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音乐审美教育异化分析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性异化表征

音乐审美教育,是塑造人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从而体验与创造美的教育。音乐审美教育从几千年前的孔子便有考究,而在当代以非审美为目的的音乐教育,不断在具有社会功能性思潮的冲击下,渐渐失去了原本音乐审美教育的初衷。德国诗人席勒认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然而教育的目的从原始产生来看,是将历史所延续沉淀下的全人类最优秀的、精髓的文化和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教育作为能够创造价值与奇迹的媒介是很神圣的。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又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为教育提供了美学的品格和审美的视角,以促进人的自我修养与心灵净化。审美是一种艺术的体验,本应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而伴随着历史的自然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反而将一些嘈杂的污秽的元素渗透到艺术的审美体验当中,便使得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迫和束缚。教育失去了它本质的目的,在功利的驱动下,将教育的作用扭曲的变形,把对美的体验和培育的过程变成了“生产产品”的过程,从而变成“审美教育被异化”。

二、音乐审美教育功能性异化根源

(一)社会的功利性导致

功利性如今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像毒草一样蔓延在音乐审美教育的方方面面,“证书荣誉”正是音乐审美教育功利性的典型现象体现,评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是否才艺精湛,一个重要取向和评价标准就是证书荣誉,是否拿到了英国皇家考级的顶级证书?是否拿到了中国音协的钢琴十级证书?笔者曾经在拉萨一所民办艺术学校任教,遇到过这样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由于马上就要面临小升初,家长要求当年的暑假一定要拿到音协的钢琴十级证书,原因是有可能会在升入初中的过程中得到加分。她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八点钟准时开始练琴直至深夜十一点。在暑假,她更是每天坚持六到八小时的练琴时间,身为老师,面对她不忍竟大于期盼。

笔者相信女孩的妈妈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初衷,一定不是抱着如此功利性的心态,而更多应该是希望女儿通过钢琴的熏陶,拥有不同于常人的艺术气息,也就是笔者强调的审美体验。音乐教育的原始价值和意义是不断开发和挖掘受教育者对音乐审美体验的潜质,以促进人格的不断发展。孔子在《乐记》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人格的教育应当在“乐”中得以完善。而当代的艺术追求者和艺术教育者往往在“乐”的学习中丧失了对人格艺术本身的认知。正如夸美纽斯所言:“教育成为了学生才智的屠宰场。”在当下功利性价值倾向的影响下,本是审美的音乐教育反而更多地成为了很多外在功利性的目的和手段,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产生了异化。

(二)学校的附庸地位导致

笔者在经历过艺考及考研之后,深知音乐技术培训的难度以及它对身心的考验,解题式的曲式和声,高等数学列式的高级复调,每一个承受过专业培训的练习生都能够明白,在这样一场场残酷的考试中,原本艺术气息孑然一身的受教育者们早已丧失了当初对音乐的热枕,失去了原本的活力,从而变得麻木而机械,毫无主见与创造力。其实,从更深的一个角度再看,即使是有目的性的音乐功能性教育,也必须依赖一个充满信条的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基础,你怎能想象一个对音乐毫无审美和判断力的人,成为一个音乐家?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中,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师范音乐教育,他们择优录取之后的重点培养,往往致力于仅仅会唱几首咏叹调,几首法国或是德国的艺术套曲,甚至没有了解莫扎特的古典和规范,就去任凭感觉唱出威尔第的浪漫与自由。往往越是传统的、经典的文化在拥抱现代化、拥抱功利性的过程中往往更彻底。现代的音乐教育的过程强调简单模仿甚至死记硬背,缺少对作品的理解与创造力。音乐审美教育本是一种素养的艺术,反而在受教育者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素养的信条,只剩下了狭隘的艺术。学校教育的目的在社会功利性的影响下开始从培养一个充满创造力的表演者转型为培养一个机械的表演者。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异化

(一)社会价值的重塑

社会功能性的冲击价值偏向对音乐审美教育造成了强烈的负面影响,这不仅是教育本身价值的异化,更是对受教育者人格成长的误导和扭曲,笔者作为一名音乐教育研究工作者,深知在抽象的美学视野下的音乐审美教育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多么来之不易。我国有着几千年的音乐审美教育传统,尽管当下的应试教育以及非审美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地破坏了最初音乐审美教育的传统元素。然而不可避免的,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改革开放的迎来,想要通过拒绝功利性诱惑,经济发展从而保留并延续音乐审美教育的纯净那是不现实的。历史文化正是在破坏中得到成长和壮大。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修内,音乐是审美的体验,是美的一种表达方式,行为是外在的,而心是内在的,通过美的体验有感而发,来表达感情,可见音乐的审美教育对人的塑造,以及社会道德的规范具有着重大的影响,乐是圣人所偏爱之物,因其可以改善民心,感人至深,所以先人才极其注重乐给社会带来的教化作用,规范校正不良的功利性,腐败性的毒草现象。笔者认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传承和规范是当今嘈杂的社会所急需的,就要采取必要的社会价值重塑,要纠正和肃清功利性的价值观,旨在挖掘个体潜能,培养对艺术的崇拜与热爱之情,培养对音乐的感受以及综合审美能力。

(二)学校素质教育的重塑

高等艺术学校教育应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清晰的教育目标。全面把握艺术教育的素质养成,注重艺术精神的自我提升。开设与自身专业相辅相成的补充与拓展课程,了解历史由来,并扩展前沿动态以展开学术研究。做到实课实上以培养艺术人才为衡量标准,与现代化竞争压力附庸条件脱离。而在学校音乐审美教育中,音乐教师应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音乐教育者们把艺术作品的“美”传授给学生,强调培养与塑造鉴赏的能力以及鲜活的创造力。而非强行的识谱节奏或是要求单单声音的特质,感受美,传递美,从而创造美,要慰藉输入而非强行接受。

再好的音乐作品,如果脱离了“审美”二字,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教育意义,审美教育变成了空谈。而在审美教育中,告别了强行施压,求学者的创造力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实为重中之重,“审美”过程从根本上来看,正是一种主题主观意义上的全身心投入的体验过程,然而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逐渐掌握音乐的基础技能技巧之后,便能有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正如柏拉图所言,“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敏捷的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和自然界事物中的丑陋,很准确的加以批评,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欣赏他们,很快把他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会变得高尚优美。”愿所有走在艺术道路上的求学者都能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作者:赵瑛琪 单位: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音乐审美教育异化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174547.html

    相关专题: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胆拿掉会怎么样


    上一篇: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ERP系统财务管理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