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分析(6篇)

第一篇: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实践

【摘要】高校社会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内涵分析入手,对我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基于生态网视角的实践模式,指出高校应进一步厘清社会创业教育定位、师资队伍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及支撑体系构筑等问题。

【关键词】社会创业教育;内涵;生态网

1引言

作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全球性变革,社会创业已成为解决社会难题的选择性手段。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以及高校社会服务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亟需突破“创业即创办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思维桎梏,侧重引导大学生基于创业与社会责任的双重层面,接受社会创业教育、孕育社会创业理念与提升创业实践能力。这不仅是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的时代要求,更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然选择。

2社会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析

社会创业是一种注重公益性,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社会价值,内外部创业并重的创新性活动[1]。哈佛大学于1997年开设的第一门社会创业课程敲响了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第一钟,随后各大学纷纷效仿,启动了社会创业课程,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作为创业教育的继承与发展,社会创业教育立足社会公共价值和社会责任感,旨在提供给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及创造双重价值的思维与技能,而非纯粹的以创业推进就业。正如“社会创业教育”之父格雷格•迪斯教授所言,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应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要求学生保持对创业机会的敏锐性,但同时遵循传统创业教育路径[2]。

3社会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势如破竹,全校性的社会创业教育体验模式也日益浮现与推陈出新,但仍存在基础薄弱、彰显力度不够等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缺乏明确的角色定位。如今仍有部分高校将社会创业教育狭隘地等同于商业创业教育,社会创业教育的价值、重要性及独特性未受到大范围的认可。其二,缺乏专业的社会创业师资。社会创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要求教师除了拥有专业理论知识,更需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对创业过程中的问题有一定把握和远见,这样才能更好指导与助力学生的社会创业。其三,缺乏完善的社会创业课程体系。高校社会创业教育主要有统筹、聚焦与融合三种模式,不同模式的课程理念与具体开发实施是有所差异的[3]。但目前高校社会创业教育体系还处于模仿与借鉴的摸索阶段,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更未凸显自己的个性。另外,也没有专业教材更未遵循梯度范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社会创业知识需要。其四,缺乏实践教学平台。以解决复杂和深层次社会问题为己任的社会创业,除依赖创新想法、风险承担性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外,更需资金与政策的有力后盾。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则尚未构造丰富的社会创业实践平台,更多的囿于课堂,存在“缘木求鱼”之嫌。

4社会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集社会与公益性于一体的社会创业教育大有用武之地。对此,高校社会创业教育有必要遵循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同时,与创业教育和一般的商业教育进行创新型融合,首先实现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此外,社会创业的强烈实践性需要对教育体系重新审视与优化,包括:“意识+思维+技能”的明确社会创业教育目标、“理论导师+实践导师”的多元化社会创业师资、“教育课程+实训课程”的完善社会创业教育体系以及“理论知识+实践指南”的专业社会创业教材等。最后,随着经济发展转型,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多。对此,社会创业教育可抓住契机,以“创新、实践、分享”的创客空间为载体,融入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有力、有效的支撑体系,获得更多优势资源。不可忽略的是,学者马永斌和柏喆曾提出“生态网”模式为双创教育的实践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并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4]。同样,本文认为在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发展受阻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汲取生态网的优势,构筑“大学-政府-企业”的三维合作创新模式,以更好的集中资源,促成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永续茁壮成长,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这三个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主体,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模式,促成了彼此间有益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进而实现了三者互利共赢的协同效应。

作者:袁丹 宋鸽 李春虹 单位:广东科技学院管理系

第二篇:高校创新和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摘要】创新和创业教育随着它显著的战略重要性和教育价值引起了教育人士广泛的关注;大学发展创新和创业教育体系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该教育体系下可以对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指导,使学生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想的实践型人才;使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有专业能力的,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关键词】创新和创业教育;实践能力;体系建设

