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我国重视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宁夏地区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后续产业的发展也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灵武市实际,分析了其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问题;对策;宁夏灵武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耕作方式不合理,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发展,一项重大举措即为退耕还林,其可调整山区经济结构,对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各地结合实际,积极采取退耕还林措施。经过努力,退耕还林工作取得的成效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与此同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灵武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历史悠久,四季分明,有充足的光照和热量资源,蒸发强度大,气候较为干燥,平均年降水量为200~250mm。灵武市自2002年以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下,积极结合当地实际,围绕退耕还林尧封山绿化等措施探索适宜的环境治理模式,初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逐渐发挥出一定的生态效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尧农户收入的增加等有积极作用。本文结合灵武市退耕还林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其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各地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没有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明确,造成了2个后果。一是区域发展动力不足,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二是无法实现产业化发展。产业化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若发展方向不能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一致的目标,难以获得突破性成果[2]。
1.2未制定明确的发展模式
在退耕还林地区,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即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模式。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院一是不完全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基础,难以制定出凸显区域优势的发展模式;二是不了解区域内的优势资源,缺乏深入的认识,因而在制定发展模式时难以结合区域特色,不能达到模式和特色的较好融合[3]。
1.3未制定准确的发展原则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还包括未明确区域发展的原则。根据灵武市的实际,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一直在优先保护生态还是优先发展经济上不断纠结,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没有准确把握好发展原则。在退耕还林地区,其后续发展的一个首要原则即为因地制宜,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可在结合当地优势发展经济的同时达到保护生态的效果。但是实际发展中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发展原则,难以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2对策
2.1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明确
要使灵武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得以持续发展,一项重要措施即为明确发展方向。一般退耕还林后,当地传统农业结构会发生大变化。为了发展区域经济,需要因地制宜就未来农业发展做好调整。灵武市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结合宁夏党委尧政府对整体经济的规划,将当地生态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坚持林草尧林果尧林药三结合,积极发展后续产业。近年来,灵武市特色经济林获得了较快发展,特别是灵武长枣目前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尧农业结构调整尧农户收入提高的重要支柱产业,灵武也获得了野中国灵武长枣之乡冶的美誉。
2.2结合当地实际制订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
在退耕还林区,后续产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尤为重要。灵武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要获得发展,必须将其与其他产业结构有机联系起来,以增加退耕农户的收入[4]。以灵武市为例,可在部分地区重点发展枣树产业,包括对红枣进行深加工等,还可在灵武沙区重点发展麻黄等中药材;此外,还可利用当地的特殊地貌发展生态旅游业,如灵武市的白芨滩。
2.3结合区域特点明确发展原则
要解决退耕还林地区后续产业的发展问题,一项重要措施即明确发展原则。一般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均有所差异,适宜的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但一个必须要坚持的统一原则即为因地制宜。灵武市的气候尧土壤等资源均比较适合长枣的生产,当地栽培长枣的历史较久远,品质优良,果肉口感极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开发潜力。在当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灵武市因地制宜地发展灵武长枣及其相关产业,不仅促进了长枣产量及品质的提高,而且红枣的深加工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目前,灵武长枣已经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之一,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尧农户收入增加等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王泉 杨志刚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