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析人物形象
语文课堂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适时、自然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自然也是如此,不能单为“爱国”而“爱国”。把语文课当成政治课,是违背语文课的教学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利用文本,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多是文质兼美的,其思想的丰富性、语言的优美性、人物形象的生动性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首先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年事已高、生活贫困、悲苦而无助的老人形象,狂风吹掉了屋顶的茅草,拄杖的老人拼命地追,他气喘吁吁,体力不支,顽皮的孩子抱着茅草跑了,老人用力的喊,直到口干舌燥,还是没能喊回顽童。老人无奈的回家了,半夜里,雨漏进了破茅屋,老人面对爱子,面对冰冷的破被子,痛苦而无助,此时此刻,主人公很自然地会发出呐喊,而他的呐喊实在出人意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原来,身处漏雨茅屋的主人想到的竟然不是自己,而是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寒士”。文章最后,作者又用“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为对自己理想的补充,令人感动。文本分析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我们甚至不用明确要求学生学习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就会如春雨,如甘露,点点滴滴,沁入学生心田,成为其高尚思想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二、品析、感悟语言
语文教学说到底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品析和感悟,而品析、感悟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语文教师要设法让文字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化为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达到思想境界的有效提升。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他们沉迷于玩乐,终日无所事事;他们服饰怪异,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作者是这样描写的:“……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作者巧用比喻描写清国留学生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形态,又用反语“标致”表现作者的反感与嘲讽,并用动词“扭”表现清国留学生的扭捏之态。作者仅用寥寥数语便勾画了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不学无术的丑态,表现了作者的失望与厌恶之情,因此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寻求真知。在仙台,一次看电影时日本学生狂呼“万岁”,而电影内容是枪毙中国人,这深深刺痛了鲁迅的心:“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至此,教师可以问学生“刺耳”的原因。很明显,日本学生的欢呼,伤害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以致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鲁迅赴日留学,本为学医,这次看电影之后,他弃医从文,改走文学救国的道路。
三、抓住教育契机
爱国主义是个内涵丰富的词语,看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它和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具体到学生身上,它表现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具有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等。教师要从这几方面着手,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春天来了,我们讲朱自清的《春》,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饱含了作者的深情,细细写来,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了,看了,再让他们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山川的秀美,进而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冬天到了,我们讲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在瑞雪纷飞中相约作者“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的豪情。陆游老且病,尚能有如此大志,更何况青春年少的我们呢!学生偶遇挫折,徘徊失意,我们可以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开导他;面对学生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的困惑,我们可以用《藤野先生》中的鲁迅在国运日衰的情况下,仍坚持为国效力的行为来指导他;在学生失去生活信心时,我们可以用艾青《黎明的通知》中的美好的明天必会到来的信念来启发他。语文文本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随处可见,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通过写“中国的脊梁”所表现出对国人中推动历史进步的中坚力量的肯定与赞扬,《谈骨气》中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观刈麦》中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些教育因素,只要我们肯用心挖掘,它们会在语文课堂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积极乐观地生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无小事,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抓住身边的素材和教育契机随时进行教育,这种教育必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玉华 单位:三河市第一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