创新和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这一趋势给我们国家高校的教育体系、教育概念、人才培养和其他方面带来了重大的影响[1]。为了构建新形式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其教学模式必须满足经济下和新技术的社会背景要求[2],为大学生自身实践创造能力提供一个学习和锻炼的平台。而对于不同的普通院校,推行创新和创业教育真的有意义么?如果它是有意义的,创新和创业教育体系又该如何构建呢?而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特点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目前普通院校的创新和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普通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定位是模糊的,且呈现边缘现象。大多数院校不懂得如何发展创新和创业教育,普通院校的创新和创业教育规划一直没有与学术学科的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的意图、日常教学等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人才培养机制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3]。其次,目前普通高校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模式同现存的专业教育体系不是相互契合的状况,而是相对分离的;普通高等院校的管理层普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教学二者并无关联,或者关联并不密切;并没有意识到专业的教育体系可以扮演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一个搬运者或是一个载体的角色,可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同样,高校管理方也没有意识到将创新培训和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的专业教育体系中以形成系统化的共用课程体系,来弥补专业教育体系中的短板[4]。

二、创新和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构建创新和创业教育体系的优势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及人才培养等目标表明该教育体系应与自身构建目标和培养目的相符合,相比于常规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学生,教师资源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具有优势,优势分析如下:第一,大学生正值年轻时期,敢于拼搏,并且有充沛的精力和时间,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创新创业事业的锻炼中去。第二,在学校里有大量的书籍资源和师资力量给学生们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并在该教育体系下能够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尽可能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第三,在社会方面,大学生目前还没有生存的压力,所以他们能够更好的去实施自己的创新创业想法。并且企业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有效的实践和发展的平台,使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创新和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把专业教育作为基础,并结合其专业教育,将其扩展,使其适合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且将“缩小创业教育范围”用于特殊的创业技巧训练和商业化运作。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而且还能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还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思想相结合,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能力型人才。对于拥有较强的能力和勇气积极创业的学生,学校更要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行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积累丰富的经验,最终使他们在创新和创业中成为专业型人才[6]。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总体思路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让创新创业教育面向所有学生,结合专业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使其拥有专业性能力[7]。(1)课程体系在所有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就是要遵循这两个原则:第一,要设置跨学科的课程和有创造性的课程。创新和创业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课程,而把创新创业理念带入到专业的授课中需要各个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并且需要各个学科的全面授课。同时还需要强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从而形成内容丰富,操作性强的教育课程;第二,内容设计应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不同于平常的学校课程授课,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操作能力,来保证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学习内容的广泛性。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将采取模块化课程小组的形式,建设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实践模块、普通模块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神。专业模块主要是使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与相应的课程进行结合,指定的专业应该依据其特性去建立他们的课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实践模块的课程主要集中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普通模块的课程则为学生展示创新案例的分析,进行商务研讨会,并且讲述创造性的发展事例。(2)能力体系能力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中最核心的体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完善学生的自学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老师的意图,目标和计划,自己利用各种各样的学习媒介获得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这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学习能力,包含自我规划,自我控制,自我评估等技能。自学能力水平直接反映自主学习成果。专业能力是从事专业的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学生们以后的职业生涯铺垫了良好的开端,并且在很大程度为企业和社会的人才培养减轻了压力。这对学生在他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新的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创新能力泛指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从前人的思想中得到新思想的能力。创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与发现机会的能力有关,包括凭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识别市场机会,获得发展机会的能力。(3)实践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我们应该开展合理有效的实践活动去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增加能力储备,铸造品格。创新创业教育的实习平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主要包括三点:第一,由于创新和创业教育体系下的学生本身已经存在于社会体系中,所以这使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对于创新和创业教育体系下的大学变得格外重要,我们可以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并建立一个真实的训练基地,而这个真实的实践平台将全都为学生所提供。第二,要大力推进产学结合,鼓励学生秉持“实践出真知”的理论,把此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而且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和农村地区开展实践和社会调查,还应该进行科技服务和其他实践活动,充分地了解社会资源分配方法及流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教育,它整合了学校,社会,企业三方的资源,建立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完善且高效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第三,它指引学生把创业和创新想法转化为商业化的实体运作,并设立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产业多元化方面做出贡献。(4)服务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服务系统,否则将难以实现培养目标。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从教学工作人员和学生们的服务、教学资源、管理运营服务三个方面形成相互作用的服务体系。教学工作人员的服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保证;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全体教员不仅仅需要一个双师型队伍,还需要教学人员非常熟悉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和教学方法。因此,具有一个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大学要坚持两个方面走,还应该邀请讲过创业课程且具有创业经历的社会人员或举办过创新创业研讨会的教师,到学校开展讲座学习会。成功企业家的个人经验能够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且他们还可以传授学生实践经验。除此之外,在创新创业学生的服务方面,还应该在法律手段等其他有帮助的方面提供咨询和帮助,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管理运营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对创新创业的教育理论进行调查研究实践,起草鼓励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创业,用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并且能更好的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它的任务是在创业项目中检测和指导学生,为大学生创业建立专项基金,援助学生的技术发明以及他们的自主创业;它的任务是建立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来收集校内和校外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的调整创新创业教育系统,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结论

