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子商务大环境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教学也在不断发生变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以难以适应当前多元化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为此如何构建其多元化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成为了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将从构建多元化高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着手展开论述,并对构建多元化高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化;高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构建
一、构建多元化高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电子商务是一门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通过全面分析与讲解电子商务基本理论、应用以及交易模式等内容,且辅助以开展一系列电子商务操作与技能的训练来让学生能够将电子商务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以方便学生更好的了解与掌握电子商务理论相关知识,并且更好的让其理解与实际操作电子交易过程,提升其实务性。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增,为了更好的满足高职院校专业特色性、生源多样性、学习差异性等特征,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中构建起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满足各类学生的具体需求,且有有利于构建起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的能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二、多元化高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构建
1、案例教学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了教学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学方法较为单调与呆板,加上电子商务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往往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因此,为了有效转变该中线向,教师应当采取有趣、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案例教学法便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案例,如淘宝网、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来引导学生对B2B、B2C、C2C这几种经营模式及其特点进行思考与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来对信息进行加工,主动实现意义建构,从而加深对这几种模式的认识。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对当前钓鱼网站泛滥,并通过虚假页面来骗取卖家付款的案例进行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安全要是进行思考,最后,组织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与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讨论与总结。通过运用该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好的激发其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2、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完成某一项目的过程中。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并将其转变为自身的经验与能力,进而实现其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在开展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全面分析该专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和具体工作流程与内容,从而科学制定出教育教学目标,并重点围绕电子商务模式、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电子商城交易、CA认证、网上开店实务等内容开设计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例如,教师可设计一个网站建设与网络营销的项目,让学生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来搜集与调研当地玩具以及珠宝产品的特色、盈利模式以及网络环境等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来设计网站建设与网络营销方案,且将项目实施与完成情况以及小组分工情况与心得体会编写成报告在班级上进行汇报。最后由教师与其他学生来对其报告进行评价。汇报完毕后,学生可将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并进行共同探讨以制定出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学生既能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有效联系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现方法,让其更好的认识到电子商务系统实现的过程,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3、校企合作由于模拟实验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成为了高职院校所亟需积极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积极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管或技术人员来对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网络贸易实操等内容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并邀请其对学生的实训教学进行指导。不仅如此,还应当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由第二学年开始,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布置顶岗实习任务,鼓励学生通过课余或是假期的时间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的时间工作,以亲身接触该专业的实际岗位内容,并提高其职业能力。可以通过开展产品调研、策划以及推广等工作,来将产学有效结合起来。在学生实习完毕后,根据实习单位所提供的实习评价或鉴定来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以及学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与实践性的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社会需求,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以及就业优势,进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宁丹丹.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探讨[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6(3):156-157.
[2]吕薇.”互联网+”时代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C]//同行2015年.2015.
[3]林芳,有机农业论文林雯.信休闲农业论文息技术环境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J].软件工程师,2014(6):35-37.
作者:朱元青 曹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