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以系统思维方式为指导
系统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继原子论、机械论和未经协调的专业化三种思维方式之后的思维方式”[1](P14-15)。这种思维方式更加注重从整体性、联系性、动态性、有序性等角度认识事物,力求把握事物的整体质与系统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构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一个由各个要素和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系统,也是一个由各个子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机制体系。因此,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时,首先就需要坚持以系统思维方式为指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整体建构。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子系统的建设。根据系统论的基本观点,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而要素又可以看作是系统的子系统。因此,要全面理解和把握一个特定的系统,就需要深入考察其子系统,加强对子系统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作为一个有机系统,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的视角,可以将其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说服机制、激励机制以及评价机制。这四种具体机制形态是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的子系统,分别具有不同的内涵,发挥不同的功能,表现出不同的运行过程。展开来说,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主客体(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在信息交流、思想共享、情感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过程与方式。发挥着交流功能、传导功能和反馈功能,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系统中各沟通要素和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机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说服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主体根据说服对象的思想行为状况,将科学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说服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的比较稳定的过程与方式。发挥着理论传授功能、价值认同功能以及行为转化功能,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系统中各说服要素及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主体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和调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达到一定激励目标的比较稳定的过程与方式。发挥着激发功能、巩固功能以及纠偏功能,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系统中各激励要素及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时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过程与方式。发挥着鉴定功能、引导功能和改进功能,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系统中各评价要素及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四种子机制分别是独立的系统,每一种子机制的系统建设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的整体建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以系统思维方式为指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整体建设,首先就需要注重其子机制的系统建设,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说服机制、激励机制以及评价机制建设成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运转有序的有机系统。
2.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整体系统建设。注重从整体的角度系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也就是要从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的沟通机制、说服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这四个子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来整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系统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一个有机系统,我们将其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说服激励、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并不是将这一有机系统简单机械地割裂开来,而是基于当前认识的局限以及深入研究的需要。因为正如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所认为的:“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因此,在深入分析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的四个子机制形态的基础上,还需要努力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来把握四个子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中,沟通机制是前提,说服机制是核心,激励机制是关键,评价机制是保障,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协同配合、缺一不可,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就要求从整体的高度,通过协调四个子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提高其有机关联性,从而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系统建构。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改革为根本
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是以教育体制为基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具有决定作用:当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确定后,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来保证自身的运行与发展;当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发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也要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因此,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需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决定作用。通过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体制,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体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构、发展与完善。
1.改革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改革,首先就需要积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也就是要通过改革,努力建立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的领导体制。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组织行为高度集中且相对单一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干扰和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有序运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序发展,仅仅依靠我们党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通力合作。也就是要在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妇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通过建立这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促进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系统建设。
2.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改革,还需要积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项教育活动,又是一项管理活动,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我们对管理的作用重视不够,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对封闭等弊端,从而制约和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因素、途径、方式更加复杂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及其目标的顺利实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克服这些困难,保证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作用,就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出发,积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建立“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这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构与发展,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展。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为保障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2](P333)。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运行起重要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因此,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当前要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二是要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