开放式大学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新的主题。集中研究如何完善开放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满足了社会的需求[8]。创新创业课程包含公众基础课程、普通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这四个课程模块,还包括了自学能力,专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还有三个渐进式的体系,其中包括学校,商业和社会三位一体实践体系。含有教学工作人员和学生们的服务,教学资源服务,管理运营服务这三个相互作用的服务体系。本文提出的观点需要在完善普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于实践,并且根据实践效果不断地修正改进。我们寄希望于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用它来增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张跃华 文斌 任国莉 张武 岳丽红 李岚 单位:佳木斯大学理学院

第三篇: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摘要:英美两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并且都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从政府及社会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师资和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等几方面对英美两国高校创业教育进行分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英国;美国;高校创业教育

英美两国是高校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早的两个国家,通过早期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及发展,高校创业教育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构建了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学习和研究英美两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经验,有利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一、英国高校创业教育

(一)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英国的创业教育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经历了萌芽期、推进期及成熟期三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创业教育发展经验。

(二)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英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结构完善,根据学习对象的学历层次、学习需求及教师的配备等设定不同的创业课程。例如,英国高校根据层次和知识体系的不同将创业教育分为“启蒙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三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根据学习对象的学历层次将创业教育分为本科生创业教育和硕士生创业教育,针对本科生的创业课程主要侧重于理论学习,而硕士生的更加侧重于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师的配备又将创业教育分为商业基础课程和商业原理课程。商业基础课程多数由高校内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讲授,可以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当然,英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划分不止从以上几个方面,还有从根据高校特点和学习对象的特殊需求等方面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英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主要通过课内创业教育课程和课外创业教育活动两种方式进行。课内创业教育课程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法和研讨式教学进行,而课外创业教育活动形式就比较多样,例如,成立学生社团创业部、举办商业计划大赛、创办创业暑期学校、开展大学生创业论坛等。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良性快速发展离不开英国政府支持。英国政府有专门的创业教育政策制定部门、建立专门的高校创业项目、设置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机构、提供创业教育基金。英国政府有四个部门专门制定与高校创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政策,分别是DFES(教育和技能补)、DTI(工贸部)、HMT(财政部)和ODPM(首相办公室)。1998年,英国政府启动TheGraduateEnterpriseProgramme(大学生创业项目);2000年,启动EnterpriseInsight(创业远见项目),并且此项目在2004年还增加了创业网站,每年举办创业大赛来推广创业活动。1999年,成立UKScienceEnter-priseCentres(英国科学创业中心),发展到2004年科创中心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创业机构,也是高校创业的主要管理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成立的管理机构NationalCouncilforGraduateEntrepreneurship(全国大学生创业会),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英国政府在高校创业教育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先后启动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科学创业挑战基金”“新创业奖学金”和“全国科学技术和艺术捐赠基金”[1]。英国社会各界对高校创业教育也提供了资金和平台的支持。由英国企业资助和民间团体赞助成立的“王子基金”,帮助一些被社会抛弃和处于社会边缘化的青少年,通过创业活动融入社会[2]。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咨询和指导。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成立校友商业网络,共有九个不同专业的分支,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分支参与创业活动,并且有机会进入到大公司进行访问和学习。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始于哈佛大学,至今已经有将近70年的历史了,已经形成非常完备的创业教育发展体系。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普遍采取辐射全校的模式。最初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针对商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学生,根据他们的需要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的覆盖面较窄。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创业需求,许多高校的不同学院开始基于专业特色设置创业课程,不同专业的教师可以基本专业特点设置适合该专业学生创业的相关课程。