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鉴国内外经验,优化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现实意义
在这样的国际化大背景下,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加快改革,积极应对挑战,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护理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等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2008年我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因此,如何借鉴国内外经验,优化和细化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层层分析、逐步细化,构建出包括4项一级目标、7项二级目标和31项三级目标的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体系。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既丰富了培养目标的内容,也增强了培养目标的可操作性,同时也为今后制订本科护理教育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2对护理本科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一直被放在我国教育的首位。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公布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护理本科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因为通过对护理本科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培养其具有先进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充分发挥其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职业道德素质: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一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十行为规范[5]〔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的工作范围由单纯的疾病护理扩大到对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整体护理〔。为了能够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职业道德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不仅要富有爱心、责任感、同情心,还要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保护患者的隐私、具有法律意识而护理本科生作为即将走向护理工作岗位的人,他所具备的职业道德直接决定了他的职业行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社会、对人的健康、生命质量抱有强烈道德责任感的人才能稳定护士队伍、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护理是一门同时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与医学相交叉的应用学科,同时随着护理工作范畴的扩大,要求护理本科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掌握医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公共基础知识。对于护理专业教育,培养学生能够完成正常的临床护理工作,这不仅是护理本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进一步具备从事护理研究、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工作的基础。整体护理模式的兴起以及护士角度多元化的特点决定了除了培养护理本科生具备护理学专业基本知识、技能外.还应对其进行曹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心理、护理伦理、社区护理等多方面培养。国外研究发现,在实际工作中,随着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增强,护士工作的主动性也随之增加[6]。因此,评判性思维被认为是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但是培养学生具有评判性思维不能单独通过某一门课程的开设来实现,它需要各科教师将这种思维在授课时贯穿始终,以实现培养目标。伴随着我国加人WTO,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与国外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护理人员在国际范围内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培养护理本科生能够使用专业英语和掌握多元文化的知识,并根据每个患者不用的文化背景,制订符合其个体的整体护理计划,是护理本科生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护理工作的繁重以及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工作条件恶劣,如灾害、战争等,这些都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要培养护理本科生能够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能够以良好的身体素质来适应护理工作和应对护理实践过程中的突发状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也随之增高。人们希望护理人员能够在护理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创造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有研究l目表明,良好的礼仪、职业形象和沟通技巧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护理本科生进行美育素质教育是必要的。
3小结
依据人的全面发展论,在分析我国护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特征与要求、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基础之上,以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专家咨询法作为技术途径对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进行研究,优化了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上,明确列出对学生在德、智、体和美方面的具体要求,使目标的可操作性提高,为构建国际化背景下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白洁 徐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