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 >

证券市场的危机及启示

一、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危机以及原因剖析

(一)政府信用不良导致1932年公债风潮

由于南京国民政府财政连年赤字,遂主张停付内债本息,这引起了市场的极度恐慌,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还一度停拍公债。证券市场上人们购买国债是因为政府的债券历来被是作为最安全的一种避险资产,即使在旧中国也是这样,人们看中的是政府的信誉,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各种手段来保证本息的偿付。所以政府的信用在稳定证券市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资本主义市场危机的国际传导与不法商贩投机

1883—1884年资本主义危机通过贸易的通道传导至国内证券市场,导致国内经济衰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滞,进而银根缩紧,导致股价大跌,从而导致矿局股票投机风潮。而1910年橡皮股票风潮更与不法商贩与利益集团的操纵与投机直接相关,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橡胶的需求大增,而不法商贩利用这一点大肆宣传,误导舆论,吸引大量投资者买入其股票,制造泡沫危机并在最高点处撤出资金,造成股价大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三)内幕操纵以及监管制度的不完善

当时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很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法律不健全,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内部人士大量的非法交易与内幕操纵。如1925年、1927年的九六公债风潮是因为内部操纵导致了债市危机。由此看出监管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内幕操纵的主要原因。

二、危机对我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启示

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危机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如果我们不能从中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那么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历史便会重演,因此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总结出几点对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一)政局的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总原则

政局的稳定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第一要素,没有政局的稳定一切无从谈起,这已经从历史的教训中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因为历次危机都伴随着政局的不稳定以及战争的恐慌。局势的不稳定经常伴随着股价的暴跌、债市的崩溃以及银行的挤兑,这对经济发展是致命的伤害。

(二)资本市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赖实体经济的发展

证券市场乃至资本市场最根本的目标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宏观经济繁荣,生产能力持续增长,便会带来资本市场的欣欣向荣,投资者利益得到保证;而资本市场的欣欣向荣又可以反过来为实体经济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是相得益彰的关系。

(三)政府要提高信用水平,实行负责任的政策措施

政府要实行稳定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要调整支出结构,避免产能的过剩与浪费,应该让财政收入流向应该的产业领域,不能通过支出扩张来制造通货膨胀进而扩大生产、增加就业,那样只能带来经济的短暂繁荣与长久痛苦;同样货币政策应力主货币主义的固定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与单一规则,严格控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供应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同步增加,这样便可以使公众产生适当预期,消除经济周期波动,使经济平稳发展。

(四)完善证券市场立法与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尽管仍然时不时有违法违规事件发生,但是可以看出这方面我们一直在进步。如1998年12月颁布了《证券法》,从而确立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之后又对资本市场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完善各项基本制度、股权分置改革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加强了立法与监管,从而可以依法惩处类似“琼民源”与“银广厦”等事件中的不法行为,保证证券市场的秩序稳定。

(五)谨慎开放资本与金融账户

防止国际金融危机与热钱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冲击。尽管目前我国资建筑工程论文本市场有了较大发展,但是整体实力与水平还是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对待资本账户的开放要谨慎对待,否则便会导致经济危机。

作者:赵宸宇 吴守帅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证券市场的危机及启示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xzgl/157886.html

    相关专题: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天顺风能


    上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