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高校逐渐改变了“专业布局,条块分割”的创业教育局面,开始设立跨学科的创业教育课程,打破了创业教育的学科限制。例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就开设了许多跨学科的创业课程,如“创业学和化学企业”“设计者创业学”“小型商法诊所”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受到大量非商专业学生青睐[3]。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领先发展和其重视专兼职创业教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是分不开的。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教师需要有高新企业见习或者创业实践经验的,并且担任创业教育教师后仍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曾经美国石油交易公司的创始人、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也是杰斐润滑油国际公司66的发起股东、董事和经理StephenSpinelli.Jr博士,现分别担任阿瑟—布兰克创业学中心主任和百森商学院创业学分部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对教授的招聘要通过定期考察、职位竞聘和业绩认可三大关才可以开始教授生涯,Intel公司现任董事长An-drewS.Grove,从1991年开始在斯坦福商学院每年秋季开设1—2门课程[4]。美国高校还很重视对创业教育教师的培训,1984年,旨在培养创业师资的Price—Babson项目创立;考夫曼基金会联合一些大学提供了“创业教育者终身学习计划”项目,对创业教师进行有关创业教育知识和创业实践的培训;美国百森商学院设立的“创业师资研习班(SYEE)”每年面向全球培训创业教育教师。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多样化的创业教育机构。高校创业中心,主要是进行创业教育的研发、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实施、创业教育外延拓展等功能。创业研究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目的是开展学术交流;为创业研究者提供人际沟通机会;出版会议交流论文、索引、文摘及相关信息。Entrepreneurersassociation,由比较杰出的企业家组成,这些企业家们与大学生分享创业经验、参与创业教育教学,还为高校创业中心提供资金和各种捐助。Braintrust,一般由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等专家组成,通过定期会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与外部加强联系。Familybusinessresearchinstitution,主要开设家庭企业系列讲座、家庭企业研讨会、颁发杰出家庭企业奖、帮助家庭企业快速成长并成功地把企业交给下一代[5]。

三、英美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辅助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是一个以高校为主体,政府和社会为两翼的生态系统。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和推进仅靠高校这一主体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社会辅助创业教育的实施,通过政策上的引导和社会的支持,实现高校创业教育良性发展。美国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辅助体系方面构建的就比较完善。美国政府在政策法规上建立了以《小企业法》为核心的法规机制,在市场运行机制方面提供多种贷款选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通过小企业投资公司对创业型企业进行长期投资[6]。美国社会方面也积极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由非政府组织创建了各种组织机构、智囊团和种子基金,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服务。政府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引力”,对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及创业活动的开展起到引导作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上升阶段,政府正在积极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持续有力的政府支持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很重要,所以政府应当逐步完善创业优惠政策、完善创业服务机构的投资建设、引导社会创业文化氛围的形成、加强相关税收、资金与信用制度的建立、加大创业项目的资金投入。社会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助力”,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所以应当积极努力的营造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开放企业与社会其他各类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咨询服务、构建多种非政府第三方创业组织等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实现以高校为创业教育主体、政府与社会为辅助的高校创业教育的良性运转。

(二)构建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创业教育过程中最具活力的一环。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对于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而在我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创业教育教师的数量及来源、专兼职教师的配置、教学方法及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等方面还很不完善。通过对英美国家的创业教育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首先,要扩充师资来源、充实师资队伍、严格选拔程序。广泛吸收社会上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经营者、各专业学者、知名创业者、就业领域专家等,并且对严格选聘程序。其次,要改革师资管理形式,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我国大部分高校采取依靠商学院或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形式,这样很难协调教师在本院系的教学活动与创业教育教学活动,所以应当一步步健全师资管理体制,可以先建立校级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设立创业教育教研室,而后再此基础上重点建设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构建优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在此阶段发展较为成熟的基础上以本校专职创业师资为基础,吸引企业家及外校创业教育教师、访问学者,来不断的充实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最后,要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实现“引进来、走出去、促学习”的培训模式。“引进来”主要指在引进外来创业专家的同时,也应当利用这些资源来培训和发展本校专职创业教育教师。“走出去”就是学校应当积极选派教师去参加社会各界举办的著名创业师资培训项目。“促学习”是要求学校应当定期对创业教育教师进行校内培训,并且建立与政府、企业和兄弟院校的创业教育交流平台,为本校创业教师提供学术探讨的实践互动平台。

