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配乐是电影《建国大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丰富多样的配乐渲染了整部影片的主题,并凸显了人物的性格和历史命运。这部影片打破了传统电影配乐的惯例,音乐风格与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紧密相连,一曲曲风格各异的配乐,使电影情节跌宕起伏,高潮迭起。让影片呈现出别具特色的艺术性、观赏性和思想性,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内涵,带给观众独特的审美感受。因此,研究电影《建国大业》就不能忽视其音乐魅力。
一、《建国大业》中的音乐元素
《建国大业》的配乐几乎与影片长度相仿,这些配乐风格多样,蕴涵着丰富的音乐元素。首先,这部影片的音乐和题材有着密切联系。影片讲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四年内战中的军事、政治较量,时间跨度相对较小。但在这段时间内,各种军事和政治势力相互碰撞,多种文化思潮交织在一起。这些情节和感情都离不开音乐的配合与表达。比如,中国共产党爬雪山、过草地,并在陕甘宁边区建立革命根据地。此时的配乐风格要浓郁雄厚,富于民族特色,带有陕北民歌色彩。而在国民党当政期间,各种势力交错繁杂,有崇尚西化的留洋者、天主教徒、部分盲目效忠者、民族主义者及和平主义者,此处的配乐也自然会丰富多变。其次,《建国大业》作为一部叙事性很强的影片也离不开音乐的配合。这部影片涉及许多关键性的历史事件,如蒋介石和毛泽东的重庆谈判、傅作义的投诚起义、国民党南京战略会议、共产党战略撤离延安、各种大型会战等,涉及许多战役,场景迅速转换,镜头在每个历史事件上停留的时间并不长,这就要求导演需要运用音乐元素增强叙事的具体性。这些配乐为营造氛围、渲染气氛起到了重要作用。《建国大业》的叙事色彩浓厚,大量的配乐就是为了调和各种色彩,使整部影片的色调更加和谐,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冲突更加激烈,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冲击力,进而促使观众形成心灵共鸣。
二、《建国大业》主题曲的音乐艺术魅力
主题曲可以表达某种情怀,或渲染某种场景。而《追寻》作为《建国大业》的主题曲,节奏相对缓慢,但极富冲击力。著名歌星孙楠以其独特的嗓音和演唱技巧,用音符为观众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让观众充分体会到新中国成立的艰难,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奉献。歌曲名为《追寻》既有追寻共产党、新中国之意,也有追寻共产主义、幸福生活的意味。此外,这部影片的主题曲还使用了管弦乐序曲《红旗颂》,这首曲子气势磅礴、激情饱满,自问世以来就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发愤图强、铭记历史、为国奋斗,在音乐气势和感情内涵上都极富震撼力。而片尾曲《红》主要是概括已发生的事情,有效的延伸剧情,引起观众无限的感叹和回味。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许多牺牲,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了建立政治协商制度,取得民族战争的胜利,联合各民主党派与国民党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些情节不仅在影片中有所体现,在片尾曲《红》中也得到了延伸。此外,这首片尾曲在音乐表现形式和配器方面也独具特色,首先采用钢琴伴奏,然后又以大型交响乐衔接。在音乐形式上,首先采用无伴奏的童声,然后又用美声高音伴唱。极富层次感的音乐形式和配器,极大地增强了音乐表达效果,提升了整部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品位。
三、《建国大业》中对人物的音乐描绘
(一)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音乐描绘
中国共产党人是《建国大业》的主角,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他们的斗争和奋斗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但影片的容量有限,总体时长为两小时,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对胜利的渴望、对革命的豪情壮志以及不断拼搏的精神,是决定影片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这固然要靠演员的生动演绎,但同时也离不开电影音乐的配合。首先是用民谣吉他声和《国际歌》渲染了淮海战役胜利之后的气氛,展现了此时共产党人的形象和心态。1949年1月份,国共两党发生多次大规模战役,淮海战役就是其中一场,这场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无数共产党人的信心,五位中国共产党常务委员,在延安把酒言欢,并扭起秧歌,欢庆淮海战役的胜利。此时的音乐元素为《国际歌》,五位常务委员共同唱起这首震撼人心的《国际歌》,在歌声中表现自己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信仰。