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王朝的管理制度

一、明代道教管理机构职制

道箓司是明朝廷总管天下道教的机构,隶属于礼部。其职责是:凡天下府州县宫观、道士名数,从道箓司核实,而书于册,申报礼部;各宫观住持有缺,从道官举有戒行、通经典者,送道箓司考中,具申礼部奏闻方许;道士申请度牒,亦从本司官申送如前考试,礼部类奏出给;负责简束天下道士,使之恪守戒律清规,违者从本司理之;若犯与军民相干者,方许有司惩治。〔11〕第一,设官不置署明代“各级道教管理机构设官不置署,诸司全设在道观内。道箓司在明初设在南京朝天宫,‘靖难’之变后,京师迁北京,建灵济宫于小时雍坊,置道箓司于内。宣德八年(1433),诏如南京式样建朝天宫于阜城门内(今白塔寺西),以置道箓司。至天启六年(1626),朝天宫遭火灾,道箓司始迁入东岳庙,终迄清,未有改变。其下各司官署亦设在道观内”。〔12〕第二,道官的品阶秩禄最初道箓司衙门各官,“一依宋制,不支俸”。〔13〕但至洪武二十五年(1392)十一月,重定文武百官品阶秩禄时,又命道箓司各官依品支俸。左、右正一,正六品,秩同翰林侍读、京县知县,月给米十石;左、右演法,从六品,月给米八石;左、右至灵,正八品,月给米六石五斗;左、右玄义,从八品,月给米六石。府道纪司都纪,从九品,月给米五石。州道正,县道会,皆未入流,俱不给禄。〔14〕第三,道官的选拔按规定,各级道官,“俱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为之”。〔15〕“在太祖、成祖、宣宗等朝,大体按制施行,所选道官皆一时高道”。如刘渊然、李时中、邵以正、汤希文、曹大镛等都为一代高道。〔16〕“道箓司之下的府、州、县各司的设置情况,史书缺乏完整记载,是全国各府、州、县均设置?还是有条件者方设置?疑莫能定。推测当属后者,即具有相当数量的宫观和道士的府、州、县设置,不具备条件者不设置,待条件具备后再设置。一般来说,内地汉族聚居的府、州、县,宫观和道士数量大都较多,在洪武十五年中央设立道箓司后,应相继建立起府道纪司、州道正司、县道会司,但史无记载,已不知其祥”。〔17〕从中央到地方府、州、县,建立了与行政体制相适应的四级道官体系。即备总枢道箓司,又有辖属机构,上下互为一体的有机管理体系,建立如此严密的、纲目齐备的道官制度,是以往各朝不多见的。各级道官有明确的品阶俸禄。明朝道官品秩皆备,则表明道官机构更衙门化,道职更官吏化。另外,道官的铨选任免成制,考课有常,迂转有序,衣饰伞盖有别,表明把道官完全纳入政府官员的管理渠道。道官机构的设立及严密化,是明初集权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明王朝加强中央集权诸多政策的一项措施,是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在掌控统制道教事务层面上的一种折射。