(三)构建有层级、宽覆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经过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十几年发展,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基本已经普及到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度,学生的参与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且种类多样,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通识课程、有面向创业精英班和强化班的创业教育课程、还有国际劳工组织设立的创业教育课程,而且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在探索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相融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存在着缺乏高校自身特色、课程体系的整合度不高、教学方法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高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一,确立有层次、有目标的课程体系。层次分明的教育课程目标是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础和方向。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及学生的不同类型确立相应的课程体系[7]。我国高校主要按学科设置和办学特色大致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专业学院、师范类院校及高职院校。高校中的学生可按照学历层次分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按照学生群体的需求可分为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所处区域及自身优势。第二,形成内容丰富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英美两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其高校创业教育经典教材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引进国外创业教育教材的同时,可以结合本国实际经济形势、学生特点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教材,各高校也应当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地域及本校特色开发本校的创业教育课程。第三,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多数的创业教育课程都强调参与性与实践性,这就要就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中要采取更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开展项目教学、在课堂上采取角色扮演法、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和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开展实践教学等。

(四)设立多样化、专门化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可以为高校创业的师生提供活动场地、咨询服务及技术资金支持等,是创业的成效更加显著。像英国政府成立了国家创业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委员会来管理全国的创业教育,英国的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专门创业教育机构,如拉夫堡大学有专门的创新中心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场地及专业化指导、利兹城市大学有国家级教学优异中心致力于促进英国创业教育发展。美国的创业教育机构也是多样化的,如美国的MIT校园中包括有MIT10万创业大奖赛和创业俱乐部、美国加州大学的安德森商学院创办的创业协会、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角、麻省理工学院成立的创业中心等。相比之下我国的创业教育职能多数依托在学生就业中心、学校的某个学院或者是教学管理部门,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规范性,更谈不上灵活性和多样性。近年来我国逐年重视创业教育工作,对于今后的发展可以借鉴英美两国的经验。一方面,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专门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例如像英国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另一方面,联动政府、高校及社会构建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构建的创业教育组织可以保证创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政策要求保持一致,还能得到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学校和社会合作构建的创业教育组织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和创业指导。

作者:鄂媛媛 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第四篇: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内容摘要】作为教育发展以及教育改革重要趋势,创新创业教育给高校教育体制、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带来巨大冲击,高校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逐渐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高校人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对创新创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本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要性作了分析,结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为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经济社会日渐发展促使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也愈加关注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创新对民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对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际竞争实质就是综合国力竞争,科技与人才对构建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需要结合国家发展需求来提升科技水平,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高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高校学生创新精神,进而有效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总之,高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二)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从目前发展来看,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如果无法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就需要通过创业来满足主导需求。在进行小企业创办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实现人生理想以及人生价值,有利于满足学生自我价值。知识经济飞速发展促使高校学生能够展示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人生价值,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促进高校学生自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发展,高校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结合自身发展领域来创新创业思想,实现高校学生人生价值。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后。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着认识误区促使一部分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学生尝试当老板,认为自主创业往往只是少部分人能够实现的,因此,高校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并不大。由于对创新创业理解方面的庸俗化促使创业活动更加集中在利润以及财富功利性方面,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责任因素。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往往并不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实际教学往往拘泥于知识传授,也就是针对精英学生群体,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二)缺乏健全的课程体系。从目前发展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但是却并没有构建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很少创设创新创业相关的必修课程,大多是以选修课程设置,再加上缺乏教材支撑促使高校并没有统编统一性的创新创业教材。为了能够有效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在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配套课程,进而缺乏较为稳定的实践平台以及实践基地,学生往往只能够通过创业设计竞赛等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促使创业实践陷入形式化。

