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数民族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对2010届不同方向和不同教师指导的少数民族学生论文取样8份,通过多种影响因子寻求论文质量及影响其质量提升的原因。选题因素。北方民族大学选题通常做法是教师先拟定题目提交,然后再由学生根据题目选题。好处在于题目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新颖性和学术性较好。但问题在于学生对选题缺乏主动性,往往一个好题目都去选,而不好的题目或非主流学科题目却无人问津。其结果是,有人占据先机选上自己喜欢的题目,其他人却不得已选上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最终影响论文的写作。题目与作者背景联系程度。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疆地区,尤其是有自己传统文化、语言、宗教的世居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对本民族的了解远高于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题目与作者背景联系成为论文写作的一大优势。所选8篇论文中,有4篇论文与作者的背景有联系,4篇论文字数、理论分析方面都明显高于与作者没有背景联系的论文。调研方面。社会科学论文注重假设但不忽略实证。一方面是通过实证使学生更易接触和了解社会,在走向社会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认识。另一方面是自己亲身体会或所见所识远比其他方式获得的论证更真实有力。8篇论文都没有进行过社会调查,大多在泛泛空谈,甚至不切实际地远离社会事实。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个别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甚至滥用家乡方言,学生腔调比较突出,用语方面不太成熟。虽然个别学生朦胧地知道一些专业语词的表达方式,但运用到写作中的语感不强,语言组织协调能力不佳。理论水平与写作的关系。本科毕业论文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但需要适当的理论注入才能体现文章的水平。事实上,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在理论上对论题自圆其说。典型的三段论方式,缺乏缜密的逻辑性,对问题的理论分析都是事实表达而不是哲学解说。一些分析看出学生的专业知识积淀不足。
二、引致问题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的原因。
为发现问题根源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选取2009级设计艺术少数民族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他们主要来自蒙古族、回族和土家族等。涉及20个问题,基本涵盖了少数民族学生毕业论文的主要问题。关于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回答资料不好找的有15人,语言困难1人,不知如何表达1人,格式不好处理5人,知识太少1人,创新难1人。大多数人都强调资料不好找,一方面可能是北方民族大学地处西北,信息不发达,学术资料稀少。另一方面,学校指导教师只强调写作本身而对学生如何查找资料、运用资料没有点明和帮助。网络资料作为论文文献,几乎每个学生都当作主要参考资料,这无疑助长了学生的抄袭。可见,外在的情景性、技术性问题的确限制了他们的论文质量。中国大学教学语言是汉语,其他民族语言主要作为专业课程而不是通用语言。因此,从小生活在本民族社区内的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程度要高于汉语,不管是汉语交流,或是汉语阅读和写作,都会感到吃力。在本民族语言写作不成熟的情况下,用汉语写作难度更大,影响到文章的语法、语义的精确性。对以往是否写过相关论文的回答中,回答写过的有1人,未写过的有23人。这意味着毕业学生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次是毕业论文,未经过学术培训和经历,突然进入状态显然很难适应,从而导致大多数人不知所然。写成的论文总体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质量不高。写作经验性因素的积淀远比陌生的写手更能熟练地掌握论文的要旨,提高文章水平。最好的选题方式回答中,选择教师选题的有8人,选择教师与自己共同拟定题目的有9人,其他方式的有5人。可见,学生更愿意在论文选题上有更多的主动性。在论文与找工作等的关系方面,认为公务员考试、司考、找工作、考研重要的有8人,认为论文重要的有4人。同等重要的有5人。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大四的主要任务是找工作,压力以及即将走向社会的茫然使一些学生无所适从,无暇顾及论文写作,导致论文质量下降。毕业论文只有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才做,直到临近答辩时匆忙应对。在与论文写作有冲突的情况下,会牺牲论文的写作时间,这样间接地降低了论文的质量。
2.指导方面的原因。
一是指导策略导致缺乏自主性。一些指导教师以教学中所用方式指导毕业论文,“强行”地把自己对论文的选题、观点、方法以及理解输灌给学生,使师生缺少互动,学生出于教师的评定影响,言听计从,导致毕业论文缺乏创新。从选题、开题、写作指导定稿,都渗透着指导教师的个人主见。一些学生本来对文章的某个问题有想法,但被教师的意见所左右,在自卑心理、师道尊严、教师为准的影响下,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和创造力。二是指导方法僵化。指导教师缺乏灵活的指导能力。如文科毕业论文形式中,大部分选题论文范围都是专题研究,缺乏灵活的选题形式。三是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缺乏特殊性认识。由于指导教师大多是汉族,对毕业学生的民族背景认识不足,实行一刀切的指导模式,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学校也实行统一的论文评定标准,没有考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出现毕业论文评定结果不佳的局面。四是未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论文写作培训,致使学生缺少经验。指导教师大多只管宏观指导,对论文有关的学界现状、写作技巧、要领、基本技术未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
三、建构一种新型的指导模式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其前提是要重视毕业论文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生知道毕业论文不能通过则无法顺利毕业,且指导教师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要不断提高毕业论文在大学中的学分值、评价等。为此,有必要增加学分量、在档案中的地位及优秀者的奖励等制度设置,建立一种能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新型指导模式。外部保障条件,学生要尽量合理地利用好时间,避免找工作与考试、论文写作的冲突。应尽量在找工作时,利用专门的时间和机会写好作文。学校也可以把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提前,或者适当对论文评阅推后。一方面,给予学生找工作及考试充足的时间安排;另一方面,不能因为外在因素而影响论文的写作。应改革教师出题学生被动选题的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尽量满足学生个人选题的要求。”各学院先拟定论文指导教师库,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较易写的领域选定指导教师。教师再和学生共同商讨论文题目并确定下来。教师上交自己指导的学生名字及论文题目。选题形式上提倡多样化。除专业论文外,毕业论文还广泛地包括社会调查报告,对某项设计的社会价值、应用性的解释性报告,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案例分析,对经典的书评,对某学科的综述或年度报告,甚至是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要避免空泛意义上的选题,与实际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采用多元化的论文结果形式。要重视资料收集指导方面的工作,应通过积极的态度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的种类和方法,使学生在写作之前就有良好的资料基础,而论文的成功在于丰厚的材料。如果不指导学生资料收集整理,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收集。有些学生不了解学界动态,收集的资料是非知名人的作品,反而把学派代表和大家的资料放弃,文章的学术性大打折扣。指导教师针对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差异和特点,可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最大化地减少评价结果上的差距。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可能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不足,除指导论文的其他方面外,还要重点对其写作中的用语、语法、词汇表达等方面予以帮助。对于理论不强、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采用以其家乡为背景的社会调查,获得与其生活背景相联系和熟悉的原始资料,这有利于论文的完成。采用互动式的论文写作指导很有必要。互动式的论文指导模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方面是学生的论文写作及修改,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指导和修正意见。教师给学生制定任务后,由学生具体实施资料收集和论文写作。写好后再由教师修改,直至论文达到最佳。不断地来回修正,互动交流,提高质量。一定要把毕业论文看作是大学四年的一次知识总结,是检验自己学识及其能力的测试。对待毕业论文要严肃、认真、仔细、规范。因此,建立一种毕业论文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及奖惩制度才是根本之道。
作者:颜陶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