二、道士管理制度——“度牒”制

郑晓撰《今言》卷3记载:“王虎谷为祠祭郎中,疏请严试僧、道,精通玄典者,始与度牒。王晋溪问之曰:‘兄谓此可塞异端乎?若如兄策,此辈欲得度,必有精通玄典者出于其间。今二氏之徒苟且为衣食计,尚不可遏塞与吾儒争胜负。若使精通玄典,又可奈何!’虎谷叹服”。〔18〕这段话透露三方面的含义:其一,佛道须度牒;其二,佛道之徒苟且为衣食计;其三,佛道与儒争胜负。明代僧道被列为专门一类户口,是特殊人群之一。“凡民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寺有僧,观有道士。毕以其业著籍。”〔19〕管理僧道户籍的主要是度牒制度。明代所定的道士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度牒”制。②度牒制度出于三个目的:一是肃正僧界;二是与王朝财政收入问题有关;三是控制僧道人口。该制度开始于洪武五年,到洪武十五年建立僧、道箓司后,略近完备。洪武五年三月,“给僧道度牒”,〔20〕当时礼部称:“前代度牒之给,皆记名鬻钱,以资国用,号‘免丁钱’。”太祖下诏废除前代出卖度牒以增加财政收入的做法,发给僧道度牒,并著为令。“二十四年清理释、道二教,限僧三年一度给牒。凡各府州县寺观,但存宽大者一所,并居之。凡僧道,府不得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民年非四十以上,女年非五十以上者,不得出家。二十八年令天下僧道赴京考试给牒,不通经典者黜之”。〔21〕太祖以后,“每代统治者吸取前代的经验,意欲通过严格获证条件和完善发放手续等办法,以继续发挥其控制佛道发展的作用”。〔22〕其获证条件和步骤如下:1、系籍:“入道之第一步”“凡出家而尚未获得度牒的初学者称道童,俗称徒弟。徒弟从师出家,寄名于宫观,造籍上礼部听候试经,唐宋时谓系帐,明代谓之系籍,是为入道之第一步”。〔23〕明初,朱元璋父子对道童的条件作了些规定:其一,年十四以上,二十以下。其二,本人愿意,父母允许。其三,本人出家后,祖父母和父母有人供养。其四,邻里保勘无违碍之事,并陈告有司得到许可。〔24〕《明太宗实录》卷205谓:“限年十四以上,二十以下,父母皆允,方许陈告有司,邻里保勘无碍,然后得投寺观”。〔25〕“符合上述条件,履行上述手续之后,始能入宫观从师系籍,成为道童。道童从师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经业,准备考试,时间为五年”。〔26〕2、考试:“成为道士最关键的一步”系籍“作道童满五年后,取得参加考试的资格。考试是道童能否获得度牒成为正式道士最关键的一步,为明代诸帝所特别重视”。〔27〕洪武六年(1373)十二月,明太祖在归并寺观的诏令中,即强调指出:“若请给度牒,必考试,精通经典者方许”。〔28〕洪武二十七年(1394)正月的诏令中,再次强调,僧道行童、道童随师习经三年(后改为五年)后,“赴京考试,通经典者,始给度牒;不通者,杖为民”。〔29〕永乐十六年(1418)十月,成祖命礼部榜谕天下之文中,规定行童、道童“从师授业五年后,诸经习熟,然后附僧箓、道箓司考试,果谙经典,始立法名,给与度牒,不通者罢还为民”。