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榆林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城市管理参与主体单一尽管榆林市已经建立了区、街办、社区三级网络运行平台,但所有城市的管理和问题的处理仍以政府为主,缺少与市民、社区、企业及非政府组织互动的功能,城市管理系统是以微观事件为驱动的城市管理问题发现与处置系统,注重的是事后处置,缺乏对整个城市存在的系统性和全局性进行宏观监测,无法从城市问题产生的源头进行监控,无法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缺乏有效的预警预报机制,削弱了数字榆林应有的功能。2.数字化运行机制和发育环境有待优化数字化建设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政府门户网站功能单一,信息量少,一些部门网站建设不配套,缺乏标准规范,技术设备落后,管理封闭,各部门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交流不顺畅,形成了“信息孤岛”,缺少一个统一有效的业务工作平台。同时,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发展进度不平衡,榆林市政府和大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较快,但一些县区和部门因重视程度不一存在明显滞后,影响了整体作用发挥。3.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不足,高级信息网络人才缺乏榆林市信息化人才总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低水平应用型人才多,高水平开发型人才少,软件人才严重缺乏,科技管理领导甚少,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导致一些已有的先进设备未能正常使用,一些已有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功能无法充分运用。
二、数字榆林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有效对策
1.加强资源整合协调,集约高效地推进数字化建设为解决榆林市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等问题,应该成立综合化信息领导机构,制订榆林市建设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组织协调信息共享平台与数据库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事宜。要制定榆林市统一的信息化应用规范标准体系,加速资源整合,系统整合和业务整合,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共享提供保障。要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及综合开发利用,消除数字化差异与损耗,形成充分涵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两大职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加快改造各部门局域网,扩大网络规模容量,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性能,积极引导通讯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信息网的三网融合。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促进电子政务信息化政务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先导和核心。数字化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的概念,而是信息发展模式在城市运转中全方位的渗透与融合,是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政府不仅要为城市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且应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起带头和示范作用。榆林市应以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部门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为核心,完善充实“中国榆林市”门户网站和区县、部门网站,优化政务业务流程,丰富党政信息网内容,推进政务数据和综合信息交换系统建设,实现网上行政审批、调控管理及信息发布的一站式信息发布平台,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3.实施电子农务工程,逐步推进农村农业农民信息化榆林市应将成熟的城市电子化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末梢向农村辐射扩展,确保城乡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以“榆林市农业信息网”为平台,逐步建立起农业科技农业资源信息库,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为农户提供国内外的有效需求信息,指导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特色农产品专业性网站,开拓网上农产品交易市场,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益。加强农业信息知识的普及推广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网络。由于农民居住分散,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研制要通盘考虑,为农村预留接口,确保农村政务系统与全市政务系统顺利对接集成。4.建立内生与聚集机制,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因素是人才,要建立内生与聚集相结合的机制。首先,要突出应用,强化培训,引导城市管理者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善于按照信息化要求组织和协调管理。使信息技术工作者熟悉业务工作,善于应用各种信息化系统和技术装备,提高系统运行、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其次,根据数字榆林的实际需求,采用订单式培养人才方式,为榆林市量身定做一批下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信息技术人才,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快速跃升。要聘请高水平信息化决策人才,引进高层次信息化管理人才,选拔高素质信息化专业人才,培训强能力信息化操作人才。数字榆林建设和管理的推进,使人力化城市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运动式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转变,问题式管理向规范式管理转变,应急式管理向预防式管理转变。将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扩大城市动态空间,提升城市辐射距离,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降低城市运营成本,使榆林市成为有中国特色和西部风格的创新农业论文参考文献型城市。
作者:鲁艳玲 单位:西安航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