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和民俗资源的富矿区,在其高校开展民俗学课程教学活动,对民族地区高校人才的培养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广有着重要意义。时值我国高等教育的部分资源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1]。在民俗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思维与方法,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有效使用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鉴此,笔者尝试在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的教学改革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案例教学中四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设计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典型案例来组织学生学习、理解理论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2](P63)笔者认为,“案例选择”、“组织讨论”、“教师点评”、“总结报告”是案例教学最基本、最关键的教学环节。
一、案例选择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起始点,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炼完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布置任务给学生,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民俗事像开始、从感兴趣的话题开始、从专业层面开始、从社会热点开始,逐渐形成从个人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的案例选择路径。根据民俗学的课程特性、民族地区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教学案例应具备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一)民族性。所谓的“民族性”即将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民俗资源融入教学案例。民俗学以民间风俗习惯及其它生活文化传承为研究对象。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国,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我国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广大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传承和发展的各类基层文化事象的总称,既存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领域,也存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传承好我国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意义重大。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案例教学所选择的案例内容应突出民族性的特点,将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民俗资源融入教学案例,以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增强学生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分析、评价及应用能力。
(二)地方性。所谓的“地方性”即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不仅是地方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地方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地方高校发展的大部分资金基本来自地方财政。地方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必将给地方高校更多更大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和宽松环境。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起来。”[3]众所周知,在我国,存在着一个严峻的事实,即有着特殊历史文化的民族地区和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往往都比较滞后。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更应担负起服务地方发展的职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培养大批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的案例教学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部门和地方广大民众在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少数民族如何保持和发展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在保护民族民俗文化的前提下,经济发展处于暂时滞后状态下的少数民族,又如何利用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来改变自身落后的经济状况、从民俗文化资源的角度挖掘出脱贫的新途径”,等等。
(三)实践性。所谓的“实践性”即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应充分考虑田野考察和社会调研的可行性。应用性是案例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具体表现为所选的案例主要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民俗学这门课程而言,田野考察和社会调研是其最主要的课程实践方式,也是本门课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所选择的案例是否适合进行田野考察和社会调研,得看考察和调研的区域是否“适当”,所谓的“适当”即考察点或调研地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拥有底蕴丰厚及保存较好的民俗文化资源,或拥有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的相关经历,这是民俗学考察调研能否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其二,具备较高的安全指数。安全问题是教师组织学生从事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因此对当地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是非常必要的;其三,经费开支较低。出于为校方和学生节省开支的考虑,在同等条件下花费较低的区域应优先成为我们选择的场所。
二、组织讨论
组织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点环节,也是案例教学的高潮部分,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要组织好讨论环节,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组织好前期的调研。民俗是广大民众集体创造、集体享用、集体传承的生活文化,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是一个民族、一种文明得以延续的根基。钟敬文先生说:“民俗学的理论,是从实际中来的。这里所说的实际,不外两个方面:一是民俗学者从事田野作业,直接获得有关民众的知识;一是学者通过他人记录的民俗志来间接地认识研究对象。”[4](P36)由此我们不难得出,民俗学是一门教学与田野紧密联系、教育与生活相互融合的代表性课程。因此,在开展案例讨论前进行调研是非常有必要的。调研是否可以顺利达到预期的目标,掌握方法是关键。如果说传统课堂学习套路是一种“静态”模式,那么,民俗学的田野课堂则需要用“活态”去打破“静态”的束缚,因为田野课堂灵活的空间、自由的氛围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作为课堂自由主体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5]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调研之前极其有必要将相关的田野作业方法传授于学生,如如何进行人物访谈、个案分析、对比研究、音像记录、问卷调查等,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才有可能顺利取得预期的调研效果。
(二)设计好讨论的形式。讨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小组辩论、案例讨论、模拟案例等。为提高课堂讨论的效果,小组的人员组合及分工应以“学生自行组织为主,教师适当协调为辅”,同一小组应注意性别搭配和能力优势互补(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不同组之间的实际水平应大致相当,有利于小组间的竞赛,每一个小组都要有一个能充当“第一发言人”的学生。如以下教学案例其讨论形式的设计就值得借鉴:其一,讨论形式丰富多样,“小组讨论———形成观点———制作课件———专人汇报———接受提问———点评他组”,步步相连,环环相扣,综合化的讨论形式易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散思维、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其二,小组分工明确、评分依据明朗,课件制作、汇报、点评、答辩均有明确的人数要求,各个环节的评分依据及分值也都一目了然,这些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此环节,教师还需要完成一项工作,就是将整个讨论分析的有关记录(包括学生讨论时的摄录像等)制作成影像,一方面可以反馈给学生作为大学学习生活的纪念,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学研究资料进行保存和使用。
三、教师点评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案例教学中,最终的成效检验、问题深入、理论提升等都离不开教师的点评。笔者认为作为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教师,其案例点评应做到“结合地方实际”、“紧扣民俗特质”和“理性回归教材”。
(一)“结合地方实际”。即结合地方的历史现状及发展需求点评学生的案例讨论。如上述“如何将旧州壮族绣球推向市场”的教学案例,教师应充分结合旧州地方实际进行点评,例如:旧州所在地———百色市靖西县壮族人口占99.73%,是我国壮族人口聚居最密集的县份;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是靖西县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旧州不仅是全国首座壮族生态博物馆的落户地,也是我国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的示范基地,其历史悠久、文化浓厚、风景迷人、民风淳朴;随着壮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旧州绣球为代表的壮族绣球便开始走向市场,但受其所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目前还处于相对盲目的发展状态,生产和销售均有待改进与提高;等等。
(二)“紧扣民俗特质”。即紧扣民俗学及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规律及性质特点点评学生的案例讨论。例如:民俗学的边缘学科性质———“民俗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许多人文学科形成了近缘关系,这些人文学科包括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美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6];民俗文化的生活化特性———“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关系密切”[7];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鲜明的农耕特色和民族气质”;[7]等等。
(三)“理性回归教材”。即巧妙结合教材的知识内容和理论观点点评学生的案例讨论。民俗学的理论知识本身是抽象的,学生没有切身的感受,学习时会感到难以理解。不断地探索未知的世界是人类的天性,而架起人类探索世界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践。案例教学给学生实践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通过社会调研和案例讨论,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在点评时适时引导学生回归教材,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践认知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教材的权威性和教材知识的局限性。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点的认识便于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教材和实践认知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教师与学生、教材编者与教师、教材编者与学生等多主体之间平等对话关系。
四、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自行完成。案例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均要求上交本组的总结报告,要求对本次案例讨论工作加以总结,内容包括详细的人员分工、调研过程、讨论心得、知识理解、改进措施等,经过分析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下一次的案例教学工作。根据民俗学案例教学的特点,学生完成的总结报告格式一般主要包括标题、前言、正文、结尾四个部分。标题要根据各组案例讨论总结的中心内容、目的要求和总结方向来定;前言即写在前面的话,是总结报告的起始段落。其作用在于用简炼的文字概括说明所要总结的问题及其时间、地点、背景和案例教学开展的大致经过,或者将总结报告的中心内容(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概括的提示。正文是总结报告的主体,正文的基本内容是做法和体会、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该部分要求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了成绩与问题,科学地总结出了经验与教训,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阐述透彻。结尾一般写今后努力的方向,或者写今后的打算。这部分要精炼、简洁。要写好一篇民俗学案例教学的总结报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其二,条理清晰。条理不清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其三,详略得当。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另外,在结尾处也可以附上该小组下一步的计划。
作者:李萍 单位:百色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