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税务机关信息化水平还很有限
目前,只有中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和金税工程中的数据实现了自动采集,纳税评估所需的大量其他涉税资料仍然需要人工采集,效率很低。政府的很多部门都有大量可用于纳税评估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只在各个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纵向共享,部门之间的横向共享还没有开始,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已经成为制约各地纳税评估工作深入开展的一个瓶颈。
2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纳税评估工作专业性很强,对评估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评估人员不仅要掌握税务系统的纳税评估指标,还必须十分了解被评估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懂得企业生产经营、精通财务核算、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等等。这就要求纳税评估人员综合素质较高,必须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才能满足纳税评估工作的需要。
3更好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建议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纳税评估对创新征管方式、提高税源管理质量、优化纳税服务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我国这种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如何更好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把纳税评估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税务机关还将付出更多的努力。笔者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3.1多渠道获取涉税信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全面地掌握行业的涉税信息是提高纳税评估质量的关键所在。纳税评估的信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集:一是来自纳税人申报纳税的直接信息;二是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中无需向税务机关报送的间接信息,如供产销计划、供销合同等。这些信息需要纳税评估人员下户调查研究,了解掌握;三是实现政府机构部门间横向、纵向的信息共享,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纳税评估信息更加全面、及时、准确。
3.2建立上下联动的纳税评估工作机制
税务机关应适时、有效、有的放矢地选取税收分析指标,进行综合税种、分税种税收分析,包括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税源分析等。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利用税收分析成果,开展针对本辖区企业的个案纳税评估工作,重点是对企业销售收入、生产经营成本、材料消耗、加工费、利润和税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和审核,查找异常企业,对其进行重点纳税评估。
3.3构建以行业为主导的税收管理指标体系
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之处,税务机关应通过典型调查,了解其生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能源耗用、行业标准等信息,找出行业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确定原材料、电耗、工资等主要指标的预警值,使纳税评估有章可循。本文来自于《财会研究》杂志。财会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3.4实施多税种联合评估
很多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属国税、地税征收,国税地税重复评估屡见不鲜,这本身就是对税收征管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为纳税人增加很多负担。虽然各税种都有各自的计征特点,相应的也会有自身独特的评估指标和内容评估,但其根源都是产生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之中,纳税评估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和利用税种之间的关联性,以纳税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纳税人的税源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估,解决各税种评估的共性问题,再依据各税种的特点,解决评估中的个别问题,才能真正避免重复的纳税评估。
作者:李艳杰 单位: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