接着出现的是吉他独奏和低沉的男生民谣哼唱,紧接着以一段弦乐,将场景切换到南京,镜头中出现独坐雨中的蒋介石,这一切换别有韵味。高唱《国际歌》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音乐声中表明了自己对胜利的渴望,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向往。在唱罢这首富有多层韵味的《国际歌》之后,音乐戛然而止,紧接着安排了低沉的男生民谣和吉他独奏,这与之前高唱的《国际歌》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反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喜悦和生机,凸显了蒋介石的迷茫和落寞。在这段音乐场景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那段低沉而充满磁性的男生民谣,这段民谣自然而富于感染力,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众对战争的厌恶及对和平的渴望。正因为对战争的这种疲惫感是自然而生的,因此,此处并没有节拍控制或生硬切入,只是歌者发自内心的自然吟唱。这种无节拍、无旋律的设置,生动地展现了人民对淮海战役胜利的喜悦,从反面引入蒋介石的迷茫心态。与这首民谣相伴出现的是吉他独奏,这种箱琴吉他的音色十分独特,如石子逐渐打破湖面的宁静,使听众的心灵如同湖面一般逐渐泛起涟漪,这种波动虽然平淡轻缓,但却持久动人。相较于之前欢快、激烈的《国际歌》和秧歌舞,此处的情感更具跨越度,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国共领袖的内心图景。其次,在西柏坡会议的情节中加入了欢快诙谐的配乐。在《建国大业》中共产党战略转移撤离革命根据地延安,迁移到西柏坡地区,并在此召开重要会议。电影镜头中出现正阔步进入会场的中央委员,此时本应是庄严的,但却配以幽默、俏皮的音乐,这种配乐形式在中国共产党的纪录片中甚少出现,但用在此处却形成一种真实质朴的氛围。这是因为这部影片主要是为了刻画一群拥有坚定革命意志,但也保留自我感受的中国共产党人,因此,这些出身于贫苦大众的共产党人不能被过于神化,应呈现出更加自然、朴实的一面。此处欢快的配乐正是为了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展现这些农民干部和革命工人的自然天性。在这段电影场景中,还有一段哼唱的人声配乐,同时还用许多木管、拨弦乐、巴扬等器乐,来衬托故事背景。其实,此处的配乐难度较大,如果此处的配乐过于滑稽,那么对于这次重要的西柏坡会议会场景产生负面影响,但若过于严肃,则会使整体场景过于僵化,不能真实的呈现西柏坡会议上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因此,这些电影配乐,既有浓重的前苏联影片配乐风格,又有肖斯塔科维奇那种令人不禁起舞的幽默风格。尤其是在任弼时出场,并向众人挥手时,响起一段诙谐的口哨音乐,及类似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配乐旋律,使这一镜头更富韵味,可以更好地引导观众的情绪。
(二)对中国国民党人的音乐描绘
由于国民党人在思想、身份和立场方面,存在鲜明的多样性,因此,对中国国民党人的音乐描绘需要花费更多心思,以突显他们的复杂性。蒋介石无疑是国共关系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因此,在《建国大业》中对他的音乐描绘也更富创造性。在关于蒋介石的背景配乐中,加入很多煽情乐句,并配以木管组和弦乐群,这可以更好地展现蒋介石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的遭遇及内心情感。对影片中涉及的中国国民党人,电影音乐创作者主要采用动静结合的形式。运用不同的调性和旋律,实现影片内容和氛围的转换。例如,在蒋介石与长子蒋经国谈论腐败问题时,运用了小提琴的配乐。蒋介石清醒地认识到党内腐败的严重性,但他同时也意识到反腐可能会触动国民党的根基,这令他左右为难。此处的小提琴配乐正展示了蒋介石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而当镜头中出现蒋介石、宋美龄、国民党高官在中山陵的镜头时,背景音乐则为颤抖的小提琴旋律,此时,蒋介石的王朝、军队都将走向衰败,他的一切努力都将成为泡影,这段凄美的小提琴音乐正展现了他内心的凄凉。此外,在这部影片中多用小调式来表现国民党人,有时也伴以管乐,这与共产党人的背景音乐显然大为不同,正是这种截然不容的音乐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两个党派的不同心境和历史命运。但由于宋庆龄在国民党中的地位独特,因此,她的音乐表现形式也别具特色。这部影片的音乐创作者主要采用长笛来塑造宋庆龄的音乐形象,表现她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镜头中出现晨雾中的宋庆龄,此时配以悠扬的长笛,使电影背景更加安静,衬托出人物在清晨的喜悦之情。当宋庆龄对战争结局有清醒认识时,她一方面为共产党的胜利而喜悦,但另一方面也为孙中山及革命志士创立的国民党的衰败而遗憾悲伤。因此,影片的音乐创作者又在长笛配音的基础上,增加了女声的咏叹哼唱,表现了宋庆龄此时复杂的内心感受。
作者:白雪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