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人才培养下计算机软件论文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的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无论在规模和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现行教育体制和办学指导思想存在着许多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不适应的方面。教师受高校本科以上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重,按学期教育、按传统科目教育的思想仍在影响着计算机软件教育。很多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基本上跟随高校本科的教育方法。这些问题和不足制约着计算机教育水平和软件人才培养质量。认真分析总结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建立和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未来科技发展的计算机教育体系,已是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计算机软件教育模式分析与探讨

1.1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教育的情况

只要有计算机,任何学院都可以办计算机软件专业。这既说明了计算机软件教育的普遍,更说明了计算机软件教育的硬件门槛实在是相当的低。很多学院都可以办计算机软件专业,很多学院的计算机软件专业都差不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的招生连年在扩大,从招生质量上说,高职高专招到的学生的素质是相对比较差的,而学习计算机知识往往需要比较高的逻辑能力、自学能力与刻苦精神,这让高职高专的计算机软件教育难上加难,现在社会上对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在逐年提高,对计算机专业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学生的低素质和社会的高要求成了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对此,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没有办法完全给予解决,按照原来的解决方法,以教授学生程序知识为主,在教他们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它素质。因为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低,而且在入学前又没有学过任何程序知识,在入门时发生极大的困难,学生往往只能记住程序语言本身的语法,而对于程序语言的共性的知识,特别是与做程序相关的逻辑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刻苦精神等都没有得到强化训练,结果在学习其它语言时又要重新把这些几乎是同样的内容学一遍,而且极容易产生以下的结果,学生学了很多门语言,但每门都不精,而且每门语言都花去了几乎相同的时间,白白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能不能将这很多门语言都换成一门语言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有些专业知识是结合语言来学习的,比如说学习数据库,就得安排Access或者vfp来教学;学习底层开发,就得安排C语言甚至汇编语言来学习;学习大型项目开发,就得安排visualstatio。还不算在学生毕业后,到了单位再按单位要求使用的语言。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就没法保证其在短短的一年多到两年的时间内达到社会的要求。

1.2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师资

一般说来,计算机软件这门学科需要人有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而且因为计算机的基本核心都是国外做的,英文单词出现得不少,所以也需要有一定的英文水平,-196-因此做计算机软件这门学科的人一般来说素质不错,而且数学一般很好,这几年,高职高专院校都比较注重技能的培养,采用多种手段来提高教师的素质,将教师送去培训、读研究生;从社会上招聘一些有实际经验的原软件公司技术员;教师自学、帮教等。不少教师努力做科研、做课题、写论文、评职称,不少教师已经获得了副教授以上的职称,因此,从师资上说,高职高专的师资应该是不错的。

1.3现行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的教育模式

参考做得比较成功的软件学院的做法,甚至与它们联合办学;在课程设置上与这些软件学院同步;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这种教育模式无疑是先进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但只针对素质较好的学生,以及教学水平相当高的教师。它只说明了软件知识教育的内容和先后问题,并没有说明如果学生的素质达不到要求该怎么办?事实上,大部分的教育者都没有说明这个问题,这很正常。就算是素质较好的学生,有的对这种模式也未必适应,程序设计往往刚刚入门,就面临毕业了。所以高职高专软件教育的问题在于对学生教不教得懂?教懂的时间是多少?灵活运用程序知识的程度是多少?单单采用以上的教育模式还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

2解决方法

2.1传统素质的培养方法

因为计算机专业脱胎于数学专业,计算机软件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数学好的话一般来说逻辑能力也相对强,所以传统的素质培养方法是先让学生学好数学,再来学习程序设计。这种培养方法似乎无可厚非。但这里有几个问题,高职高专的学生数学会很好吗?能教好他们数学吗?要教好他们数学得用多少时间?结果可想而知。

2.2教学与程序逻辑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数学思维好的学生逻辑能力一般较强,而且数学是创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所以一般来说,学习计算机程序开发在很多人眼里该先学好数学,再学计算机程序开发;那么数学和程序开发一定具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吗?未然,因为虽然计算机科学是从数学演变而来的,在早期的计算机应用中确实以数学计算为主,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在的应用系统开发,如果不是很高端应用的话,用到的数学知识是有限的,主要用到程序逻辑思维,数学思维好的学生只要将程序多加研读,一般来说,获得程序逻辑思维是不成太大问题的,但如果数学思维差点的学生。那就难了。对这样的学生,如果先把他们的数学教好了再学程序的话,那代价就太大了,也没这必要,所以设想如果直接进行程序逻辑能力的训练让他们获得比较强的程序逻辑,那么他们学习后续课程就容易多了。