〔30〕宣宗宣德年间、英宗正统年间也强调考试,亦有与之相关的规定。“正统十四年(1449)四月,再次规定考试之前,由僧道衙门进一步审查参加考试者的资格,并规定了应考的经典。”“除规定考试经典外,又规定实行两堂考试,一为僧道箓司的初试,二为礼部的复试。明王朝之所以如此重视僧道的考试,其主要着眼点并不是提高僧道的素质,而是以之为控制僧、道数量和防止刑徒和反政府力量混入僧道的一种手段。”〔31〕3、给牒:“入道的最后手续”“道童经过考试中式后,发给度牒。发放度牒的部门是礼部。道童获得度牒,即完成了入道的最后手续,其道士身份才最后获得国家的承认”。〔32〕但是,道童能否取得度牒,又要受下列两个制度的制约。第一,定期给牒制。洪武初年规定三年一给牒,永乐中改为五年一给,后冒滥益甚,天顺二年(1458)改为十年一给,弘治初,因左都御史马文升奏,孝宗停止十年给度事例。至七年,又因礼部禁约各处僧道不许来京请给度牒。〔33〕“仍将十年一度事例停止,待后僧道原额不足另行具奏定夺”。〔34〕《明孝宗实录》卷114谓:“太祖皇帝有三年一给度之制,以后日渐增多,故太宗皇帝改为五年一度,天顺二年,因冒滥益甚,英宗皇帝复改为十年一度,皆斟酌多寡,因时制宜,初无一定之制,况三年所度止三五百人则三十年不过三五千人,五年所度止一万人,则五十年不过十万而止,使此制常行则额数必不过滥”,“我朝给度旧制甚严,额数不足,则照缺度补,无则止”。〔35〕按当时的体例,额数不足之日,方许所在官司照依额内名缺,起送赴部,考中,给与度牒。“因此,即使道童从师五年期满,亦必待国家给牒之期,才有参加考试取得度牒的机会。”〔36〕第二,僧道总额。洪武“二十四年清理释、道二教……凡僧道,府不得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二十八年令天下僧道赴京考试给牒,不通经典者黜之。”〔37〕永乐中亦有类似规定。“即全国僧道总额数分别不得超过36000余名。只有当此额数不足时,才能按缺额之数发放度牒,如果总额数已满,即使考试合格,也不能获得度牒。上述这两条制度,显然是防止度牒发放过滥的有力措施,是控制僧道发展过快的有力保证。”〔38〕“天下僧道,额设不过三万有余,自成化二年以来,三次开度已逾三十五万,正数之外增至十倍,妨政害治莫甚于此。……陛下以废直等请给度而令礼部议处不许过滥,是已洞见其弊矣”。〔39〕明朝严禁私度③,并不断重申之。太祖对私度者的惩罚是“杖八十”。洪武三十年颁行的《大明律》对违反国家规定的度牒的行为规定了惩处办法,其中包括:“凡寺院庵院,除现在处所外,不许私自创建增置。违者,杖一百,还俗。僧道发边远充军;尼僧女冠入官为奴。若僧道不给度牒,私自簪剃者,杖八十。若由家长,家长当罪。寺观住持及授业私度者,与同罪,并还俗。”〔40〕宣德十年(1435)十一月,英宗下诏:“禁僧道私自簪剃,及妄言惑众者。从给事中李性言也。”〔41〕天顺八年(1464),“令各处僧人年二十以上无度牒者,即便还俗,有隐瞒年岁者,并其师治罪”。〔42〕另外成祖、宣宗都发过严厉惩处私度的诏令。“尽管明前期诸帝屡下禁令,但却禁而不止,特别是在英、代以后,私度更加泛滥,原因是统治者官卖度牒愈演愈烈,私度也就畅通无阻,无暇顾及了”。〔43〕

