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探索

近年来,随着国民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本着“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教育宗旨,各大高校在教育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渐重视对学生道德操守、人文精神的指导与培养。高校体育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蕴含的人文精神十分丰富。因此,要求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做好体育基本知识的灌输;另一方面需要做好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基于此背景,本文主要对人文精神以及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系统、全面的研究与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1]。

一、人文精神相关范畴的理论概述

所谓的人文精神,实质上指的是人们的文化、文明精神和素养,涵盖了对自我、对外部主体、对自然界的基本态度。人文精神源自于自然、生态和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代表着人类基础文明的象征,也从一定层面上体现出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高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出自然、运动、健康的特征;另一方面体现出合作、和谐、人文的精神理念。从某种层面来讲,人文精神赋予体育运动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总体而言,高校体育教学中涵盖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体育精神,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的形成。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了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目前,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在体育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专业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是说,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理论课程成绩,并没有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问题,最终教育出来的学生只能是高分低能,实践运用水平较低,无法胜任日常工作。可以看出,体育教学的重理论、轻实践方式,严重影响和制约到学生专业知识的消化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毕业之后无法满足社会和工作岗位的基本需求,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

(二)体育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主导,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让学生坐在下面被动接受知识,不需要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操作实践。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起不到教育教学的最终成效,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2]。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同样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聆听教师的讲解,不能主动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这种缺乏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和领悟;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我国高等院校在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实施评估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评估模式,主要通过一系列测试和抽查,以学生的卷面测试成绩为主,进而作为评估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最终结果。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评估体系,只是将评估的重点放在学生理论知识的测试之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基本人文道德修养情况,这种片面的评估方式,无法科学、客观、公正体现出评估结果。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为了提高自我教育教学水平,将以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为主要目标,从而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学评估体系的过于落后,迫使教师与学生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从本质上缺少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提高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质量的策略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面临主要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得知,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面临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通过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加大对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力度。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标准下,要求高等院校在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注重全面发展。针对体育教学来讲,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辅相成、相互关联,共同发挥着教育教学最终成效的巨大能动作用。高校体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性较强的工程,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重视其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就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现状来看,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仅仅重视体育基础知识的教育,从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特别是体育教师没有建立起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人文精神培养的意识。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体育教学地位的日益提升,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人文精神培养逐渐被各大高校重视起来,作为一项主要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但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并没有人文精神培养的意识,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将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以提高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为核心。因此,为了从本质上提升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成效,需要加大对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力度,这将是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和宗旨之一。

(二)以学生为体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通常而言,在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作为授课的主体,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从整体地位来看,学生必须处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由于知识的接受者、理解者和掌握者为学生,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方可达到最终的学习成效。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通常以教师为教学工作的核心,主要采取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听讲,基本上不参与课堂互动与交流实践。在此教学环境中,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主动性难以被培养起来,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成绩和人文精神培养效果。因此,我国高等院校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尽可能采取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情境,提供课堂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全面掌握所学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估,从而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思维理念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评估体系主要以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考评为主,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3]。基于此,一是我国高等院校需要转变教学评估理念,用全新的教学评估理念来指导教学评估工作,以公平、客观、透明的评估方式,来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和崇高的人文精神;二是要实现体育教学评估体系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综合多种教学评估方法,摆脱传统单一的评估模式,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运用、实践能力,进而达到科学评估的目标。所以,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需要有健全和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作为基础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成果和整体综合水平,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与创新能力。因此,需要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大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力度,广东职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人文精神素养和基本道德情怀,培育出符合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发展与创新的新型化、复合型人才。

作者:申力友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163467.html

    相关专题:杂志投稿邮箱 集团经济


    上一篇:多维度开发化学实验强化学生素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