2.3程序素养的培养方法

(1)特别重视学生入门语言的教学,不要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入门时重点不是学习语言本身,而是程序知识的共性,与做程序相关的逻辑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刻苦精神等。这些知识和素质如能迅速解决,对于后续内容的学习非常有利。对于程序语言的选择一般以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语言为佳,因为用这门语言既可学习面向过程的程序知识,又可以学习面向对象的程序知识,而且语法相对简单,表达清析明了,往后还可以继续学习VB.net。学完了程序知识的共性与能力训练之后再扩展其他程序知识(包括各种控件的属性、事件与方法,甚至学习其他语言如C语言)。(2)改变原来的以知识教育为中心、能力教育为辅的教育模式,改为以能力教育为主、知识学习配合能力教育的教育模式。比如说对于数据库知识的学习,如果我们是用Access来学习的话,那Access本身的知识就不必学得过深,会用其做数据库即可,重点是关系数据库的各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在学生掌握程序能力的过程中,他那个阶段需要什么知识,我们就给他学什么知识,按知识能力过关而不是一定按原有课程的模式来学习。(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知识精炼基础、程序素养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程序素养是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算法的逻辑推导能力、相应的记忆力、归纳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要进一步地认识、分解程序素养,为学生构建一个更低的起点,一副更好的梯子,沿着这把梯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就能获得程序素养,进入程序开发的大门。在这里,笔者专门分解了程序知识最基本的要素:变量,以此为突破口对程序基础知识进行重构,并以此进行程序逻辑能力与归纳能力的训练。笔者认为,变量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对变量的特点、变量的形态、变量的作用范围、特别是变量是如何同程序结构结合实现程序思路,普通的程序设计教材上并没有详细说明,这些知识要依赖学生在记忆程序知识并做大量的程序开发之后才由他们自己突然醒悟。对于程序设计基础知识,根据构建最低平台的原则,选择最易学的语言VB作为讲解语言,全部知识分为以下方面:第一部分,①数据类型②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③程序的三种结构顺序、分支、循环④数组⑤自定义过程与函数。第二部分,面向对象部分。并对里面的内容作了最大程度的精炼,并且各种能力的训练也融入其中。按照这种原则构建出来的基础知识,必须能做到让学生需要记忆的词最少,内容最少,内容之间或内容本身要与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挂勾,就是英语单词本身,也要给学生一个记忆的方法,根据学习的建构主义,新知识要与头脑中的旧知识发生关联,新知识才能得到好的理解,单纯的背诵很容易让人遗忘。然后再采用反复与自我讲解的方法加深这种记忆,并将其从浅性记忆上升至深度记忆,要做到回忆某种记忆时几乎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这是素养训练成功的第一步,根据本人多年的程序教学的经验,如果能为学生构建好这种恰当的记忆内容与方法,学生能记住的几率大增,而且不容易遗忘,记忆的速度又快,而这些又是编程中最需要的东西。逻辑能力与归纳能力是如何训练的呢?首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推导的起始点,这个起始点要极低,极简单,简单到常人都会的程度。然后与寓复杂到简单之中。将这个简单的逻辑分解成常人都会的逻辑,让学生的固有的逻辑与程度逻辑搭上桥,让学生听到这种例子就懂,而上下例子的逻辑差一点点,通过上一例子的方法再加上教师的指点,学生应该能做出下一例子,这样就加深了对程序基本分析方法和算法的理解,每做一个例子都应有一个新的体会,经过这一连串的体会,学生就能获得一定的归纳能力与逻辑能力。比如说讲循环体,教师设置逻辑推导已为1+1,学生会做1+1后,需要讲解为什么要用这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做1+1+1+1+1,5个1相加,再做1+2+3+4+5。再做1+3+5+7+9,再做2+4+6+8+10。再做1+3+6+10+15等。这些例子是简单的,简单才能让学生对于其中的数学问题一看就懂,才能不涉及更多的数学知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力去挖掘这些例子所体现的程序能力。一般说来,变量是程序设计的核心概念,对于变量的分析也就等于分析了整个程序,将变量分为控制变量和累加变量两大类,控制变量主要负责程序的流向和循环的次数,而累加变量主要是存数,并在其上进行算术运算。对1+1赋值给一个变量这样一个问题,要理解累加变量的作用,也就是sam=sam+1这条语句是怎么编出来的,将它作为1+1+1+1的基础,对于1+1+1+1这个例子要理解为什么要用循环,循环所用到的控制变量和累加变量,它们的初值是多少,在哪赋初值,变量在哪使用,终值为多少,在哪变化,变化量为多少,等等,在教师讲解这些问题之后,要组织学生复述,一定要学生亲口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才算理解:然后理解上一程序与下一程序之间的不同:用这种教法处理余下的问题,学生往往易于接受,因为这些例子涉及的数学并不难,其实极简单,学生可以将注意力全部放在问题的解决上,解决方法已经标准化,只要用同一方法分析,必然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这样从简单到复杂的推演过程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逻辑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对程序设计的教学环节重新组织,在每一环节都像循环的讲解那样分析,相信对学生程序素养的提高帮助是非常大的。(4)在教学中大量使用诱导式教育,在阶梯式的问题体系里,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尽量地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来启发学生,让他尽量自己解决问题;当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要及时诱导学生进行总结,熟悉解决问题的思路,养成总结的习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然后诱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问题。(5)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会促进学生对于程序知识的记忆。对他们理解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实践

笔者特意选择了几类人群来试验,一类是中专生,一类是成人,一类是大专生对他们教授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语言时用两种教学方法来试验,采用基于知识精炼的程序素养训练为主教出来的学生效果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更强。

3总结

本文分析了现行高职高专软件教育中的不足和应采取的相应对策,给出了人才培养支持快速程序入门的理论依据,并给出了支持快速程序入门的教学方案,该方案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通过采用知识精炼、程序素养训练的思想,提供一个可以让学生快速入门的台阶,并在这种阶梯式的程序素养训练中获得更多的程序素养,极大地减少学生对程序的学习时间,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程序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学校中就进行实践,获得实践经验以适应社会的要求,这种模式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江洪 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人才培养下计算机软件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150929.html

    相关专题:中国航天科工三院 金融风险


    上一篇:低压真空断路器控制论文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学现况与提高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