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方法改革——首在“激发”
职业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改革这一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据了解,不少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的讲授为主,通过讨论、习题、实验、实习等辅助教学。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的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单向灌输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是否接受,这样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学生对课堂内容缺乏兴趣,个别好的学生被动地记课堂笔记,其余的学生玩手机游戏甚至索性旷课。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就教师而言,教师在上课时存在授课思路不清晰、语言难懂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缺少互动和交流、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学生也不认识自己的任课老师,使因材施教和因人制宜成为空谈。就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底子薄、基础差、素质低、接受能力慢,这是导致教师上课一言堂的另一原因。职业院校生源质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故我们只能从教师入手,努力寻找有效的教法。鉴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理论基础、知识积累沉淀,以及生源整体素质方面与高等院校学生的不可比性,高职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的互动交流环节,使课内外实训有机的结合。我们在贯彻“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很多教师在这方便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例如:问题式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相关背景材料,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得出结论,教师在进行总结给出正确的答案。模块式教学法:职业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同一专业不同课程之间很可能出现重合的内容,教师应根据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实际工作的需要,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将课程内容按照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整合成若干模块,避免相同内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讲述。案例式教学:教师提出一些案例和问题,然后逐一追索,让学生参与、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推演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体会自己发现真理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这些方法总的精神就是要调动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将被动授课变为学生主动学习。
二、教学方法改革——重在“互动”
无论采用什么方式的教学法,我们都要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互动性,作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先驱,皮亚杰认为在教学中我们要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属于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学习属于主动积极的不断建构认知与知识结构的过程。在高职教育中我们要反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营造积极主动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以及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强烈渴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须知坐在教室被动听课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多少东西。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到“以师带徒,操作示范,及时消化,重在实用”;而且还应适时“示范、实训、指导、点评”。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对专业知识巧妙穿插;运用典型实例传授知识,使学生能在老师的示范操作中掌握技能。那么,教师如何能做到上述要求呢?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学问,而且还要多从学生角度着想。什么是“有学问”?就是对所教课程的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有很高的造诣。仅仅“懂得”,真正“懂得”都还远远不够。要真懂,需对它有过一番研究,有过亲身体验,故“有学问”可解释为“真知、真信、真行”。真知是真懂得,真信是自己确信其真理无疑,真行是教师能根据知识和要领进行实践操作,能操作且善操作。职业院校学校生源基础参差不齐,理论知识基础差,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归纳、总结,无法形成对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他们对对知识结构系统化的接受能力差,但乐于实际动手操作。所以,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学中只要将基本理论知识讲授清楚即可,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教师教学中需努力做到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遵循“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认识规律,坚持“从实训到实习,再到理论”的教学组织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为目标,以素质为基础,以实用为导向,强化实践性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教会学生一技之长。当然,从学生个人方面出发是不全面的,作为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角度是国家、社会、家庭,这样才能“从学生角度着想”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教师要有学问”,“多从学生角度着想”,它点破了课堂教学的真谛。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时候,首要条件是自身要有真才实学;然后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要有责任心。这里没有“方法”二字,实际却完整的体现方法的根本。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学生的主动参与良性互动也让好的教学方法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改革——旨在“教无定法,教有定规”
在高职业教育中,教师上课是一门职业艺术,教学方法永无定式,但终有定规。课堂教学中,没有两节完全一样的课。教师上课这门艺术主要能够体现出某种教学方法的再现,即教师需采用灵活多变式的多重教法,让其精湛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得以展现。不仅如此,这门艺术还要求学生能通过教师课堂的职业再现,掌握专业技能的操作要领,学会一技之长。与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面向的是一类需要学会一技之长的特殊学习群体,他们对学习的要求不同于高等教育学术课程的学习,他们更愿意接受师徒互动性、经验传授性和技能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他们对视觉图像的感知永远优于对教材书本的文字表述,他们对动手实践操作的渴望也远胜于教师个人滔滔不绝的讲述。同时,他们还更依赖于教师就地手把手的指导与操作。职业教育中,教师教学属于精神劳动范畴,一般来说物质产品要求标准化、规格化,而精神产品则要求职业化、个性化,因而教师的劳动成果要体现出各自的特征。通过不同的教师,思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实践操作水平不同,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侧重上,都需要有不同于高等教育的方式方法,并且要求教师能创造出专属于自己的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的新方法、新思路。同时,教师之间要多沟通、多交流,取长补短。须知个性不能脱离共性而存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要受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制约。只有保持一般教学规律和形式探索,才能推陈出新,在改革创新中保留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发挥个人的特长,创新个人的教学特色。所以,在高职教育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教法,如情景模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模块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上述教法,教师可自主选择、组合使用,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但不管如何选择,都必须以授课对象的职业要求和岗位需要为核心,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传经送宝。在这里,教师的学历、职称、职务都不重要,课上得真好,学生能掌握技术要领,熟悉操作规程,才是真的好。这就是对“教无定法,教有定规”的深度阐释”!高职教育教学方法需要改革,更需要大胆创新,但又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只有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将不同教学方法相互融合,从而优化教学方式,并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适时调整,深入研究教学方吉林职称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钟莉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