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具体来说,部分大学生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对西方的饮食、服装、节日等产生浓厚的兴趣,不顾自己条件、不顾外界的反应,都统统拿来效仿,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例如崇拜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而对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不感兴趣,听欧美流行音乐成为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追求的时尚,看不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看不到中国文化的和谐之美,看不到“内圣外王”[1]的人生修养目标,理解不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2]的人生信条,更难于理解“致中和”的处事立人之道。总之,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正远离他们,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缺乏爱国热情、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高校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大学生人文修养、人文情怀,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承担历史责任,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根本要求和重要表现,也对促进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口号的提出,对高校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著名的史学家张岂之曾说过,中国的年轻一代要有一个立足点,“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3]
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1.文化典籍的阅读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毛泽东同志曾说:“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4]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要义,多被记录在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当中,文化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研读这些文化典籍,特别是其中具有经典意义的文化典籍,比如《诗经》、《离骚》、《论语》、《周易》、《史记》、《资治通鉴》等,对于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阅读经典著作使大学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使他们成为爱国守法的典范,养成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勤勉好学、团结友爱、自立自强的健康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让大学生去思考其中的人生真谛。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要素,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留于社会生活之中的,例如饮食习俗、宗教礼仪、道德规范等。这就要求学生将视野扩大到文本之外的社会生活的宽阔领域,将文化典籍的阅读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相互比照,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这样才能对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有一个动态的、全面的了解。把阅读经典和社会考察结合,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不无裨益,把阅读经典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在阅读文化经典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增加文物鉴赏和古迹参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直观性、趣味性,把书本中所学的东西在实践中验证,这样可以取得在书本上不易取得的效果。也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开设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类必修课和选修课
大学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白城师范学院从2005年开始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并且现在已经作为理工科大学生的限定选修课固定下来。为配合教学,学院还组织编写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材,成为大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普及读物,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从这个举措中,我们看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学院力图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的建设,实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个别高校已经开设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一些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的学校甚至以学分制的形式列入培养目标,纳入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鼓励教师努力钻研。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为新时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指出了方向。由此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位置,这也使大学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得到凸显。
3.注重学科渗透,充分开掘学科课程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大潮中,高校教育似乎受到功利主义的冲击,一些学校对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和课程给予了高度重视,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由于人文教育被忽视,带来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价值体系的混乱。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个人至上,行为失范,知识面狭窄,整体素质不高。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渗透,既开设有关科学教育的课程,又要开设人文教育的课程,现在有些高校已经在理工科学生中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有的高校已经把中国传统文化课作为必修课程,这就是文理之间的学科渗透。要做到学科之间的渗透首要的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科学知识,还要掌握人文知识,在教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把人文知识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比如在讲授建筑、化学、物理、数学、医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的同时,可以给学生讲授每一个学科的发展史,介绍在这一领域当中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工程师、数学家、物理学家等,使他们产生对这些杰出人物的敬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他们了解祖国文化之灿烂,国家之强大,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4.抓好人文景观载体建设
大学校园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校园广播、学校校刊、校报、网站等传媒,更大程度的宣传和灌输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通过组织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举行各种相关的文化活动,例如举办各种歌咏比赛,民族文化艺术表演,民族歌舞晚会,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等。针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可以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这样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感受祖国灿烂文化,感受我们民族的伟大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广播、报纸、板报、画廊等平台,建立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网站,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随处都农业职称论文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
作者:聂翔雁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