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教育活动总称,是将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接受综合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充分认识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大学生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1997年,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其目的是号召广大在校大学生,了解“三农”、服务“三农”。新时期,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快速发展起来,各高校以了解和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健全有效机制为保障,开展专业教学实践、校外实习、支教助教、科技创新、志愿者服务、挂职锻炼等“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
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
1.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除了接受理论教育,还需要走出学校,进入社会,熟悉社会,全面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当代基本国情。目前,各高校由院团委牵头,思想政治辅导员带队,开展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如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等等,这些是校内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特别是“90后”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的不解和困惑,由思想政治辅导员帮助分析和解决,用教学理论指导社会实践,用社会实践分析、补充教学理论,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大学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生活、教学实践、参观调研、支教助教,进一步强化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客观现实事物,提高自身能力。通过走进基层,走进农村,与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深入接触、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处事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在融合中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磨砺,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新途径的探索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成绩显著,为更充分地将其积极作用发挥出来,我们必须探索新的途径。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端正认识,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主题培训,交流座谈的形式,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实践中开阔眼界,经受锻炼,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帮助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各高校应从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认真组织实施。2.拓宽视野,丰富内容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不同,教育的作用就不同。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引导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拓展活动的新领域,创造活动的新形式。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范围广、内容丰富,按照大学教育规律分阶段、分区域、分层次地开展。根据“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建立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3.强化机制,保障体系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要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高等学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建立组织、考核、奖励、管理等新机制,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有计划、有步骤、有领导地开展。同时,积极推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科学完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体系,更好地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已成为大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薇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