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也不断调整,确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为高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依据。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开设,是根据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结合我国当前体育产业发展多元化趋势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标在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具备体育和艺术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该文就主要针对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c)-0088-02
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应当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结合体育表演的特点以及人才需求确定的,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应当涉及到人才的类型、发展方向以及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等内容,以此为依据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设计,为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教学奠定基础,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设置的意义
(1)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设置,为我国体育表演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体育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体育产业相关的职业和产业也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这为我国体育表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机遇。然而,从当前我国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来看,尚不能满足体育表演事业的发展需要,所以很多体育院校都对自身的课程结构做出了调整,并且纷纷设置体育表演专业,这对于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体育院校设置体育表演专业,可以促进体育院校课程教学实践效率的提升。体育院校的基本目标在于为培养具有较强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体育人才,与此同时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传统的体育院校中关于体育表演的课程学习,往往存在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效率,而体育教育与体育健康、体育表演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通过体育表演专业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与艺术素养的全面培养,同时将体育文化渗透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运动技能,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表演专业可以有效地增强体育院校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体育院校的持续发展。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院校也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扩大办学规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为体育院校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2.1人才类型的设定
人才类型的设定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基础,只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时代发展特征的人才类型,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本科院校在人才类型方面具有综合型、高素质等共通性,而体育院校的本科专业人才设置,还应当考虑到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设置情况,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由于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需要从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课程结构方面着手,尊重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2人才培养方向的确定
培养方向的确定,指的是根据未来人才将要从事的职业类别或者行业特征,明确专业课程的发展方向,而准确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通过当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来看,大多定位在从事体育表演编导、教学等相关职业的发展方面,也有体育院校将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方向确定为从事体育表演和艺术表演的人才方向。而无论是从事技能培养还是教学方向的培养,都要以突显体育表演的专业特点为基础。对于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的设定,难免与体育专业以及艺术表演专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现象,而为了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体育院校应当着重加强自身体育表演专业的办学特色的建设,增强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才的综合竞争力。
2.3人才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结构的分析
人才的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结构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只有经过细化诠释,才能增强其针对性与可行性。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具备体育与艺术表演综合技能的人才,是体育院校体育表演的发展需求,所以在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培养方面,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才的素养体现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制定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为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在知识结构的培养方面,体育表演艺术的基础理论应当作为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从人才类型和培养方向的实际定位出发,结合体育院校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最后,在人才能力结构方面也要注重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包括表演、管理、训练、创作等多项专业能力培养,从整体上增强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3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发展路径
3.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促进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力量配置等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学生是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的设置是为了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院校体育表现专业需要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
3.2加强学科专业化建设
对于体育表演专业来说,学科的专业化程度对人才的培养成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为了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并且加强学科专业化建设,提高专业科研能力。对此,需要增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要保证专业知识的多元化发展,注重体育表演与其他专业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播,丰富体育表演专业的知识体系,促进其全面发展。
3.3积极介入和服务社会生活
体育表演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也需要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积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才能实现体育表演实践能力的增强。将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可以为体育表演专业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对体育表演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层次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从社会实践中吸取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时间,有利于增强人才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就业率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关系到高校专业发展战略实施进程的重要因素,而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专业教学特点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人才的类型、培养方向以及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等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体育表演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并且通过有效的途径,发挥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作用,促进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廷立,刘晓宇,魏旭波,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艺术实践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77-81.
[2]郭希,谢军,屈红林,等.我校开设体育表演本科专业的可行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9(1):148-151.
[3]李敏,张大超.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表演基础元素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49-50.
[4]朱建伟,陈玲.体育表演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5):85-86.
[5]陈西玲.对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发展方向及办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1):74-76.
作者:王景振 邱璇 单位:宜春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