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农村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养老问题可以说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繁荣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养老;老龄化;模式;研究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预测,在2050年以前,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始终高于城镇。因此也有学者提出“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中心在农村”的观点。农村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并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繁荣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关乎共享发展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一、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局限性

在中国农村,大部分老人都没有退休金,个人参加社会养老的数量也极小。当其丧失劳动能力后,其生活来源主要是通过子女来供给,一旦生病后,也只能依靠子女来照料。这也是中国农村养老主要方式。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与子女同处。也就是常说的多代同堂,老人可以力所能及的做些家务或照顾孙辈,生活的事务由子女做主决定。有的则会沿袭古老传统,仍由老人对重大事情做出拍板。第二种是分居赡养。具有独立生活能力,也不愿去麻烦子女,但又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只能将责任田交由子女来耕种,子女按月或定期给老人一定的生活费用。第三种独立型养老。这样的老人一般具有较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立能力,通过种田或家庭养殖来取得收入。但这样的老人,一旦劳动能力丧失后,生活将难以维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农村养老问题也成了家庭主要的生活负担。这主要因为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必然会丧失劳动能力,而病患也是不必避免。在这样的情况,随着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或者自我生存压力的增大,过去的孝道文化和子女养老的传统观念也受到较在冲击。因为养老问题而发生家庭矛盾呈增加态势,不赡养老人和子女虐待老人事件也不断发生。

二、当前农村养老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自我养老能力较弱。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相对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的改善。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土地的利用率还较低。首先,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的土地数量出现了危机,城镇化的发展,使其建设用地不断的侵蚀农田。而人口的增加,也使得人均可耕种面积在逐渐的减少。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很难进行规模化的经营,这也导致了土地的生产效益下降。再者,我们也应该看到农产品增产,但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也不断增长,有的农产品的生产投入与产生比不是呈正相关,这对农民种田积极性的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再者,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每一个环节交易成本的增加,都在影响着农民收入,或者给农民收入的增长带来诸多障碍。虽然现在国家适时推出了农村养老保险,在其过程实施过程当中,很多的农民采取了不交费或者少交费的形式,这一方面是对养老制度的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作用仍然十分有限,而且更多的只是子女为父母交纳养老金,如果子女经济状况的限制,就会出现不交费的,或者采取按最低档交费,总体来说,农村养老金的收入仍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无法满足一个老人在农村的基本生存需要。

(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空巢老人增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结构呈现4-2-1的状况,可以说,一个年轻人,如果家庭成员健康和收入状况不好,其负担是非常沉重的。再者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也给农村劳动力带来了更多吸引力,青壮年劳动力更多的愿意到城市中去打工或生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农村呈现空心化。一方面,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工作。另一方面,老人又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土地,这种空巢化现象的出现,也使得家庭养老功能更加弱化。再者,传统的孝道,因为受到诸多观念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一方面是子女收入和生活负担的冲突;另一方面就是老人与子女思想上的差异,都会导致子女在养老这个问题上有诸多顾虑。

(三)农村养老资源配置存在不足。就我国农村养老资源目前来说,我国农村的养老资源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农村人均寿命的增长,对农村养老服务的需求非常巨大,但目前农村养老设施和服务与需求之间仍存很大的差距。这也给农村养老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农村老龄化呈现3.2%的年增速,另一方面,养老医护资源的增长相对较缓,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2%,以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在乡镇,每1000人只有1.3张床位,医护人员比率为0.14%,年均增长为2.9%,这些数据也反映出医护资源与农村老龄化人口的增长呈现不对称的态势。还有就是农村养老保险产品单一、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也制约了农村养老体系的建立。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农村养老模式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自我养老能力。为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就必须提高农业人民收入,这也需要完善农村养老模式,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可以从三个方面的解决:第一,强化土地的保障水平,在土地流转机制上做进一步的创新。这主要是解决有生产能力的农民,可以承包更多的土地,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土地的附加值。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了农村老龄人口的土地价值,为其养老提供更多的经济帮助。第二,增加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管理。通过政府搭建的农产品流通平台,使农产品更多更快的进入到市场中,降低其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第三,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的财政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从而农民有更多的经济收入和时间,为其养老,赡老做准备。

(二)构建医养结合模式。农村老人在康复护理等医务需求日益突出,倒逼政府寻求养老需求和医疗资源的有机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模式,弥补养老机构中的医疗缺位问题。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也要“老有所医”。通过政府引导、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推进医养结合。(1)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只有提高养老院内医疗机构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做到医养结合,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要推进医养结合,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政府应从顶层设计着手,通过完善各类政策适当地把相关资源向养老机构倾斜,帮助各类养老机构完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医养人才的培养,发展专业的人才队伍。(2)养老院向医疗机构买服务。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可为老人提供较为完善的医疗服务。但由于内设医疗机构投入大、难以取得相关的医疗资质等问题,大部分民营养老机构未能直接内设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购买专业的医疗服务,可以降低养老院的成本,又可以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因此这样的医养结合方式会更受民营养老机构的欢迎。(3)医院开展老年托养服务。为满足服务农村老年人养老和康复治疗,乡镇卫生院可以开展为老人提供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生活照料为一体的养老服务,这也是基层医院转型发展的一种尝试。

(三)通过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形成网络化养老模式。政府可以将农村老人养老服务的相关信息进行联网,以网络服务平台,来实现对农村养老服务中心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及时发布相关的信息,为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提供服务,再者,也可以促进农村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完善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应做到依据老年人的个性特点和要求,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服务。老人只要通电话,就可以显示其具体的位置、详细的个人信息,当老人有需求或服务,医护人员或者商品供应商可以及时上门服务,从而提高养老服务资源的运转效率。

(四)自助与互助相结合养老模式。互帮互助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远亲不如近邻”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而在农村独居的老人,也都会受到邻居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支持。如果村级组织能够利用当地相关资源,组织“村民互助养老中心”,成立相应的养老义务服务小组。生活上,通过年轻老人照顾年老的或者身体较差者,文化生活上,可以组织老人开展棋牌、麻将、音乐、电视等简单的文体活动。老人晚年仍然是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对其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邻里之间沟通和交流也更熟悉,对其身体健康状况也更了解,可以满足农村老人基本的养老需求。而且此模式操作相对简单,也更为老人所接受。

四、结束语

随着农村老年人口大幅增加,需要解决的养老问题越来越严峻。家庭养老的局限性无疑给我们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如果不解决好,会给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文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探讨农村老人养老模式,对完善我国新农村建设、养老保障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贺红霞.我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6).

[2]钟建华,潘剑锋.农村养老模式比较及中国农村养老之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9(04).

[3]刘布光.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06).

[4]古怀璞.互助养老模式是解决农村未富先老实现小康的内生驱动力机电期刊[J].中国民政,2013(07).

[5]赵志强,刘刚.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推行的挑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学,2013(04).

作者:余霜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新农村建设发展研究所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290974.html

    相关专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一路一带和自贸区建设


    上一篇: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