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 >

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论文

一、表达个性化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着表达个人想法的迫切意愿,但他们同时拥有着缺少社会经验、冲动反叛、个性发展不稳定等自身特点,因此他们在网络发表言论时都相对比较偏向个性自我化,甚至有时较为偏激。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监管工作并不重视,致使出现舆情管理手段落后,投入不够等多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网络舆情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高校网络舆情仅停留在简单的应急预警阶段,并没有制定完整的网络舆情引导、监管及运行机制。同时还存在网络舆情管理内容所属责任部门不清晰的现象,没有明确规范相关部门在舆情信息管理上的职能、措施以及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高校舆情信息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性平台,舆情管理效果得不到保障。网络舆情管理方法不科学一方面,高校通常采用传统的“人盯人”方法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这种不科学的方式导致网络舆情出现紧急状态后,落洞百出,工作效率低,影响舆情管理成效。另一方面,高校在面对一些热点问题时,为控制舆情事态,通常在管理上采取围堵、删除等“冷处理”的方式,扮演的是“控制者”而非“疏导者”的角色。网络舆情管理队伍不专业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人员配置不整齐、责任分工不明确、思想素质不过硬、网络技术不过关、工作成效不明显等。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措施

(一)转变对舆情监管的认识和方式

一方面,网络舆情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及社会有着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高校应适当改变粗暴的管理方式,建立理性交流与宽容对话的沟通机制。畅通大学生的诉求渠道,保障他们表达的权利。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也需要具有自觉意识的大学生,让学生理解网络世界的内在机理,理解网络舆情对个体、群体、社会的影响。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政治意识、集体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优良的网络道德,提升大学生在网络中的理性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避免被不良信息误导。

(二)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管制度

首先,设立相应的网络建设与监管部门。出台本校网络舆情相关的规章制度、网络突发事件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等。明确部门及部门内部的分工和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在网络舆情爆发的第一时间能够集中力量高效率解决。其次,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会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一个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的发展过程。高校要把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相应的舆情预警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利用当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时扑捉和识别趋势性、敏感性、倾向性的网络舆情信息,建立网络舆情指标体系,对网络舆情进行评估和预测,及时加强舆论的正向引导,避免负面影响的扩大化,最终实现对网络舆情安全态势的把握。最后,注重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在出现突发网络舆情之后,高校要迅速反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加强信息的披露,尽可能降低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的队伍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网络舆情的重地,网络舆情工作应该是由系统而专业型的团队开展。第一,要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网络舆情监管队伍。加强该队伍成员的舆情数据收集、归纳、判断推理等分析能力,同时也应注重自身对于搭建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危机应对与危机预防能力的培养。第二,树立高校“舆论领袖”。通过“舆论领袖”的言论来澄清事实、解除误会,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舆论导向,对于大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从而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影响。

四、结束语

高校网络舆情涉及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参与公共舆论,同时舆论也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思想动态。高校要重视起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教育管理者在利用舆情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同时不断创新出科学的监管方法,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影响,使其成为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发展的有力作用。

作者:胡蓉 冯佳怡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xzgl/117992.html

    相关专题:代写博士论文 如何发表论文


    上一篇: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下一篇:建设工程施工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