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电影诞生起,电影与文学就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虽说电影与文学都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是与文学相比,电影终究是一门年轻的艺术。由于电影依赖于技术的产生,所以没有技术就没有电影,而文学作为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再现生活。本论文主要从电影与文学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文学作品在改编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电影;文学;联系;区别
一、电影与文学联姻背景分析
电影与文学虽然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二者有着错综复杂的密切关系,并且在互相影响中成长和发展。1905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微妙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电影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而中国的文学也处于一个转型的阶段既。中国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可以放到这一时期的大背景中来进行探讨。1905年《定军山》的拍摄,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开始,也意味着中国电影与文学从此发生关联。因为《定军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和第七十一回改编而成。早些时候,很多影片的创意都是来源于民间故事或者短篇小说。但是,这里我们谈论的不是关于来源的问题,而是提供叙事信息的模式问题,也就是说,电影对文学的改编在早些时候是建立在戏剧的基础上的。以前有许多影片改编自民间故事、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然而,这里的问题不是来源的问题,而是提供叙事信息的模式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说,1910年电影对文学的‘改编’是建立在戏剧性模式上的。如1948年由梅兰芳主演的电影《生死恨》,是我国首度尝试拍摄彩色电影,同样,这部影片仍然与文学相互合作,根据明代董应翰的传奇作品《易鞋记》改编而来。无独有偶,新中国成立之后拍摄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彩色故事片《祝福》均改编自文学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彩色故事片《祝福》的原著是鲁迅的同名小说。“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点上,都可以明显地见到电影向文学寻求支持的意图,甚至可以说,在中国电影的诞生之初,文学为其提供了思想内容,甚至外在形式。”[1]
二、电影与文学的区别
虽说电影来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电影与文学相互交融。但二者终究是有不同之处。首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基本介质是词语,是单纯的借助语言文字为媒介进行传播;而电影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是蒙太奇,它是在文学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再依赖现代技术广泛传播。文学给予人的是一种可读性强,给读者带来的更多的是丰富的想象力;电影给予人的则是一种可视性强,给观众更多的则是一种视觉美感。其次,“电影是以空间造型性为主导的时空综合艺术,文学则是以时间艺术为基础的线型描述艺术。”[2]电影导演必须考虑到影视艺术的空间感,将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场景等都立体的呈现在荧屏上,而不是有限的使用旁白或独白等手段来展现故事性,如果在影片中大量的使用解释或说明性的语言便会破坏其整体艺术效果;文学作为一种时间艺术,只能单纯的依靠读者的阅读和想象才能品味文学作品的奥秘;再次,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各种修辞手法应有尽有,作家将优美的文字层层叠合,再在文学中体现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形式美;然而在电影中,单纯的语汇功能只能被降到从属地位,电影则更多展示的是画面美。最后,电影具有视听结合的交融性,而文学则只能通过读者的联想虚拟地表现音乐与画面。“影视艺术自有声电影诞生以来,音响就成为影视艺术不可分割的表现手段,音响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空间表现力,它通过声音形象来营造出声画一体的逼真景观。”[3]所以电影导演在拍摄电影的时候总是将视觉与听觉两方面的要素综合起来考虑,通过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来传情达意,从而直达观众心灵深处;而文学作品则是平面化,没有任何声音的依托,所有文字内容里传达出的音响效果均需要依靠读者自行的想象与联想,并在大脑内部将之再复现,虚拟的融合。
三、电影与文学的联系
电影与文学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首先,电影的创作离不开编剧的剧本,而电影的剧本难免要从文学作品中借鉴其叙事性后再做成脚本。“电影从文学获得了叙事性,获得用叙事手段在复杂的现实关系和现实矛盾中展示人的命运、人的性格的可能性。”[4]其次,现如今中国商业电影占据主流市场,很多导演只为追求经济利益拍出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电影作品,导致当下中国电影紊乱、形象苍白、情感贫乏的现状,所以这就需要电影与经典文学联姻,拍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同时文学也需要电影,尤其是在视觉与听觉艺术占主流的今天,由经典文学改编而成的电影已经在受众中形成广泛的影响。文学作品通过电影视听的形式进入观众的视野,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内容和一些创作手法就会受到电影的影响。文学可以电影中来寻找创作的题材和灵感,同时也可以将电影的视听语言,如蒙太奇和镜头的运用等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
