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条件干扰
日凌干扰:日凌干扰即通信或是直播卫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站间形成一条直线,且地球站的接收天线刚好对准太阳和卫星的时候,太阳产生的强烈噪声会掩盖卫星的下行信号。下行信号受到干扰就会对广播电视卫星的传输造成影响,干扰严重还会直接中断信号传播,但地球站的上行信号不会受到影响。雨衰干扰:雨衰干扰即广播电视卫星信号波在雨里传播的时候,会受到雨水的散射或吸收进而出现衰减。雨衰受雨量、电波频率、波束仰角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雨量大、电波频率高以及波束仰角大的时候,雨衰现象也就更加显著。雪衰干扰:化雪的时候,天线馈源以及主反射表层的积雪会融化,使得表层变得凹凸不平,增加积雪对电波的散射以及吸收程度,缩减天线增益,提升了天线噪声温度,损坏卫星天线口面函数均匀性等,最终对广播电视卫星的传播造成影响。电离层干扰:大气层里有电离层,电离层里有富含电子,这些电子就如同一个等离子导体,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输在经过电离层的时候,电波会跟电子产生交互作用,进而干扰电波[1]。
2广播电视卫生传输中常见干扰的应对策略
(1)抗地球站干扰对策。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并检查射被的使用情况,如检查极化器有没有偏差、检查天线方向有没有出现错误、落实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等,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整改。(2)抗地球站上行设备杂散干扰对策。测试系统每个节点,判断干扰源,及时更换设备,此外,还应定期检查和检修设备以及测试系统,做好系统各个环节的监测工作,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解决问题。(3)电磁环境干扰对策。结合干扰情况逐一排查,判定干扰源,采取解决措施。建站选址的时候必须要落实电磁环境测试工作,强化播出系统硬件设施以及传输路由的电磁屏蔽工作,机房设备要保证良好的接地,电缆屏蔽与连接要具备较强的可靠性,满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的有关标准与规范[2]。日常维护的时候要定期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落实频率划分和占用工作,制定好配套的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少干扰影响,维护好合法权益。(4)自然环境干扰对策。首先,卫星公司应事先把日凌时间告知用户,在日凌发生的时候要避免系统误提功率,可关闭设备自动提升功率功能。具备条件的地球站还可切换大口径的接收天线,有效提升接收灵敏性,降低日凌对地球站产生的影响,或是切换地面通路节目源,确保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以及播出的正常和稳定。其次,在异地创建地球站降低雨水对电波的影响,当一个地方降雨会对节目信号传输造成影响的时候就可以切换异地地球站使用。要确保下雨天和晴天导致卫星接收机信噪相近,还要落实上行功率的控制,接着通过接收本站发出信号或是卫星信标信号判定上行链路的雨衰值,结合得到的雨衰值就能提升地面发射功率。再次,借助馈源除雪和主反射面除雪的方式减少降雪对电波传输造成的影响,事实上,在众多除雪方法里,最经济实惠的方式就是向馈源口吹热风。最后,强化卫星通路和元器件的抗干扰性能,就现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不能有效控制电离层,所以要减少电离层对卫星信号传输的干扰,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升卫星通路和元器件的抗干扰性能。
3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卫星传输中常见的干扰因素有自然因素、地球站干扰、电磁环境干扰/节目源干扰等,要确保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的效率和质量,就要紧密结合常见的干扰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有效减少甚至是避免各种因素对卫星信号传输的干扰,进而有效确保广播电视传输的高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作者:耿磊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五七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