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贯彻落实吉林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结合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企业、行业和高校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下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能力模块设置课程,增加和更新了教学内容,形成新版的培养方案,提高地方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许薇,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地方普通高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后升格的地方高校更要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学院领导及教师集思广益,认真听取行业学会、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等多方意见,以培养出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构建了新版培养方案。
一、集思广益定位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为贯彻学校“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主要目标,努力办出应用型特色,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为例,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应用软件开发及维护、信息技术集成、数据和网络管理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基本可以归类为高级应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支持以及信息系统集成和维护几个大类,综合分析,本专业培养掌握相关自然科学、数学知识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并具有应用计算机系统构建和应用的潜能;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知识、具备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项目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和实施信息技术。
二、企业、行业参与共同研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很好的指导和帮助,我们认真学习了教指委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了计算机专业公共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公共核心课程大纲和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示例、核心课程实施方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和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示例、核心课程的实验大纲,并结合自身情况作了深入比较和讨论。并先后走访了多所同类本科院校以及请进专业实习合作企业或公司进行调研和交流,主要内容有学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和考核措施、学生就业情况等。一致认为:重基础,使学生可持续发展,更加有可提升的专业能力空间;抓核心,使得学生深入掌握核心专业知识,具备核心竞争力;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强实践,使得学生增强动手能力,通过模拟项目和真实项目的锻炼缩短学生与社会接轨的距离。在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前后召开了多达三十余次各种规模的教学研讨工作会议,就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内容进行专题研讨。一致建议进一步加强学科和专业基础、强化实践能力,规范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门专业课的大纲,初步形成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
三、改革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制订新的培养方案
(一)制定新的培养方案的原则。
1.基础性。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要求,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的学习;坚持以学科方向组织专业教学,设置学科平台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加强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关联;另外,设置适当的专业选修课、人文类选修课,要求学生交叉选课,构建有特色的知识结构。
2.应用性。专业模块课程是根据专业的主要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相应课程,在主要能力的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研发和设计能力,培养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强调应用性,理论教学和项目训练的侧重点突出“做有用的学问”。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强化基础,加强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性。以本科专业教学需要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专业发展方向,并提供开放性的科技研发和实训基地。与企业广泛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目前,该专业已与部分公司和企业等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书,通过这些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了校内外协作、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课程体系构建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三部分。其中理论教学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和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素质教育体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类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科学素养类课程、艺术教育类课程、心理素质类课程、企业管理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创业类课程、职业技能类培训课程和参加学科竞赛及第二课堂活动等。参照具有同类培养目标的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进、实践环节加强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为了突出专业能力,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支撑,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总体上将课程分为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两大类。学科平台课程为所需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为就业岗位群能力课程,实践能力训练考虑到以往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不够突出和有针对性,新的培养方案改进了不少实践环节,增加了独立设课的实验。总之要在大学三年基本完成基础理论教学和相应的实践环节,大四第一学期进行校内外的项目实训课程及毕业设计的开题及答辩。学分比例分配合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不断线培养素质与专业技能。从教学内容来看,课程体系中包含教指委提出的专业规范中所有的公共核心课程。对于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程,前提是不削弱本科教学要求,尽可能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行业发展趋势,强调理论教学和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应用研发能力。地方高校必须本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思想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培养除了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着力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且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应用研发能力”的理念一直贯彻多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对于科学地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专业建设起着指导作用。实践教学条件也在逐步得到改善,2014年,学院的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校级实验示范中心,2015年学院被评为省级“校企联合、工学融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年,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被评为校内重点培育学科,除了加强硬件条件,学校还在一如既往地继续加强建设实践教学,尤其是师资队伍能力和素质,切实建立一支优秀团队,同时适应学科和专业的新形势、新变化,不断加大力度更新实验内容,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开放形式,开放内容多样化。