四、文学作品改编电影注意的问题
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改编成电影,也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后都能获得成功。首先被改编成电影的文学作品至少需要看其是否有被改编的价值,同时被改编的文学作品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其次,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要对人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使观众能够看下去。2013年上映的电影《四大名捕2》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著的故事情节设置的跌宕起伏、悬念迭起、构思巧妙,能把观众带进到电影的故事中。再次,改编者要对文学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如果对文学作品理解不够深刻,那么改编出来的作品就会差强人意。夏衍先生曾经说过,“改编《祝福》或《林家铺子》对他来说相对容易,因为夏先生是浙江人,这两篇小说所叙述和描写的内容、场景和风俗等对他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小说中所叙述的事情他基本都经历过,所以基于他对当时情境的了解对他的改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省去了实地考察的麻烦”。最后,被改编的作品要看其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也就是说是否能够彰显时代的气息,比如张艺谋《红高粱》的改编就很符合那个激情四溢的时代,郭敬明《小时代》的改编就很符合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国内的大部分电影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并且观众几乎都以是否忠于原著为衡量电影好坏的标准。“改编,是用影视创造的思维方式对原作进行一次再创造,既不能照搬,要有所改变、有所创新,但又必须尽量忠实于原著,最起码要使原著的精神和精髓保持不变。”[5]近些年拍摄的电影,几乎都贴近原著,前几天的票房冠军《四大名捕2》虽然将原著小说的无情由男改编为女,但在原著作家温瑞安的同意下改编的也是尽如人意。与此不同的是,由霍建华、陈乔恩主演的新版《笑傲江湖》,被编剧于正改编的毫无原著迹象可寻,在新版《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由男变女,更与令狐冲产生一段感情纠葛,任盈盈却成了第三者,这与人们心中经典的《笑傲江湖》不符,许多人也表示不能接受,收视率却与口碑成反比,大多数人都是在边骂边看。金庸先生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经典,于正将其改编的面目全非自然有众多金庸迷不买其账。所以经典文学作品应该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加以改编拍摄。关于忠于原著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呢?一般来说,改编的时候对原著的主题不应做过大改动,对原著的主要人物设置以及情节安排也不要做过大的改动,以保持原著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完整性。比较机械的理解就是在改编的时候把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语言通过电影语言的方式翻译出来,变成可观可感的具体视听银幕形象。所以,影视创作者在改编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在充分尊重文学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拍摄。
结语
中国电影从诞生之日那天起,就与文学密切相关。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割不断,文学作品虽然不是电影创作的唯一源泉,电影也绝不是文学的终结者。电影与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会一直并存下去,在发展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经典的文学作品会给电影的创作带来一定的有利因素。正如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所说:“有了一个好的文学著作,再有一位好的导演把它排成电影,那就一定会是一部杰出的作品。文学作品好,导演一般,也可以拍出某种程度的作品来。但是,如果文学作品很糟,即使有再好的导演,也绝对拍不出好的电影作品来。”[6]由此可见,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学作品对电影创作来说是何等重要。有了好的文学作品,电影创作也就会有了好的发展方向,更能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的展现在观众眼前,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更能使电影获得更大的成就,实现双赢。所以,中国电影与文学界在当今社会仍然需要密切的合作。
【参考文献】
[1]陈伟华.中国现代电影与文学之关联研究[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2]金元浦.影视艺术鉴赏[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陈岳琴.论电影声音与画面的音画合[J].电影文学,2008,12.
[4]罗艺军.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5]姚军.影视艺术欣赏[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02.
[6]黑泽明,陈笃忱.电影杂谈[J].电影艺术译丛,1981,01.
作者:李明文 田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