1.制订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并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长期性、稳定性、连续性、持久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重要前提和基础。“建立长效机制必须着眼于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严格的制度,用制度说话、用制度评判、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能搞简单叠加、机械拼凑,更不能互相抵触,要研究如何从整体和发展上来看长效机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坚持根本的制度与具体制度相一致,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相一致,各项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界限,在责任上有明确划分,各项制度相互配套、相互协调,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环环相扣、相互配合。”[3]因此,要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实际运行中的临时性、短期性、随意性、随机性的弊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长期、稳定、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就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制度的建设,积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稳定性、规范性、长期性优势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系统建构。展开来讲,就是一方面要对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进行认真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对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仍在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的制度,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并使之长期化和稳定化;而对于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由于条件的改变不能继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制度,要与时俱进地对其作出适当的调整、修改、补充、完善。另一方面要及时把那些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在实际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新经验、新方法、新思想、新观点总结好、运用好,积极探索并建立一些新的制度,从而使新经验、新方法、新思想、新观点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持续地发挥作用,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系统建构,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持续稳定地发展。
2.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贯彻落实。“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制定出来以后,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好制度的具体实施问题。因为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与执行,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群众的表率,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并按照制度办事。二是要积极调动群众的主体能动作用。人民群众是制度的贯彻者、执行者、获益者,只有广大的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地遵守并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时,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才能够真正发挥其规范保证作用。三是要做好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作用。缺少了必要的监督,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就有可能走样,如有些人会按照制度行为处事,而有些人则会视制度而不见,这必然会制约制度应有作用的发挥;而如果做好了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工作,保证人人都能够依照制度办事,那么这必将会对制度的贯彻落实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好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以及大众传媒监督的作用,以确保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得到严格贯彻落实,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建构的规范作用和保证作用。
作者:陈淑丽 何会宁 工作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第二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观念形态的存在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概念。话语语境属语言学范畴,有其特有的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可借鉴其技术和学术思维,特别是语言和成语中反映并体现与提升教育效果的应用成果,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发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话语进行说事时所特有的语言环境和氛围营造,是一种以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来体现声情并茂的语言环境和氛围营造。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由文字向话语的有声现象和表情组合的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应用话语说事时所表现和彰显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语言环境之一,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说事话语的效果。揭示着通过对上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现象的归纳,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和话语情境组成的话语观念形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语境概念,具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借鉴语言学相关概念的技术和学术术语所营造的话语语气、语声、语调表述氛围而形成的说事话语语声环境、语气环境和言语环境,简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研究,推进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和话语情境整合形成的话语学术观念形态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研究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研究的存在,亦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话语观念的存在。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话语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事实所进行的理论研究,细分为社会事实存在的语言使用时的学术话语研究,根据事实发生的环境和情境,营造出相关和相应的语言环境即语境。体现了话语反映的事实存在,这一存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上升为话语语境时的存在,亦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用所反映的话语语境存在,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话语研究的存在,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底气。说明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施的发生,就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及其上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话语研究的存在。例如,大气的话语体现其理论底气,如邓小平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就是大气的话语。这时用高昂的语气、语调和语声加以表现,就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事的效果,这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效果就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应用效果。揭示着话语语境及其氛围营造体现话语学术应用的同时,话语的语境支撑话语学术研究与应用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技术应用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研究的存在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同样也有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技术应用研究的存在。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学术研究存在,首先是由话语语境的语言学基础决定的。而这一语言学基础就是语言应用(即使用)的技术学基础,语言的技术也是语言的技巧,即语言的技术与巧用相结合的技术效用,构成了语言学术研究,是语言学的技术应用到学术研究的提升。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在应用话语说事(事例、事物、事件、事情、事务)时,可用抑扬顿挫(即话语的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声情(深情)并茂(语音和表情达到高度的和谐)等方式营造语境。而在某些批判、批评的场合必要时使用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表情都很严厉)营造语境,积极使用语言学下的成语、术语、名言典故、经典话语等语言营造语境和氛围,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事的功效。这些都是受话语的语言技术、技巧推进话语学术发展的启示,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语言文学乃至文字功底(即写事时构成文本话语、说事时形成流畅的说事话语),是其语言学的技术、技能和学术基本功的体现,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学术环节研究的技术基础。