三、新时期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更新。高校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明确教育目标,转变过去缓解就业压力的工作目标,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业意识,为创业教育指明方向,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实际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去,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学科教学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效关联。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高校将课程设置成为创新教育以及专业教育两方面内容,那么就需要赋予不同教育内容,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使得其能够融入到实际教育过程中,依托专业教育基础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升华专业教育内涵,重塑专业教育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操作性以及具体化。(二)实现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结合。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科技竞赛依托作用,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科技竞赛、创业论坛等等,利用多样化课外活动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外创新活动中,培养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还需要利用科技社团来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利用多样性课外实践活动来逐渐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实现重点培养与普遍培养有效结合,结合主题性活动来逐渐开拓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纽带作用,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教育任务以及教育内容,诸如,参观成功的创业企业、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来接受创业经验等等,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学氛围内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活动中。(三)结合学校特点来实现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从本质内涵,还是从开展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宽跨度以及深层性的发展特点,这就促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选择方面呈现出多重性。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综合性高校角度分析,为了能够培养创新性人才,需要重视技术产业化以及成果化,促使科技技术逐渐转化成为生产力,进而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在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素质教育基础上,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升实际教育质量。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师资力量直接影响实际的教育效果。从目前来看,国内外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是兼具理论教师、实践教师,聘请创业方面的研究专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培养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意识。同时,高校还需要重视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和进修,鼓励教师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这样能够促使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创业相关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

四、结语

高校需要重视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校学生创业能力以及创新素质,有效缓解就业方面的巨大压力,体现高校学生个人价值。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日渐发展高校需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利用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结合专业教育特点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培养高校学生创业能力以及社会荣誉感,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教育实际来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汤玮琳

第五篇: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摘要】针对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着如创业启蒙时间晚和创业意识薄弱、创业课程偏向理论知识、创业教育导师队伍缺乏专业性以及学校和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应策略,分别从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以及建议完善融资策略方面促进创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策分析

1引言

如今,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被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前进动力。对于创业教育的目的有不同的说法,有研究者认为是为了培养能够创造工作岗位的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还有研究者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创业者的素质,特别是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的要求[1]。无论哪种观念对实施有效的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都具有显著意义。本文主要是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对当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其问题进行思考。

2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如今,创业教育与之前比较,已进入新的阶段。从学校层面,创业教育理念采用小组形式,教学方法从课堂填鸭式教学转变成行动导向教学,发挥小组成员潜能,创办模拟公司,完成各类实岗任务最后形成计划书和路演汇报,并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市里、省里的创业大赛。从学生层面,很多学生经过创业教育已经在思考创业和就业,思考人生的发展方向。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2.1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一份权威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而该校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千分之三。而据美国高校和雇主协会统计,美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参与率超过20%[2]。另一份调查报告,参与调查对象是一万名韩国在校大学生,结果显示有28%的同学表示毕业后放弃就业,会选择自主创业。经过比较发现该校创业比例低,大学生缺少创业精神。2.2创业启蒙时间太晚该校整个创业氛围不浓厚,究其原因是大学生生涯规划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经过不断修订和完善,大三下学期已基本确定职业方向。该校的创业启蒙通常从创业课程开始,而创业教育课程是大三或者大四开展,很多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创业相关知识,在生涯规划里从未想过将来创业或者参与到别人的创业,所以接触创业启蒙太晚,导致整个校园里没有形成创业氛围。2.3创业课程偏向理论知识该校的创业教育和一般课程模式有很大区别,学生对创业课程设置给予很多好评,但是目前的创业教育基本都是单纯的理论分析教育,是一种从知识到知识的传递教育,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各种创业案例的分析以外,每节课都有任务驱动,结班时需要上交商业计划书和ppt路演。但创业课计划书内容仅仅是模拟创业,局限于纸上谈兵,实践方面没有给予太多指导,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创业所需要的能力,才能完善创业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2.4创业教育导师缺乏专业性该校的创业教育导师一般是该校辅导员,看似在大学里辅导员是创业课最适合人选。因为辅导员工作在学生一线,了解学生的思想及性格特征,是学生的引路人。但是由于辅导员或者其他在校老师本身一直在大学校园里,没有参与创业的经验。教育部一直强调应用型本科大学应具备“双师型”人才,高校教师应到企业中锻炼成长,增强实践经验,更好地为高校服务。但双师型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仍处于成长期,因此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仍缺乏。2.5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的创业教育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虽然现在学校已开设有创业课程,市里和省里也会定期组织创业大赛。但总体来看,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其一是创业课程并非必修课,而是一门选修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与创业课,创业课程并未覆盖所有学生;其二对于市里或者省里组织的创业大赛,学生参与率不高。

