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声乐的文化性
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中国民族音乐风格和意蕴,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我国民族声乐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腔词律调和演唱方法都符合中华民族的生理特征,并且赋予了不同民族的人文精神。声乐艺术的组成要求是语言和音乐,语言决定了歌唱艺术的风格,同时又是区分器乐的手段。声乐艺术语言,尤其是方言,决定的民族声乐的地方风韵。民族声乐的音腔变化可以体现为演唱者的音高、音色和力度,音色的变化正好可以塑造人物角色。声乐演唱者通过即兴演唱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人文精神,通过再次创作体系的声乐演唱技术。同时,声乐演唱者还可以通过特色鲜明的地域风格,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演唱特色,使声乐作品更具特色,充分体现多样性和鲜明性。我国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集百家之长,通过借鉴少数民族音乐、民间戏曲音乐和西方浪漫音乐等音乐风格,促进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再一次飞跃。
二、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
(一)借鉴少数民族音乐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同,腔词律调也不同,不同民族演唱声乐或表现声乐的方式也不同,这就让我国民族声乐上有多样性。在我国有名字且有地方色彩的剧种都多达几百种,多样化的戏曲种类形成了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这就必定让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另外,地理环境繁杂,生活条件各异,生活习惯不同,语言风格、风俗习惯、思想感情表达就必然不同,这就让我国民族声乐还具有多样性文化氛围。语言习惯和文化氛围的差异性必定形成风格不一的音乐风格和音乐表达方式。例如蒙古人就喜欢唱“长调”,这种长远、低缓和而又沉稳的音乐风格,容易让人联想到广裹无垠的草原,豪迈的蒙古族人民。再如藏族同胞喜欢吟唱“祭祀”歌曲,这种严肃、佛法无边的音乐风格让人联想到远古时期,容易让人产生敬畏的感觉。正是这些民族特色鲜明,文化特征独特的音乐形式,才形成了多层次化、多元化的民族声乐艺术,才有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团结,大包容。
(二)吸收民间戏曲音乐
传统戏曲和民歌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根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引传统戏曲和民歌的精髓,使其具有浓郁特色文化和传统民族文化。这些深厚的声乐基础和浓郁的文化特色正是我国民族声乐创作过程中最有效的资源,是民族声乐的基础和根源。无论民族声乐爱沙尼亚怎样发民展都不应该脱离传统戏曲和民歌这个传统声乐根源,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民族声乐具有民族性,才能长久不衰。因为传统戏曲和民歌是真正劳动者的歌曲,拥有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这些歌曲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发展和自我创造,但仍然不会脱离劳动人民这个基础。另外,在唱腔及技巧上,戏曲、曲艺等在造型和声音的处理上也赋有变幻性的特征,同时,随着专业歌唱者的真声和假声的互为转换中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内涵。
(三)引进西方音乐元素
随着文化发展的大融合,我国民族声乐文化逐渐融入西方声乐艺术,同时西方音乐元素也对我国民族声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声乐艺术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即相通,又互为不相同。例如西方声乐艺术的发声原理与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是相通,西方声乐艺术与我国民族声乐都强调用呼吸控制气息。但西方声乐艺术强调通过音色的多变和柔美的声音来体现不同的人物角色,我国民族声乐却通过音高,音色的差别来体现不同的人物角色。所以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应该借鉴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一些有利因素,区分对等,发扬我国民族声乐的特色。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来说,借鉴的同时应该采用灵活性原则,不能把西方的声乐与我国的民族声乐等同起来,我国的民族声乐可以进一步吸收西方声乐的精髓,为我国的民族声乐的唱法提供有利的指导。
三、结语
我国民族声乐地在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有的文化韵味和鲜明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底蕴让民族声乐深深地烙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印记,只有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声乐,既要吸收西方声乐的唱法,又要传承我国民族声乐的精髓,既要保留传统,又要不断创新,才让促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全面发展,让全世界都能欣赏到中国民族声乐的独特艺术魅力。
作者:林利珍 单位:新余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