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氛围营造研究的意义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事技巧和技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事效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氛围营造研究,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事技巧和技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事效果。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必然要应用话语进行说事,如果说事时平铺直叙、话语刻板、语言生硬、政治话语严肃,将使话语说事和教育走向自我封闭、政治话语不鲜活的不良循环和效果。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将鲜活的话语语声、语气、语调、语速等说事话语技巧、技能元素与话语内容有效结合,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事话语的抑扬顿挫、生动活泼、声情并茂的语境氛围营造。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说事氛围营造的从技术到学术话语研究,能使话语的受众者(受教育者)从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说理性、政治话语的知识性和生动性、思想发展与人的社会成长重要性、道德话语的生活化和情感性、法律话语的深刻性和严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由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理性等等,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通过声情并茂、声形并茂到声像并茂的话语语境和话语情境,进入到受众者的脑中并形成相关话语的语境、情境观念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就会为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大众所接受和欢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动鲜活性,加上本身特有的对人生智慧需求的结合,就能够成为一门使人敬重的可望而又可及的学问,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推进载体作用就能得到社会的赞同和认可。
2.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语境论点到情境论点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语境到情境论(将在本系列论文之二论述和论证)的研究,是一个从话语语境的声情并茂、声形并茂到话语情境的声像并茂过程。它是话语的声音技能、技巧发挥推进话语语境氛围营造到话语与手势(肢体语言)应用、表情刻意到自觉流露形成话语情境,并由此上升到话语语境与情境相结合的声像(说事话语与人的形象或视图观察视角)整合的过程。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研究推进着话语语境与话语情境相结合的研究,亦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语境到情境观念和论点的研究。这充分地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和话语情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为主体、以话语语境和话语情境研究为支撑的“一主两翼”话语发展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态论的双向(两翼)研究相结合的话语发展。既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研究扩大了思维视野,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用研究的锦上添花和重要补充。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论的基本论点的理论提示,同时也由此搭配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情境论的基本观点的理论提示,推进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语境论到情境论的研究,并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形态论(即话语境态论)的话语观念形成和发展打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的语言学基础。
3.支撑着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情境的整合并形成话语境态论学术发展。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概念的界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及其语境氛围营造研究,支撑着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情境的整合并形成话语境态论(重点在本系列论文之三论述和论证)学术发展。这主要体现在话语语境的研究首先支撑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自身发展,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理论观点后推进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研究和话语语境形态观念的学术发展。同时,还可与话语情境相结合并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与情景整合后的话语环境形态观念(即话语境态论)发展。这充分地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论点和话语情境论点,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态论下两大论点的观念整合和具体组成部分之一。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态论的组成,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论点和话语情境论点两大元素组成,是话语语境从语言技术到语言学术的话语语境学术研究开始,即从话语语境和氛围营造的研究开始,以语境论点的研究为发端,到话语情境及其氛围营造论点研究为终端,支撑着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情境的整合并形成话语环境形态学术发展,并经整合形成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态论,彰显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及其氛围营造研究的意义,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言环境形态研究不可逾越的环节之一。
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研究与发展
1.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从技术到学术的发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将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从技术到学术的发展。因为,话语学术发展不考虑技术性的支持和术语知识性、成语常识性话语支撑,将使话语学术研究缺乏技术性环节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技术知识的话语短缺乃至失语状态、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术语、成语知识性匮乏,也最终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走向自我封闭、话语刻板、语言生硬、政治话语不鲜活、形象不佳的不良循环。这充分说明并揭示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要充分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技术到学术发展问题,要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从技术到学术的发展探寻突破点,从社会广泛的知识点中寻找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到学术的发展。如:语言学的技巧和技能应用、电脑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课件制作,形成声情并茂到声像并茂的教育话语语境氛围的营造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博客(微博)、Q群的大众化沟通等等科技和社会知识应用与发展,都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话语学术发展和话语语境氛围营造,支撑着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话语从技术到学术的发展,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从技术到学术的发展的重要提示。
2.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推进话语情境和环境观念形态的发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和氛围营造,还可推进话语情境和环境观念形态的发展。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和氛围营造,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效果的同时,话语语境还可配合表情、手势、身体形象等肢体语言形态加以深化和提升,以形成声情并茂和声情并茂到声像并茂的话语语境到话语情境的发展,并由此整合形成话语语境和话语情境相结合的话语环境观念形态(将在本系列论文之三论述和论证)。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中的话语语境和氛围营造本身就是一门可应用于提升教育效果的学术研究。同时也提示着要从其话语和语言的技术、技巧及其技能的运用开始,任何忽略技术环节的研究都将使本学科的学术研究陷入“为学术研究而研究”的形而上学循环,也是难以走向大众化推广的封闭循环,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再好的理论观点也就与社会大众化无关了。同时,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及其氛围营造的推而广之研究,还揭示着其与话语情境及其氛围的共同营造和自然搭配问题,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与话语情境论点,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观念和人作为话语表达物质载体的语境形态及其声像形态,经观念整合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环境观念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态论的具体形式。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与话语情境论点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态论的两个方面,也证明着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有利于推进话语情境和话语环境观念形态的发展。
