开创篮球个性化教学虽然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但是面对高校学生对篮球不同的学习需求,即便是再优秀的教师也众口难调。基于此,对于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还应该深入地进行探讨。

一、个性化教学的概念及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个性化教学的概念

个性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倡导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依照每位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等因材施教,即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什么,教师便授予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个性化教学倡导的是学生自主性学习,而教师教授的不是知识,更多的是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学得学习技能,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2.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篮球一直是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广受欢迎的一种运动项目,且篮球无论是对体育场地还是体育器材要求都比较低。此外,篮球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强化其心理素质,培养其道德品性。因而,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教师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篮球知识和篮球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在高校篮球教育面临着多重的挑战,如篮球水平低下、篮球知识匮乏等,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了高校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采用个性教学法正是为了推动学生篮球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篮球技术,并借助于篮球教学将素质教育落实到真正的教学实践中[1]。此外,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也是对当下高校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使得高校教育与学生的需求保持在同步水平,真正实现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采用个性化教学模式也是对高校教学的一次新鲜血液的注入,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3.个性化篮球教学在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的作用

应试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性格中的个性化成分渐渐被压缩甚至磨灭,久而久之,学生渐渐成为一个考试机器。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目的就是改善当前高校的教学现象,激发学生潜在的自我,通过学生在篮球教学中的个性展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重新认识自我。这个时期,学生参与篮球活动完全是兴趣使然,没有任何的课程驱使。这样的篮球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促进学生篮球学习的主动性、自发性。此外,个性化篮球教学中,学生在个性充分解放的同时,还能够增强社交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学生是独生子女,普遍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个性化教学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潜在的个性充分得到发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学生就可以逐渐学会宽容、互帮互助,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学生原有的自我价值观。

二、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个性化教学虽然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挥,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个性化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时间还比较短暂,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要想完全完成传统教学模式到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转变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2]。此外,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开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因素,应对其进行细致化的分析。

1.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开放度”难以拿捏

众所周知,个性化教学的本质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但是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篮球教师对个性化教学中“度”的拿捏十分关键。一旦过“度”就容易造成散漫的教学现象,而且学生可能以尊重学生个性化为由,无视篮球教学的课堂纪律。长期下来,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可能导致篮球教学质量下降。此外,个性化教学倡导的是因材施教。然而,在高校的篮球教学中,对篮球感兴趣的学生多半是男生,很多女生对篮球知识技术基本怀揣无所谓的学习态度。篮球教师要想开展个性化教学,还需要针对男女生对篮球的喜爱度分层次进行篮球知识技能教学。

2.短时期内高校篮球教师难以完成

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转变素质教育下虽然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但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比如,篮球教学中教师还是采取理论和技术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统一指导学生进行篮球练习。即便开展个性化篮球教学,教师也是只挂着个性化教学的幌子,仍自顾自沿用之前的教学模式,这不仅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还容易造成学生篮球知识技能学习的厌烦情绪[3]。此外,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要让教师一下从原有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个性化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教学方法上,短时间内都很难完成,也就加大了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的难度。

3.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内容较为单一

篮球教学内容是个性化教学的关键,但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篮球教学内容却十分单一,相较于之前教学内容创新程度很少,大部分还是保留了传统灌输模式的教学内容,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再者,篮球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比较有限,且篮球仅仅是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一种,教师并没有将篮球教学内容放置在一个重要的教学位置上,这也是篮球教学内容创新度较小的重要原因。

三、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个性化教学在高中篮球中的应用与素质教育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但是个性化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商榷。而且要保障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有效实施,还需要彻底解决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下则是对解决上述局限性问题的相关建议。

1.高校篮球教师对个性化教学应有正确认知

个性化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发展的必然。在如今网络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固有的教学模式根本不可能适应当下高校的教学发展。高校的篮球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不可能有固定模式,教学应该随着时代背景下学生的需求进行转变。例如,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个性化,不能有固定的教学模式[4]。然而,在高校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囿于模式的有无,以至于无法正确认知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的篮球教学中亦是如此。鉴于此,高校篮球教师应该对个性化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不局限于固有的模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

2.高校篮球教学中应倡导个性化与共性化共存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未来的教育模式是“共性化”与“个性化”有效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即便是推行个性化教学,也应该注重教学模式的慢慢转变,并且一切教学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逐渐转变为“共性”和“个性”并存的新型教育模式[5]。个性化教育下,高校篮球教学的策略为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等诸多因素,在提升学生篮球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学能力,主动地进行篮球训练。而共性化教学虽然还沿用之前的教学模式,但随着个性化教学的逐渐渗入,教师能够在无形之中完成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转变,还能实现对个性化的“开放度”的自由把握,从而便于个性化篮球教学课程的开展,也能避免学生过于个性化带来的课堂散漫和无视篮球教学纪律的情况出现。

3.丰富篮球教学内容是高校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基础

高校篮球课程虽然不是主要的教学课程,但是要贯彻落实个性化教学,还应该从篮球课程的内容抓起。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性格特点,开展多样化的篮球教学,使得篮球教学内容更具有层次感和教学内涵,也更能吸引学生进行主动性的学习。学生在进行自主性学习的同时还能培养起创造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6]。此外,篮球教师也应该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明确篮球教学的核心,不能偏移篮球教学的目的,并将和篮球教学相关的内容有层次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和谐发展。例如,为了促进篮球教学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篮球游戏,借此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对于篮球兴趣匮乏的女生,可多采用一些篮球过杆或是篮球拍打形式的训练技术以及加入一些趣味性的九宫格篮球游戏,激发女生对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对男生而言,其本身就喜欢篮球训练,教师可以按照其篮球技术的熟练程度,教授一些高难度的进球动作技术,不断提升其篮球技能,促使其向职业篮球选手迈进。综上所述,个性化篮球教学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与当下的高校教育目标不谋而合。然而,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阻碍因素,致使个性化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篮球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对这些阻碍因素进行细致化的分析,并找出与之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华伟.高校篮球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版),2012,(3):250.

[2]刘玉龙.高校篮球教学的现状和改革方向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0):76—77.

[3]翟伟忠.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改革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2):30—31.

[4]张云鹏,李杰凯,任纪飞,等.以“会打球、爱打球”为目标的篮球教学实践探索———基于运动项目娱人致趣原理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2)医学期刊约稿:103—106.

[5]刘剑宇.“体验式学习”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的实验与探索[J].教育探索,2013,(8):64—65.

[6]张凯.探讨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J].学周刊,2015,(10):187.

作者:华俭 单位: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的价值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xzgl/165927.html

    相关专题:税盾 中国老区建设杂志


    上一篇:嵌入式数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