三、宫观管理制度

“明初既面临元代寺观大发展的现实,又有元末以来民间秘密宗教存在的威胁,所以更加重视控制寺观数量的增长和加强对他们的管理。”〔44〕明初采取归并寺观的措施。元代的僧道纲纪紊乱,僧道又由元末的兵乱失去寺院而杂居民间。僧道远离出家生活,而世俗又染于游食的不良风气。朱元璋对此种社会现实的后果洞若观火。鉴于此,太祖决意整理寺观,“凡各府州县寺观,但存宽大者一所,并居之。凡僧道,府不得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45〕因此令衙门调查全国寺观。以此调查为根据,于洪武二十四年整理全国寺观,设《归并条例》,将小寺观归并于大寺观而使其净化。僧道居市者聚三十人以为一寺,二十人以下者悉令归并。《释鉴稽古略续集》记载:“凡僧之处于市者,务要三十人以上聚成一寺”。〔46〕此项措施的目的有二:其一,可以减少寺观的数量;其二,便于对僧道进行集中管理,以防逃军、逃犯和“邪教”分子混迹释道。“在加强僧道管理和防止逃军、逃犯“邪教”分子混迹方面,最重要的制度是令僧道箓司造‘周知册’”。“这是辅行度牒制的一项重要制度”。〔47〕据《大明会典》称,此制始于洪武五年(1372)。而据《明实录》记载,则始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周知板册”,又称“周知册”,朱元璋令僧、道箓司将在京和各府州县寺院之僧道造成名册,备载其籍贯、姓名、字行、父兄名号,以及入僧道年月与度牒字号等,颁行天下寺观。凡遇僧道,即比对名册,如有不符,即为伪冒,准有司送京治罪。颁行“周知册”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为《大明会典》称,此制始于洪武五年(1372);一为《明实录》记载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祖实录》卷223记载:“凡游方行脚至者,以册验之,其不同者,许获送有司,械至京治重罪。容隐者,罪如之”。〔48〕另外《释鉴稽古略续集》卷二亦有相关记载:“命僧、道箓司造《周知册》,颁行天下寺观。凡遇僧、道到处,即与对册,其父母籍、告度月日如册不同,即为伪僧”。〔49〕“试经给僧度牒,敕僧箓司,行移天下僧司,造僧籍册,刊布寺院,互相周知,名为《周知板册》”。〔50〕洪武二十五年正月,礼部再次榜示天下:“若游方问道,……凡所至僧寺,必揭周知册以验其实,不同者,获送有司”。〔51〕对于朱元璋的“‘归并条例’和‘周知册’的用意,嘉靖中之詹事霍韬的一次上疏中,曾有过解释,可谓一语破的”。〔52〕《明实录》记载:“洪武中给僧道度牒,令僧道箓司造周知册,颁行天下寺观,凡遇僧道,即与对册,如有不同,即为伪冒。有令各府州县寺观,但存宽大(者)一所,并居其众,毋容散处,盖作奸倡乱自易觉察也。宜遵行之”。〔53〕宫观之组织,“明代正一派宫观院庵,可考者约有六十四,其中以大上清宫与大真人府最为重要。大上清宫乃正一派规模最巨之宫观,大真人府为天师所居,正一派教务发展的重心”。〔54〕第一,明代大上清宫之组织大上清宫法员其定额职掌旧无考证。根据宋代道士传记所载,宋代大上清宫的道士职称有:道正、知宫、副知宫、管辖、都监等职。宋时则有留用光、薛应常为管辖,洪微叟为都监,王袭明为道正,郭保宁为监宫,郑保和、徐处尚为知宫,李元溢为副知宫,吕惟一为知观等职。元代史料所载仅有提点一职。元代有道士张闻诗、李宗老、李嗣仙、詹益老、黄自明、方南翔等曾担任本宫提点。明代此宫的职事及员额分布:提点一员,提举一员,副宫二员,上座二员,监斋一员,直岁一员,掌籍一员,书记一员,知事六员,知书一员,知库一元。〔55〕提点是大上清宫住持,为正六品,明代任大上清宫提点可考者有:洪武年间张友霖、张迪哲;永乐年间有吴伯理,嘉靖初年张定汉、陶隐贤、王时佐;嘉靖三十七年(1558)张拱极;崇祯年间何涛曙。隆庆二年(1568)革天师封号后,以张国祥嗣教,兼任大上清宫提点。第二,明代大真人府职事员额明代大真人府之职事员额有:知印、都目、司务各一员,掌事四员,赞教、掌书各二员,知事四员。另有法箓都提点,法箓局提举、监纪二员。崇祯年间(1628-1643)增设监纪,相传52代张应京募兵捍卫乡里,什伯之长称为监纪,而后沿误成大真人府中法官之首职。〔56〕赞教、掌书二职,设于明太祖洪武元年,太祖即位,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入贺,太祖特设此二职,“以佐理玄教之事”,〔57〕王圻撰《续文献通考》亦记载:“洪武元年以张正常为真人,……改天师印为真人印,秩正二品。其僚佐曰赞教,曰掌书”。〔58〕任此二职者,必以大上清宫明习教典的道士担任,由皇帝任命。作为开国的朱元璋“深知宗教的影响力。因此,对于流传千余年的正一派不无防范之心,其设赞教、掌书二职,名为辅佐天师掌理教事,然实有监督的作用”。〔59〕《龙虎山志》卷8记载:“正统中敕以上清宫道士高缙云、周应翰为赞教,官彦矩、席克中为掌书。成化二年敕以道士邓玉元、王绍通为赞教,林智茂、朱文吉为掌书;嘉靖五年,敕以道士傅徳岩、邵启南为赞教,余永寿、詹望奎为掌书。是二员者必以上清宫明习教典之法员为之,而受命于天子者也”。〔60〕知印职责为掌管大真人印信的封开;都目掌大真人府地亩租税钱粮的出入;掌事掌赉捧表签及一切差委之事。《龙虎山志》卷8记载:“三项皆以在家之人克补,而旧志乃以冠于赞教掌书之上,失其伦矣。盖府僚原分出家在家二项。知印、都目、掌书、监纪等俱属在家;赞教、掌书、知事、法箓局、提举俱为出家”。