3地方高校创业教育问题分析对策

针对上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问题的分析,根据问卷调查,座谈会发现的问题以及创业课和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应对问题的措施,以此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3.1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该校为应用型大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学校层面甚至是各院系和多个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将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一般情况下,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去企业实习或是见习。对于创业教育,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其一,该校可以定期将创业实战经验丰富的创业成功者,参与创业项目人员请到学校,开设创业讲座和指导创业实践课程;其二,该校可以联系企业的一些创新项目,让在校大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其三,高校教师应深入到企业内部,参与项目的策划,运行等。这样不仅解决了缺少专业创业导师问题,还能增加学生创业课程实践训练。所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显得尤为重要3.2营造创业氛围通过多渠道宣传创业理念和创业精神,如海报、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网络等等进行宣传,让学生尽早接触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创业实践课程应改为必修课程,覆盖所有学生,从中找出有创业想法的同学,激发学生创业并带动周围的同学创业。3.3完善融资政策笔者给学生上创业课时发现资金问题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来说是最大问题。虽然政府创业政策扶持中提到,在校大学生可以申请贷款创业,但是在实际贷款时发现,必须有财产抵押担保,另外一项是可以风险投资,但实际上风险投资一般不会给初创企业。综上,大学生创业融资最可行的方法是学生本身、家庭、亲戚朋友那获得,这对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有很大障碍。所以建议政府对大学生创业融资方面能宏观调控,出台更优惠的政策。

4总结

对当地高校创业教育问题的提出和应对措施还需要在实践中一步步发现和完善,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样对高校负责就业和创业的老师仍是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努力完善创业教育方案,让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同济教育研究,2011,(3-4).

[2]张庆祝.在创业型大学建设中推进创业教育[J].创新与创业教育.

作者:张海华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数学科学与应用学院

第六篇: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摘要:就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就如何开创科学教育模式制定了策略。对全面提升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符合教学改革要求,实现更大的发展与提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1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

1.1欠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目前,较多高校仍旧过分关注大学生就业,这直接导致本应占较大比重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教师与在校生没能正确树立创业创新教育理念,导致教育模式过于单一,无法同计算机专业教育全面有效融合。事实上,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并非单纯培养出多少优秀创业人才,而是培育出一批素质优秀的创业人才,可快速消化吸收先进文化与思想,突破传统文化思想的禁锢。为此,各大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开展具体工作时,各高校应独具特色,将有关政策作为标准规定,依照自身实力水平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升华。

1.2人才培养同创新教育存在矛盾

当前,计算机专业早已成为我国各大高校的大众专业,区别在于各高校专业特色各不相同,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必然不同。依照计算机专业工作性质可将其分为应用、工程以及研究等领域。以某高校软件专业为例,其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打造素质优秀、品德高尚、理论扎实、基础过硬,具备优秀的研发与实现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其目标的设定却没有涵盖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该类目标实属不合理,无法同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相容,因此对后者的持续全面发展形成了阻碍影响。

