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3782.html

对很多企业而言,昔日助你成功的DNA,也可能成为你未来变革的绊脚石。 
  前不久与朋友谈到了DNA,这个概念非常有趣,它似乎解开了不少我至今于心不甘,却又不明白的一些现象。 
  每个企业都有其内在的DNA,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是企业获得商业成功的重要依据。但正如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描述的那样,成功的遗传特征是环境诱导的产物,当外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曾经成功的DNA也许就不再有助,甚至会成为成功的绊脚石。因此,这种优势DNA有时代、时间的局限,也有地域、领域的局限。 
  对照商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成功的企业同样面临这种局限。在技术高速变迁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看到不少曾经的商业成功经典成为过去。如恪守化学成像优于电子成像的柯达(肯定依旧有不少信徒)、坚守一只硬件键盘的黑莓。 
  在商业界,由时代更替导致的这种更新循环比较显而易见,然而,企业对自己跨界的成功胜算却有着莫名的自信,尤其是被韦尔奇忽悠了信奉“集团运营”、迷信“基业长青”的企业家们。微软是成功的范例,但它的DNA根植于单机安装的软件,它在互联网时代就遇上了其发展的局限性,虽做了很多努力,但它依旧没能成功跨界去引领互联网时代。微软不差钱,但它所收入囊中的都是与电脑操作相关的产品,它单机成功的DNA限制了它的眼光,阻碍了其跨界进入互联网去继续辉煌。而这种滞后最终导致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苹果ios成功翻盘,再加上被后起之秀的安卓进一步边缘化,以至于今天与诺基亚抱团取暖。还有Intel,这个曾经电脑机芯领域执牛耳者,令其在个人电脑上成功的DNA竟然绊倒其在移动终端的可能造诣。今天你若关心智能手机机芯,可能已经很难找到Intel的踪影,这与当年电脑时代的辉煌是天壤之别。 
  前年Facebook上市前,我曾在电视节目上将Facebook定性为互联网时代的谢幕之作,当然对其未来发展并不看好,以后不会再有互联网的巨作出现,因为未来是属于移动互联网的。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与我理论,认为有扎克伯格这样的年轻掌门人,Facebook从互联网转向移动互联网易如反掌。两年下来,我想答案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企业根植的DNA比创始人的年龄更强势。无论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企业的商业DNA是决定其命运的隐形推手,与企业当家人的年龄无关。 
  假如我们把眼光回到国内,你会发现这种“吃着碗里想着锅里”的现象相当普遍,试图跨界进入他人成功的领域似乎已经是一种常态,360要做搜索,阿里要做手机,腾讯要做支付,网易要牵手电信与微信一决高下……这种跨界能否成功,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从目前的战绩来看,似乎这些巨头的DNA仍然在主导他们各自领域的成功,也同时局限着其在其他领域的开拓。 
  曾经誓言要枪挑微信的易信,直至今日连陌陌这个尾也没有追上。易信在产品设计上的确有一定的创新,但仅凭这点功夫就想与微信扳手腕,不免有点过度自信。来自腾讯家族,从“摇一摇”起家的微信有它根深蒂固的社交DNA,社交不同于网络新闻、不同于节假日哄用户发短信的DNA。腾讯的DNA可以让其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的社交产品设计,而易信却因为缺乏这份DNA,同样也会情非得已地犯一些自己难以意识到的致命错误。举例来说,腾讯微信一不小心由摇一摇交陌生朋友变成了熟人圈的社交利器,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哪怕今天已是主要熟人间的交往,腾讯既往的社交DNA依然使其自然而然地维护着用户的隐私,至今止微信还没有强制性要求用户必须以自己的电话号码来注册账号,你完全可以用你的匿名QQ号来上微信。而曾经下载过易信的朋友,不妨分享一下你的注册体验,你觉得交出你的电话号码,对自己的匿名性会有顾虑吗?不妨再试试其他要枪挑微信的产品,你是否也能发现因DNA导致的自我局限,或自我毁灭? 
  有人会说,IBM就跨界成功了。IBM是成功转型的范例吗?我认为并非如此,它的“转型”CEO——路易斯·郭士纳真正做的其实只是关停并转了IBM的硬件业务,重新打造了IBM的咨询与服务业务,说穿了这家公司不叫IBM也可以,它就是一家新公司。但正是由于它来自IBM,它至今尚未脱离其电脑起家的DNA。IBM迄今为止多数咨询服务仍然与电脑信息系统相关,并未完全脱胎换骨成为一家纯粹靠“软实力”吃饭的战略咨询公司。而从品牌影响力角度看,我们也更愿意相信IBM做与电脑信息相关的咨询会相对更靠谱一些。 
  在国内,从以QQ主导中国互联网社交,到以微信成功转战移动互联网,腾讯的这次跨界可谓成功得无可挑剔。但你不难发现:腾讯在设计微信时,同样舍得放下了其在QQ的辉煌,完全从头以移动互联网的思维,设计了微信。腾讯其实在傻瓜手机时代就已经实现了QQ在多个手机平台上的“移动互联”化,但在智能手机时代,腾讯并没有被既往的成功绊倒,“驾轻就熟”地在现有QQ用户群的基础上推出一款升级版移动QQ,因为QQ的DNA是基于电脑平台与互联网,你无论怎么将它在手机上“移动互联”化,它永远不会超越在电脑上的用户体验。只有把它放下,从头再来,才能设计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成功之作。从这点上看,腾讯达成了一件与当年IBM“转型”类似的壮举。但在微信中,我们是否还能感受到腾讯的社交DNA?当然! 
  技术会更新,时代会变迁,术业有专攻。千万不要忽视使你成功的DNA同样会给你带来局限。真正的与时俱进,真正的跨界赢家,其实秘诀只有一个:舍得放下,从头开始。 
  编辑:苗东明 435588163@qq.com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3782.html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3783.html

    相关专题: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关于金融风险化解方案


    上一篇:天价赞助,开上恒大胸前等
    下一篇:创业路上找对同行者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