四、明王朝道教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

明代的道教管理制度应该说是控制道教发展的较好的办法,如果严格执行实施,应当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实际情形却不然,那些制度大都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无他,是明代统治者自己并未认真予以贯彻,有时还亲手破坏了他们。”〔62〕按照明代度牒制设置,礼部发放度牒即受额定总数,又受定期给度的限制。只有这样,度牒制度才能起到控制佛道的作用。但事实上,除了太祖和成祖严格执行外,其后诸帝皆有制不依,甚至滥发度牒,使其遭到巨大破坏。“这又表现在:非给度之年零星赐牒、提前给度或给牒超过定额及政府出售度牒。”〔63〕1、度牒制的实施政府出售度牒与度牒制与生俱来,在唐代即已出现。至宋室南迁,疆域渐小,经费支绌,便以出售度牒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之一。明代开国之初,太祖深知其弊,于洪武五年(1372)下令废“免丁钱”,不准以度牒鬻钱。〔64〕但几朝过后因财政问题,同样落入鬻牒的境遇。明·郑晓所撰《今言》卷2曰:“马钧阳尝上疏言,国制:僧、道府各不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今天下百四十七府,二百七十七州,千一百四十五县,额该僧三万七千九十余人。成化十二年,度僧十万。成化二十二年,度僧二十万。以前所度僧、道又不下二十万人,共该五十余万人。以一僧一道食米六石论之,该米二百六十余万石,足当京师一岁之用。况不耕不织,赋役不加。军民匠灶,私自披剃而隐于寺观者,又不知其几。创修寺观,遍于天下,自京师达之四方。公私之财用于僧、道过半,乞严加禁约”。〔65〕明代鬻牒,始于代宗景泰年间,至宪宗成化年间大盛。孝宗年间,鬻牒之风稍落,至武宗朝又起。“政府出售度牒之风兴起之后,不仅度牒制之各种规定被破坏无遗,而且在他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转手倒卖度牒的现象……伪造度牒卖钱的现象。这样一来,不仅天下度牒满天飞,完全丧失其控制僧道发展的作用,而且度牒本身也不再是僧道的身份证明书,仅是具若干交换价值的纸片而已。原来的度牒制度,实际已荡然无存”。〔66〕2、宫观管理制度的实施太祖和成祖之时,曾用归并寺观和禁止私建等措施,目的是把寺观数量控制在额定的范围之内,但时隔几代之后,此制度的实施即出现了偏离。后继者们大量敕建寺观及给寺观赐额。在他们的影响下,宦官们也大建寺观。民间的私建也连年不断。如此以来,其结果无疑与太祖和成祖意欲限制寺观额数之初衷南辕北辙。“明初所定的道教管理制度,自英、代以后渐遭破坏而被搁置,原拟限制道教道士和宫观发展的各种规章,大都变成一纸空文。在此情况下,道教在明代的发展也就愈来愈滥,道士的素质逐步下降,使道教逐渐失去其活力”。

五、结语

总的来说,明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宋时期的崇道政策,利用道教以及儒释二教作为统治工具。这既与宗教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有关,亦与明统治者自身的宗教信仰有关。在明中叶以前,统治者对道教的态度是以崇奉为主。同时,明统治者也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一个政权来说,宗教固然有用,但利用不恰当也会有害;宗教固然可以成事,同样亦可以败事。尤其是,明初宗教界的状况不尽人意,内部秩序相当混乱,某些僧道对明政权怀有敌意,甚至利用民间秘密宗教组织起义。基于此,明统治者对宗教可能包含的某些负面作用有所警觉,故对其采取了利用与管制并行的策略:一方面利用宗教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另一方面,对其进行管制,使其作用的发挥不至于逾越一定的界限。“这种崇奉、利用与管制相结合的宗教政策决定了道教在明朝的基本命运:能够在较优裕的环境中生存,但在思想不可能有重大突破”。

作者:曹群勇 单位:四川警察学院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王朝的管理制度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163791.html

    相关专题: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答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上一篇:沥青混合料钢桥养护技术论文
    下一篇:权利公平的逻辑与公民价值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