1.3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从我国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师资力量方面审视,较多高校普遍欠缺兼具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学人才。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师资队伍这一核心基础,人才的培养主要途径需要通过教师完成。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发展仍旧处在逐步壮大阶段,一些高校教师教学人才通常为研究型教师,他们在学术方面成绩突出,然而创新创业能力却始终欠缺,无法完成良好的自助开发。另一方面,一些具有较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其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却无法获得高校学历、科研方面的认可,同时对于这些教师自身来说,他们更倾向于从事自己的创业,并不向往于在高校有多大的发展。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教师更多从行政管理部门调配而来,专业理论知识不足,无法支撑实践工作,虽经过培训可弥补欠缺,然而创业实践经验始终不足。组织创新创业课程多半是讲解理论知识,欠缺更深层次的实践技巧环节。

2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对策

2.1正确树立创新创业教育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人才培养不应局限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良好的责任感以及相应的实践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应将发展创新创业能力置于重要位置,通过实践清醒地认识自我,提升素养。培养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并非朝夕之事,而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完成,该项工作具有较高的系统性,为此应激励创新创业理念对高校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正面影响,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合理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的全面更新改革。计算机技术快速更新的特征决定计算机行业人才需求的基本点在于创新,唯有创新,方能更快适应社会需要,实现更大的突破。为此,计算机专业应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激励学生形成强大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应更新教育思维观念,辅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我们应牢记,唯有正确观念方能更好地引领行动的开始,而具体方式方法决定了学习的根本效果。为此,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阶段中,首先应全面意识到专业教育同创新创业教育两者的关联性,令单一理论教学变得更加全面、更加优化,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创业意识,更新高校培养人才模式。

2.2设定契合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教育归根结底在于锻炼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潜能以及更高发展的水平。创新创业教育归根结底在于锻炼并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使他们具备创业规划以及自主创业的科学意识。人才培养目标是否明确关系到计算机专业培养同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与发展。为此,我国高校应加快更新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发展培养目标,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宗旨,消除两者矛盾。例如,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可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透过组织丰富教育活动,辅助学生掌握更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良好的专业技能,同时应具备创新意识思维,善于洞悉计算机行业发展商机,具备良好的协调管理以及领导才能,在应对问题时具备一定的挑战精神。

2.3创建高水平教师队伍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阶段中,师资队伍建设尤为关键,高校应全面优化人才引进以及培养制度体系,利用科学的选举制度形成良好、充足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在专职教育人才方面,高校可由社会之中引进更加优秀、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还可加强校企合作,使一些企业家来到学校作为兼任教师,为学生带来更新的思想与优质课程内容。计算机领域之中成功创业人才辈出,高校可邀请该部分人才作为讲师、兼任教师,为学生传授更加实用、丰富的创业经验,同专职教师分享经验。另外,高校可召集内部专任教师组织创业教师课程培训,使他们夯实基础知识,提升教学技能。再者,高校应在科学研究上给予必要的政策与经费支持,激励更多的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参与计算机行业领域重要的学术研讨会,令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教师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与充实,能够快速把握行业前沿动态。

2.4强化计算机专业课程系统建设

纵观当前行业形势我们应明确,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课程应积极向着通识课程领域迈进,即促进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内容的有效相容,构建一整套功能相互穿插的多元教育系统。具体来说,高校应积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依照类别、特征开设必修、选修课程内容,并将两类课程划分管理。必修课程应将基础理论学习作为教育重点,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选修课程则应将创新创业个性化教育作为重点,关注于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水平的提升。另外,针对高校当前各类公共课程应做进一步完善更新。一般来说,公共课程体系通常比较完善,高校可借助创新创特色农业论文业理念在原有公共课程之上做优化更新处理,添加丰富的创新创业工作理念,做好各类文化课程的有效对接融合,利用公共选修课程教育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以及能动性。再者,高校应力争利用好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教育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力,将丰富的创新创业元素添加到专业课程助推专业课程系统的优化与完善。

3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育应积极突破传统培养模式,全面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依据计算机专业发展特征,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正确树立教育观念、设定契合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人才培养目标,创建高水平教师队伍,强化计算机专业课程系统建设,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实现更大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钱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8)

2陆艺.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的路径转向[J].扬州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2)

3肖声.创业教育在职中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4陈能军.对应用型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市场论坛,2009(12)

作者:赵智超 吴铁峰 单位:佳木斯大学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分析(6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264295.html

    相关专题:取熊胆 形容内涵的词语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电力企业管理模式与变革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