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职业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摘要】本文针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有助于促进其建设的“1+X”发展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操作策略及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1+X”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5-0129-03

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加强教师队伍精细化管理,提高其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人们研究和探索的目标,也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重视。然而,如何具体操作、如何实现个体和群体技能结构的优化,仍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教师队伍“1+X”建设模式的内涵

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是指教师队伍建设的要素构成及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或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样式,主要通过工作模式和制度来反映。在实施中,教师队伍的划分及组织形式是事物的要素构成,而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程序和方法是事物要素构成的表现形式。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模式是从宏观上阐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如何实施,而工作制度则是为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活动顺利展开而建立的制度。因此,研究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就要研究涉及教师队伍建设的诸多方面,包括人员编配模式、组织实施模式和培养制度体系等。教师队伍建设的“1+X”模式,就是指根据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结构,通过特定的工作和制度措施,使教师队伍动态实现“1+X”的知识能力结构。其中,“1”体现教师的基本教育角色定位,即在某些知识领域具有教育性,具备承担相应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和素质;“X”代表教师在人才技能和综合能力培训中的角色定位,即对各种技能的特定要求。不同知识在人才知识能力结构中的不同定位,体现出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和要求。不同专业学科教师的“1”和“X”通常不同,这有赖于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结构的不同要求,但往往有一定的共同部分,比如,其基本的教育性,也就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是共同要求。由此可见,教师队伍的“1+X”发展模式是充分着眼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的教师队伍理想发展模型。对职业教育院校而言,其要求教师群体结构类型和个体的知识能力结构综合发展。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科学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对专业教师而言,要熟悉学生将来的岗位任职需求,要具有一定的岗位任职经验和技能。因此,其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采取“1+X”模式,这也是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二教师队伍“1+X”建设模式的操作策略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院校已形成的广泛共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为近年来大家研究的焦点问题。从对“1+X”建设模式的内涵界定可以看出,实施“1+X”建设模式并不排斥现有的制度、措施,恰恰相反,其希望现有制度、措施落实得更加科学到位、更加完善并形成体系。

1.“1+X”模式实施需要教师队伍建设的系统化

在职业院校中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需要树立系统思想,着眼全局和局部,围绕当前和未来的任务、组织人员编成及人才培养目标等,分析符合教师队伍需求的“1+X”理想模式,形成从顶层到基层的层次需求模型,即根据任务及预期,分析单位“1+X”建设模式的内涵、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及需求数量等。在此基础上,各级职能管理部门要根据现有教师情况及需求模型,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及实施规划。与此同时,基层教师管理单位要根据任务需求及所属人员状况,进一步细化所属教师的培养与发展目标及引进需求,使教师个体“1+X”发展目标与单位群体发展目标相协调。在建设过程中,要使每个教师认识到自身的“1+X”发展目标,认识到自己在单位“1+X”发展模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相关管理机关和广大教师形成共识、共同参与。应该说,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各级管理机关的事,更是广大教师自己的事,关系到每个教师的发展。因此,不仅需要机关管理部门的有效引导和调控,更需要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积极配合。

2.“1+X”模式实施需要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细化

从教师队伍“1+X”建设模式的内涵不难看出,按照这种模式来建设教师队伍,首先,必须深刻领会上级的指示和要求,围绕单位的人才培养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建设目标、原则和流程,架构其中的“1”和“X”,即从总体上确立对教师教学基本知识的要求和对技能的要求,以及各类人员的需求数量;其次,落实到个体的“1”和“X”上,即需要具体承担的课程和具体的技能要求。若达不到要求,就要对该群体有计划地进行建设,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群体、个体的发展状态,使其逐步达到目标要求。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精细化在其中的作用。没有精细化的分析和建设,无论是单位教师群体还是个体都难以达到预先设定的理想目标。精细化主要体现为工作的流程化和数量化,现在的基本工作流程是明确的,关键是在工作过程中制定相应制度措施对流程进行不断改进、再造和优化。事实上,现在对教师队伍建设不乏制度措施,只是制度的实施执行有时不够精细、精准,致使效果打了折扣。具体实施中,各级管理机关应根据职能分层落实,层层相扣,实施建设。