3.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形态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创新。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和话语情境及其氛围营造相结合的研究,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观念形态的发展推论可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到话语情境形成的话语环境形态研究,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理论的深化,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体系构建,打下了话语境态理论研究的基础。因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到话语情境形成的话语环境观念形态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借鉴语言学从技术(含技巧和技能)到学术研究的启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学术论点的实践来源。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学术论点,由话语的语言学技术、技巧、技能实践应用而产生,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学术论点的实践推进发展而发展。这充分说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到话语情境形成的话语环境观念形态研究,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理论的深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理论研究创新的基础,并进一步揭示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形论研究,推进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创新与发展。
作者:冯振萍 李宪伦 工作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第三篇
一、学术性传统的缺失
马克思主义学术性的遮蔽导致了人们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教育领域用强制或变相强制的方式,迫使人们接受并表达特定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3],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对人们进行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培养“臣民”、“顺民”,是对人们人格和思想的践踏。学术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的观念中没有任何关系,更有甚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性对立起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术性的阻碍,思想政治教育被看成是“没有文化的大棒”,人们迫于压力才不得不接受它所传播的内容。学术性的遮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寸步难行,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必须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传统,还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面目,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二、学术性传统的回顾
1.学术性传统的开创
“科学是求真的,求真离不开争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生的学术探索中,几乎没有离开过争论。在他们的论著中,很难找到没有对手的论述。”[4]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论战既是对马克主义的阐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通过这些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使更多的工人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达到使工人觉悟的目的。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工人运动的组织众多,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改组后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只是众多组织中的一个,马克思主义也只是众多工人运动指导思想中的一个流派。怎样在众多的思潮中脱颖而出,让工人大众认可并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面对的最大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一系列的论战,最终使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等,这些著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当时一个又一个思想家进行的交流、碰撞和论战,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从青年黑格尔派的鲍威尔到斯蒂纳,从魏特林和蒲鲁东到拉萨尔和杜林,他们当中既有伟大的哲学家、经济学家,也有参加过工人运动的工人领袖,既有思想界的领军人物,也有现实中的实干家,可以说是汇集了当时学术界的许多风云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和这些人在思想战场上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与对战,通过指出对手的缺点,吸收对手的优点,不断完善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在当时“马克思应当首先被看成一个学者,在此基础上,他才是一个思想家,进而才是一个革命家”[5]。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著作是否具有一定的学养、功夫、规范和水准呢?让我们看一下熊彼特对马克思的评价:“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中没有什么能说明他缺少作为学者的素质,或缺少理论分析技术方面的训练。他是一位贪婪的读者、一位不知疲倦的工作者。他很少遗漏重要文献。他消化他读过的所有东西,深入思考每个事实,怀着热情争论不寻常的问题的细节。他习惯于透视包含整个人类的文明和延续发展的历史。或批评,或反对,或采纳,或综合,他对每一个问题总是要探索透彻。……他不间断地为武装自己而学习,努力掌握一切应该掌握的知识,从而避免使自己形成偏见、形成非科学的其他目标,虽然他是在为达到一个确定的目标而工作着。”[6]从上述评价我们可以知道:“马克思作为学者的深厚素养和卓绝工夫,是其取得一流思想成果并将其付诸实行的必要条件。只不过马克思跟一般学者不同,他不仅仅是一个学者,而且是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7]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传统。马克思主义在当时及现在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是许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学术性无疑是基础性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当时完全是建立在学术性的基础之上,这是由当时的情况决定的,但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
2.学术性传统的继承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有相似的情况,各种思想并存,百家争鸣。无政府主义思想、工联主义思想和复古主义思想等等在当时的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只是众多思想中的一个流派,无权、无钱、无力,这就使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很好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传统,通过论战对国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7月,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认为“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器都能做的事”[8]。他主张“少谈些主义”,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反对“根本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主张进行改良。针对胡适的挑战,李大钊在同年8月出版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指出中国的社会问题“必须求一个根本的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9],而其手段必须是革命。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1920年冬,张东荪把自己打扮成社会主义者,在《时事新报》和《改造》杂志上发表了《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等文。1921年2月,梁启超也发表了《复张东荪论社会主义运动》,相互呼应。他们虽然承认“资本主义必倒,社会主义必兴”,却又说中国没有形成劳动者阶级,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主义运动,只好先让财阀来发展实业,实行资本主义。针对以上主张,陈独秀组织早期共产主义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进行反击,指出搞阶级调和,实质上是帮助资本主义取消社会主义,阻止变革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中国的工人阶级要得到解放,必须通过暴力夺取政权,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无产阶级国家手里,用大速度增加全部生产力。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潮,五四运动后一度被当作社会主义思潮泛滥一时,既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侵蚀了刚刚兴起的工人运动。1920年9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组织文章反击,并编印了《讨论无政府主义专辑》。1921年,《共产党》月刊又连续刊载了李达的《无政府主义之解剖》、施存统的《我们要怎样干社会革命》等文。这些文章指出,我们的最终目标也是没有国家的,不过现在不能消灭国家,将来建立了新国家也还要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所谓不要政党、不要政权、不要纪律,是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他们所要求的绝对自由,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三次论战集中了当时中国最有名望的学者,胡适、梁启超、张东荪、区声白、黄凌霜、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瞿秋白等,是中国近代以来思想最活跃的一次争鸣,各种思潮相互碰撞交流融合,凭借各自的学术性来说服人们信仰自己所坚持的思想,改变中国。在这样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
三、学术性传统的回归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的各种思想又开始陆续传入我国,形成各种各样的思潮,慢慢改变了改革开放前通过政治手段净化过的思想环境,使主流思想之外的思想空地慢慢被新传入的思想所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开始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受到挑战。高校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李亿 工作单位: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