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是一门运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在现在工业中,几乎每个工厂都会运用到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知识。在产业升级的今天,对机电一体化应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应用人才的主要培养场所,传统中职院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中职教育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必须转变思维,转换模式,才能为中国工业的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背景
在国际上,近些年来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即在制造业上运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受其影响,中国政府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的制造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产能方面都是世界第一,但是中国制造业仍然靠着巨大的人口支撑,在产业升级的今天,传统手工式的生产方式已经落后,大量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生产中被运用。传统的工业存在技术含量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因此,用传统的方法培养的机电一体化应用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工作岗位了。转变中职机电一体化应用人才培养方式势在必行。
二、探索与实践
(一)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专业培养目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出的学生应该具备进入公司或者工厂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的能力。机电一体化的范围非常广。因此,培养应该分成两种,一种是对某一专业或者某一工种特别精通,在就业中只从事某一种工作;另一种是了解多个领域的知识,能解决各种综合性问题的“全才”。两种人的培养中要各有侧重,有自己的独特本领。根据现在社会的需求,我们中职教育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一下能力:1.具备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文化知识;2.能够掌握该专业的一般的运用知识的方法;3.能够完成对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和维修工作;4.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能够设计出生产优秀产品的机电自动设备;5.具备优化生产结构、管理一线人员、服务生产的人才。我们可以设置相应的职业资质证书来引导学生分别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学习。
(二)以培养能力为导向来设置课程
以往很多中职院校经常设置一些远离生产、不贴近实际的课程。导致学生学完之后,在实际就业中并没有运用到。这一方面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培养的学生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企业还要进行二次培训。我们的中职教育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应该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在设置课程的时候,一定要在应用中能运用到的,在实际教学中,理论学习应该和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深度,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动手能力。在授课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明白各个知识点的运用和联系。
(三)提升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生的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队伍是保证学生培养完成和完成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个经验丰富,了解实际生产的教师可以很好地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将工厂“搬到”学堂上,学生在学习时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来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聘请高级工程人员为教师进行培训。二是和企业合作,直接派教师到企业生产中实地参观,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当中。三是鼓励老师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教师的能力。
(四)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增加实验室建设
实践是中职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途径,因此,一定数目的教学实验室是必须的。但是,在实际教育中,中职院校在建设实验室中经常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解决了学校的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培养的人才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为企业培训提供了一个场所,企业不用再担心培养人才场地问题,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有的采用“订单式合作”,将部分产线搬到学校,一方面提升了企业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充分得到实践,为将来在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三、结语
机电一体化是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中国在这一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仍有巨大的需求。我们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在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有的课程内容还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教材中内容也不够贴近实际;教学教师的能力仍显不足,对学生实行填鸭式教育,基础知识传授不足,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等。随着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些问题,产业升级也越来越被重视,应用型的创新人才也面临短缺。在不久的将来,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需要掌握先进的制造技术、会操作工业机器人,能够完成对工业设备的编程、开发。中职教育也应该紧跟时代需求的步伐,为培养出能够胜任机电一体化工作岗位的人才而努力。
作者:孟宪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