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门诊和住院慢性肾衰竭患者90例,均符合《肾脏病学》(第2版)及《中医临床肾脏病学》中西医诊断标准[1-2],血肌酐(Scr)波动在在178umol到707umol之间,且均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排除标准:合并肝脏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及精神系统疾病者。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对症治疗,包括血压控制、抗血小板、低脂低盐及低优质蛋白饮食,纠正水盐及酸碱平衡紊乱等;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圣愈合剂辅助治疗,方剂组分包括党参20g,黄芪30g,熟地黄15g,白芍15g,当归20g,川芎15g,大黄10g,蒲公英30g,白术15g,淫羊藿15g,山茱萸15g,甘草5g,1剂加水1000ml煎至100ml,早晚顿服。两组患者均以3周为1疗程,共行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①肾脏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进行检测;②疗程结束后随访12个月,记录心脑血管时间发生例数,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及脑出血等,计算发生率。
1.4疗效评价标准[3]: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Scr较基础值下降>20%;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Scr较基础值下降10%~20%;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见缓解,Scr较基础值下降<10%。
1.5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分析软件分别选择Epidata3.02和SPSS14.0软件;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脏功能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由肾脏慢性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而引起的一类综合症候群;已有研究显示,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几率较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危及生命安全[4]。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慢性肾衰竭可归于“癃闭”、“水肿”“关格”“肾劳”等范畴,病机为素体脾肾亏虚以致肾脏泌浊之效衰微,痰湿蕴结,而外邪、劳累等均可诱病[5-6]。其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主要表现为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浊毒血瘀。故中医治疗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以扶正祛邪为主,补肾精和养肾气同时,加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中药[7];而本次研究所用加味圣愈合剂辅助治疗。圣愈汤最早见于李东垣的《兰室秘藏》,元代朱丹溪在其所撰的《脉因证治》中将生地换为白芍,也称为圣愈汤。组方为党参、黄芪,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6药,后世又称参芪四物汤。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血、填精益髓之功,《本草经疏》曰其“乃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白芍滋阴补血,柔肝敛阴。当归为补血活血,在《景岳全书.本草正》称为“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亦血中之圣药也。”川芎性温味辛,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可制约熟地黄、白芍纯阴滋腻,其妙在于用黄芪和党参,以补气固表,慢性肾衰竭多有气虚血瘀证,符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中医理论。在圣愈汤基础上我们加大黄清热泄浊,白术补脾燥湿,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散浊,淫羊藿温补肾阳,山茱萸补益肝肾,甘草则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补肾、益气活血、解毒排浊之功效。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后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在减轻症状体征,提高肾脏功能方面优势明显;而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提示加味圣愈合剂治疗慢性肾衰竭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改善远期预后。综上所述,加味圣愈合剂辅助西医治疗慢性肾衰医学论文投稿竭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肾脏功能,并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刘磊 顾雪梅 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