1.课程实验。按照验证、设计、综合和研究性实验的顺序设计实验课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所学课程知识。对于部分课程实践要求强的采取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2.独立设置的集中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为主的实践课程,如课程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等专业模块。
3.社会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校内外专家的学术和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各级各类竞赛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的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特点。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突出“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如“微机接口技术”内容侧重基于汇编语言的微机接口编程,旨在使学生能掌握计算机底层编程方法,有助于学生毕业以后的能力拓展。调整课程结构如“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新的培养方案增加了该课程的时空跨度。将课程分阶段(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实施,基础阶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础阶段以理论为主,提高阶段以实践为主,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基于Web的J2EE整合应用开发,作为必修环节;二是基于J2ME的移动应用开发,作为选修环节。通过增加相应的课程内容,采取连续不间断教学,使工程意识和方法得到强化,从而在较长时期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研发能力。在此必须注意课程结构调整时保证两个阶段的延续性,避免造成前后脱节的现象。两阶段的课程跨越三个学期,可以安排相应课程与之配合,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不断线教育。增设与学科竞赛等课外实践活动相关的选修课程。第四学期增开“ACM程序设计”选修课,一方面加强专业竞赛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算法设计核心专业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保障应用型特点
为保障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一是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改造,将原有的80人的4竖列摆放形式的实验室,改造成48人的8人项目小组圆桌式的布局,既可以教学也可以提供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和研发的实验室;二是要设计教学内容,开设一些针对工程能力训练的课程;三是要改变教师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课后自学等活动帮助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式学习。建立“校企联合、工学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课程教学采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近年来,专业一直在寻求与行业公司和企业建立合作教学,努力尝试通过课程置换,承认学生在公司和企业所获学分,这项工作还在摸索之中。此外,专业大四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已经采取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来进行讲课和指导实验,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指导书或实施细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析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充实和调整培养方案,有助于解决校内生产资源不足、具备实际项目研发经验教师不足等问题,有效跟踪行业最新技术,能使高校比较深入、真实地了解社会需求,能够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能够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
五、建立综合的多方位一体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考核体系
在传统实践教学实施环节保质保量的同时,也开放了实验室。专业各实验室在满足正常课程实验、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的同时,指导老师设计开放性实验项目,实验室全天为学生开放,为培养计划内实验提供适当的进阶补充,又为学生开展综合性的、创新性的实验研究工作提供条件。专业还成立了课外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由教研室和实验室共同承担组织与指导工作,具体有“ACM兴趣小组”、“数模竞赛兴趣小组”等,鼓励专业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申报创新实验和开放性实验项目,这种多方位一体的综合性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程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学校尤其重视和企业共同构建专业实习基地。基地建设采取校内外共建、校企合作互动、订制培养和就业相结合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实习,校内校外互补。实习内容根据用人单位要求设置,实习考核结合校企双方的评定,以便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任务,达到本科教学要求,胜任企业职业要求为总目标来检验。以实习企业北京达内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校内实习基地由该公司提供资金建立,学院提供实验设施和场地,企业承担部分教学。有意参加项目培训的学生先由企业招聘,再根据企业的要求,与企业共同组织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学生前期培训。培训从大三暑假开始到大四上学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第一阶段的技术培训。在校内实习基地培训经考核通过者进入第二阶段,到企业校外实习基参加真实项目实习。同时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在学校通过答辩,毕业后正式入职。
六、改革与实践初见成效
近几年在学校应用型定位及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实践以来,总体感觉探索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也初见成效,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这里学生则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掌握工作必备的专业技能,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而且重新认识了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已参加实际工程项目开发,用人单位反响很好。部分学生毕业前已提前就业,其中2015年的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本专业就业率统计一度名列全校前列,大部分学生就职专业对口,一举扭转专业的就业形势,改变了人们普遍认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难就业专业的观念。学生考研深造的热情相比往年高涨,考研通过率逐年提高,2013~2014年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吉林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2014年在吉林省举办的ACM竞赛中3名学生取得了一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教改和科研课题,申报创新实验项目,积极撰写论文,2013至2014年度学生发表各级各类论文近20篇。
【参考文献】
[1]任满杰,贺利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8
[2]夏松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
[3]陆丽娜,李联宁.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9
[4]邓建高,王敏.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
作者:许薇 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相关专题:企业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