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开展大学生艾滋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报告地为杭州、病例类型为艾滋病确证病例或实验室诊断病例、审核标志为已终审卡、确证年份为2007—2015年、职业为学生、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对人口学特征、时间、地区、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测和治疗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15年12月,杭州市报告大学生HIV/AIDS230例,死亡4例。其中HIV感染182例,AIDS患者48例;男性226例,女性4例;病例报告时平均(2143±240)岁。自2009年起,大学生HIV/AIDS报告病例数不断增加,病例报告数占当年病例报告总数的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P<001)。大学生HIV/AIDS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同性性传播占7870%。病例主要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和性病门诊发现,分别占3565%和1913%。在HIV抗体确证阳性后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病例占9217%,接受抗病毒治疗者占7435%,并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同性性传播感染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8177%,高于异性性传播感染病例的4889%(P<001)。从确证到开始抗病毒治疗间隔时间有明显缩短趋势(P<001)。结论近年来杭州市报告的大学生HIV/AIDS病例数增长较快,同性性行为是主要危险行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相对较低,应加强宣传和干预。
关键词:艾滋病;大学生;流行特征;同性性传播
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不断增加,虽增长幅度有所减缓,但流行模式多样化,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青壮年成为易感人群[1]。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性行为活跃,但自我保护意识差。多项研究表明[2-4]近年来大学生同性性行为比例不断增加,大学生人群的AIDS疫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解杭州市大学生AIDS疫情特征,为开展大学生AIDS综合干预提供依据,对杭州市2007—2015年报告发现的大学生HIV/AIDS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2015年12月HIV/AIDS病例报告历史卡片中的CARD数据库和FLW数据库以及抗病毒治疗管理历史卡片中的adultInfo数据库。1.2方法筛选出CARD数据库中报告地为杭州、病例类型为确证病例或实验室诊断病例、审核标志为已终审卡、确证年份为2007—2015年、职业为学生、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HIV/AIDS资料。将FLW数据库中的首次随访CD4+T淋巴细胞结果用卡片编号与CARD数据关联,adultInfo数据库中的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和治疗前基线CD4+T淋巴细胞结果用抗病毒治疗编码与CARD数据关联。对大学生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特征、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传播途径特征、检测发现情况和治疗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Kruskal-WallisH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时间分布杭州市于2007年首次报告大学生HIV/AIDS病例,2007年和2008年报告数均低于5例,但自2009年起报告病例数不断增加。2007—2015年杭州市共报告大学生HIV/AIDS230例,死亡4例。各年份报告大学生HIV/AIDS病例数占当年总报告病例数的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χ2趋势=24029,P<001)。见表1。2.2人口学特征230例HIV/AIDS中,HIV感染者182例,AIDS患者48例;男性226例,女性4例;病例报告时平均(2143±240)岁,15岁~、20岁~、25岁~年龄组的病例数分别占1957%、7435%和609%;本市、本省其他市、外省、港澳台和外籍病例数分别占2870%(66例)、3087%(71例)、3261%(75例)、043%(1例)和739%(17例);汉族占8826%,少数民族占391%。见表1。全市除大江东产业聚集区、桐庐县和淳安县外的其他13个县(市、区)均有大学生HIV/AIDS病例报告,报告数最多的是下城区(2696%),其次为上城区(2652%)和西湖区(2348%)。2.3传播途径大学生HIV/AIDS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同性性传播占7870%,异性性传播占1957%,输血/血制品传播占043%,母婴传播占043%,不详占087%。2007—2015年传播途径没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趋势(χ2趋势=1073,P>005)。2435%(56例)的大学生HIV/AIDS承认有过性病史。4例女性病例均为异性性传播;226例男性病例中,同性性传播181例,异性性传播41例,其他途径4例。181例同性性传播病例中,每例平均与76人有过同性性行为,最多者与100人发生过同性性行为。41例异性性传播中,7例有商业性行为,占1707%。见表1。2.4检测发现情况大学生HIV/AIDS主要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counselingandtest,VCT)发现,占3565%,性病门诊占1913%,术前检测占1087%,其他就诊检测占1043%,出入境人员体检占696%,社会动员检测占652%,无偿献血占609%,其他占435%。212例在HIV抗体确证阳性后进行了CD4+T淋巴细胞检测,其中首次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28例(1217%),201~350个/μL60例(2609%),351~500个/μL67例(2913%),>500个/μL57例(2478%)。同性性传播与异性性传播病例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88,P=0851)。各发现途径报告的病例确证阳性后首次CD4+T淋巴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7695,P=0360),见表1。2.5抗病毒治疗情况230例大学生HIV/AIDS中,171例(7435%)接受了抗病毒治疗,该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4615,P=0032)。同性性传播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8177%,高于异性性传播病例的4889%(χ2=12412,P<001)。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在治疗前基线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41例(2398%),201~350个/μL77例(4503%),351~500个/μL36例(2105%),>500个/μL17例(994%)。从确证到开始抗病毒治疗间隔时间≤60d84例(4912%),≤180d107例(6257%),≤365d123例(7193%),>365d48例(2807%)。2007—2015年治疗间隔有明显缩短趋势(χ2趋势=66879,P<001)。见表1。
3讨论
2007—2015年杭州市报告大学生HIV/AIDS病例逐年增加,占当年报告病例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高于全国[5]和天津市[6],低于南京市[7]。杭州市报告的大学生HIV/AIDS中同性性传播占7870%,为大学生感染HIV的主要传播途径。由于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比较隐匿,需要重点关注该人群并加大宣传干预力度。此外,7例病例有商业性行为,占1707%,需引起重视。本次分析的大学生HIV/AIDS多数为VCT检测发现,这可能是由于杭州市艾滋病VCT工作的不断完善,使VCT门诊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大学生到VCT门诊咨询检测的人数逐年增加。其次为性病门诊发现,说明性病门诊在艾滋病检测发现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艾滋病与其他性病传播途径相同,在性病门诊主动提供HIV检测能提高艾滋病发现力度。多项调查[8-9]表明,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的策略有较好的可接受性和可推广性,可作为扩大HIV检测和疫情发现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强对性病门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主动提供检测咨询的意识和能力。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不但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新发耐药率[10-11],而且能大大降低艾滋病传播[12]。杭州市大学生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仍然偏低,并且近几年有下降趋势。虽然从确证阳性到开始治疗的间隔时间正逐步缩短,但是仍有部分病例大于60d。另外,同性性传播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高于异性性传播感染者,可能与近几年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关注度增高以及干预力度增大有关。近年来杭州市大学生HIV/AIDS增长速度较快,同性性传播是该人群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13-14],应当开展以新媒体为平台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尤其针对大学生中的男男性行为人群,提高该人群的HIV防治意识和主动检测意愿,动员大学生HIV感染者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同时密切关注大学生艾滋病知晓率变化、性行为特征和抗病毒治疗情况,以降低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风险。 生态经济期刊
作者:张兴亮 陈臖芳 李西婷 吴虹 丁建明 金洁 金丹丹 罗艳 单位: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