3.“1+X”模式实施需要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措施的体系化

按照“1+X”模式进行教师队伍建设,要想真正实现理想目标,必须靠有效的制度措施来支撑。制度措施只有完备、形成体系,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制度措施既有对本单位人员的,也有对从外单位引进人员的;既有对中老同志的,也有对年轻同志的;既有对专家教授的,也有对普通教师的。笔者认为,目前这方面的制度措施已经不少,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但还不够完备,有待继续完善,逐步形成体系。比如,对在职教师业务发展的精细化建设还缺乏有力的监控和督导。教师队伍建设要多措并举:其一,加强在职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建设。可有针对性地采用分类培训、分批到部队和相关单位实践的办法,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增进其对各类任职岗位的了解。当然,也可以分类为教师指定学习任务,定期进行检查和考评,依次进行督促。其二,直接从部队选调一部分具有实践经验的、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这是比较快地改变教师队伍结构的办法。这方面也存在问题需要解决,有的同志虽然具有部队实践经验,但缺乏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需要尽快提高教学能力。其三,定期不定期地从部队、机关和研究院所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这是弥补教师知识结构不足的有效途径。通过专家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新装备、新技术及新岗位要求。这些制度措施虽然很多单位都在用,但仍应该进一步研究执行过程的科学性,努力对全过程进行有始有终的监控,不流于形式,使其达到更好的效果。

4.“1+X”模式实施需要教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

按照“1+X”模式建设教师队伍,从实质上来说,是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精细化、科学化,伴随而来,必然要求我们全面的现代化作支撑。一是建设工作理念的现代化。要充分借鉴现代人员管理理念,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合理设计人员发展、培训和引进方案,提高人员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二是制度措施的现代化。既要强调科学性,又要强调可行性;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顾及长远利益;既要着眼工作大局,保证工作质量,又要以人为本,尊重个人意向,调动教师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技术手段的现代化。“1+X”建设模式,涉及单位人才规划布局和现状分析,直接关系到每个教师的发展。若按照传统办法则很难兼顾,必须引进和使用现代技术手段作保障。最实用的方法是充分发挥校园网和教师信息资源的作用,以此为平台,开发基于过程的分层次精细化人员管理系统,实现各级管理机关对教师业务发展的精细化分析、监控和管理。

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实施“1+X”策略,其理想与现实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可能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操作的细节。

1.注重“1+X”模式建设目标的动态平衡性

教师队伍建设是长远发展的问题,“1+X”模式只是建设的思路和策略,并不是死的教条,应该随发展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保持相对稳定。实施过程中,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其发展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恰恰相反,随着任务的调整和变化,“1+X”必须做出相应变化,以实现其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对单位而言,管理者要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和科学发展的紧迫感,既要规范单位的整体人员结构,按照“1+X”建设思路逐步实现优化,努力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又要考虑任务的变化性,有预见性地加强建设,提高团队整体发展的适应性,不能仅仅立足眼前的任务需求,否则,永远是人力紧张、忙于应付、难保质量。

2.注重政策激励,调动个体发展的主动性

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其整体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管理机关的调控,这需要相应的制度措施作支撑。而教师个体的发展是群体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群体外显能力通常有赖于个体拥有的技能,即单位要想高质量地完成某特定任务,就需要拥有这方面的人才,否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单位群体“1+X”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个体的“1+X”发展。个体的发展,既需要管理机关的培养、监督和管控,又需要机关的科学引导和政策激励。因为,个体本身因素才是其发展的内因,其他都是外因。通过制度措施激发个体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产生更好的发展效果,因此,这应该成为引导个体发展的上乘之策。然而,现实中,围绕教师队伍发展的制度措施虽然不少,但笔者认为,主动管控多,激励较少。各级管理机关忙于“管”,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不足,容易产生“排斥”,不利于调动教师个体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注重引导作用,实现个人发展与单位需求的一致性

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有赖于管理机关的科学调控,更有赖于各级管理机关的科学引导和督促。如果我们仅仅盯着“双师型”,未必就是好的,关键要看其结构是否合理,是否与任务需求相一致。对于具体单位而言,如果整体上缺乏基于“1+X”策略的理想发展目标,对个人的发展不进行规划和指导而完全凭其兴趣爱好,那么,单位的人力资源不可能实现优化,不可能满足任务需求。因此,实施“1+X”发展策略,要求各级管理机关对教师个体的发展进行引导,使个体的“1+X”发展目标与单位需求和规划相一致。当然,实施中管理机关需要进行细致的工作,如果能够兼顾其个人兴趣爱好那是最好的。然而,现实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具福建职称有随意性,缺乏整体的协同和优化,知能结构不合理,个人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发展明显与单位发展不一致。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不足,至少说明其人才发展规划落实不到位、人才业务引导不扎实。

作者:陈玉科 单位: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职业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168415.html

    相关专题: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


    上一篇:教育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个体专业化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